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红卫 《浙江医学》2005,27(2):110-110
双J管现广泛应用于上尿路手术后内引流及输尿管因素所致的急性梗阻性无尿的急症处理[1].为便于双J管发生异位时的处理及方便术后取管,我科于1995年~2003年在167例上尿路手术病人术中放置了带尾线的双J管作内引流,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出现并发症的成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304例上尿路结石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4例患者中出现尿路刺激症状36例;活动后肉眼血尿42例;拔除导尿管后发热2例;双J管表面结晶结石18侧.结论: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出现的并发症通过积极治疗可避免或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J内支架引流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适应证、放置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发育异常患者,在上尿路开放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撑、引流,放置时间8天-4周。结果:除1例持续漏尿,于术后8天提前拔除双J管外,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引流的双重作用,合理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与腔镜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评价局麻下输尿管镜拔出滞留双J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患者的原因与采用尿道黏膜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拨出双J管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中,3例双J管内外结石形成,6例双J管上端缝合,9例双J管向上移位致输尿管致拔管困难,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环存在,1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致双J管未能置入膀胱;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拔出双J管后重新置入双J管,1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行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更换双J管,余18例均用输尿管镜顺利拔出双J管,无输尿管穿孔、假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输尿管镜操作平均时间3.6 min;无因疼痛难以忍受而终止手术者。结论:熟练正确的双J管置入法与术前上尿路情况的充分了解是避免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关键,局麻下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拔出滞留双J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双J管在开放性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附7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J管在开放性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8月74例开放性上尿路手术患者术中使用双J管作支架及内引流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无明显意外并发症发生。结论开放性上尿路手术中放置双J管内引流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尿路手术后内置双J管致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上尿路手术后内置双J管致发热病例。结果双J管被凝血块、粘液、纤维素及尿盐结晶、结石堵塞致发热19例,异物反应致发热3例,双1管位置不当致发热2例,尿液返流致发热1例。结论双J管的使用对防止上尿路手术后漏尿和狭窄及术后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不当可引起发热。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在临床上首先使用双J管以来,双J管在泌尿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上尿路的各种手术中,为防止漏尿,常规留置双J管内引流.但双J管价格高,术后需行膀胱镜拔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1993~2005年对行上尿路开放手术600例,选取275例行硅胶管外引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上尿路手术中放置双J管作支架内引流25例。结果:25例均经膀胱镜顺利取出双J管,2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无肾绞痛、漏尿及切口感染。术后7-8天出院。结论:在上尿路手术中采用双J管作支架内引流,操作简便,疗效确实,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放置方法、适应症、并发症。方法对25例上尿路手术应用双J管行内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例出现回缩,8例出现轻度肉眼血尿,均无伤口感染、尿漏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提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中应用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治疗81例不同原因的上尿路疾病患者,采用双J管内引流及支架。结果除1例双J管未插入膀胱外,80例均获得了内引流及支架的满意效果。结论上尿路疾病的各种开放性手术,最好选双J管内引流及支架,肾盂内较大结石行ESWL前经尿道膀胱镜置入双J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输尿管内支架术前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患者行双"J"管置入术前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肾脏输尿管的常规情况、了解梗阻及肾积水状况,协助选择解除梗阻的手术方法和置管方式,置管后用超声检查观察置管所处状况、梗阻解除、肾积水消失、双"J"管引流效果。结果经开放手术后双"J"管放置成功率100%,切口尿漏2例,拔管后经膀胱再置管治愈;经输尿管镜下碎石后内镜下双"J"管放置成功率100%,内支架管自行脱出1例再置管成功;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全组病例梗阻解除,双"J"管位置正常,引流效果良好,肾积水消失。结论输尿管内支架术前后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具有无损伤,适应症宽,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置入2根双J管联合术中N-trap网篮对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嵌顿性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单根F7双J管或2根F6双J管病人临床资料,按倾向性评分法,以结石长径及嵌顿时间匹配入组97对(n=194),比较2组病人术后狭窄发生率(置管8~10周,随访终点时间1年)、净石率及双J管相关尿路症状发生率。结果术后首日复查病人总体净石率达到88.1%(171/194),2组净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双J管后随访过程中共发现输尿管狭窄22例,总发生率为11.3%,其中单根F7双J管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2根F6双J管组(P < 0.01),留置2根F6双J管是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RR=0.294,95%CI 0.113~0.766);2组双J管相关尿路症状(发生肉眼血尿、尿急、尿频、下腹痛、腰痛中至少一项)发生率均接近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置入2根双J管配合术中N-trap网篮的使用能更为安全、可靠地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J管配合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兰州石化总医院行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放置单、双J管分为单J管组(53例)及双J管组(4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第1、2周,双J管组尿路刺激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J管组(P值均<0.05);两组间肉眼血尿、尿路感染、腰痛或侧腹痛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单、双J管组分别有23、27例患者获随访,拔除单或双J管后第1、2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放置单J管引流支架的临床效果与双J管相近,且取出导管简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一种新的输尿管镜术后的引流支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单侧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7)给予坦索罗辛0.4mg,1次/d;对照组(n=27)未给予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置管2~3周后均随访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结果治疗组排尿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工作能力情况、性生活情况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双J管相关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疑难患者(如重度腺性膀胱炎等难以分辨输尿管口时)更换双J管的方法。 方法 选择20例因不同原因引起输尿管梗阻需更换双J管的患者,共25支双J管,其中左侧15支、右侧10支。先将患者原输尿管双J管的膀胱端谨慎拔出至尿道外口,沿该双J管开口插入导丝至肾盂,然后拔除原双J管,再沿导丝置入新双J管。 结果 20例疑难患者24支双J管换管成功,有1例出现膀胱黏膜出血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降低了更换双J管难度,保证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在复杂上尿路修复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10月收治的7例复杂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7岁(24~57岁)。右侧输尿管狭窄5例,其中3例为上段狭窄,2例为放疗所致多处长段狭窄;左侧输尿管狭窄2例,其中1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例为上段狭窄。3例为初次修复手术,4例为二次手术。7例患者均行经腹途径的腹腔镜手术,吲哚菁绿溶液于术中经肾造瘘管注入患侧输尿管,通过近红外光腹腔镜辅助辨认输尿管狭窄段。7例患者中,2例行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Institute of Urology, Peking University,IUPU)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2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2例行阑尾补片右侧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舌黏膜补片左侧输尿管成形术。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均使用近红外光ICG显影腹腔镜辅助完成输尿管狭窄段的定位及分离。平均手术时长187 (135~300) min,平均分离病变输尿管时间为18 (15~2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 (15~200) mL。1例回肠代输尿管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抗生素治疗后好转。7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7 (6~10) d,所有患者均无Clavien-Dindo Ⅲ~Ⅳ级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时间9 (6~11)个月,未见吲哚菁绿毒副反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个月内顺利拔除D-J管及肾造瘘管,复查泌尿系B超未见明显肾积水,泌尿系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示尿路通畅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在近红外光腹腔镜下使用吲哚菁绿,可在复杂上尿路修复手术中辅助术者快速辨认出输尿管及其狭窄段,有利于减少手术误损伤,更好地保护输尿管血液供应,使用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长段输尿管狭窄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原位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采用回肠代输尿管术仍不失为有效的尿路修复重建方式。回顾性分析1例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患者男性,66岁,因浸润性膀胱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5月余,术后出现左侧输尿管原位新膀胱吻合处狭窄伴肾积水,遂行左肾穿刺造瘘术1月余。左侧顺行肾盂造影显示左侧输尿管长段狭窄(约10 cm),于2019年1月行开放左侧回肠代输尿管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30 min,术中出血约200 mL,术后4周拔除尿管,术后6周拔除左侧输尿管单J管。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腰痛、发热,复查血清肌酐正常,未出现代谢性并发症。术后70天行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检查显示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积液,术后4个月行泌尿系B超检查提示左肾轻度积水、原位新膀胱残余尿20 mL,术后6个月行MRU检查显示左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积液。本病例术后随访期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后双J管留置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标 准筛选2014年1月~2016年4月泌尿外科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例272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可疑危险因 素行二分类单变量Logistics回归筛选,有统计学意义之因素再行多变量Logistics回归逐步分析。结果共63例患者发生较严 重的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1%),筛选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输尿管异常(β=1.735,P=0.000,OR=5.670)、留 置时间(β=1.206,P=0.028,OR=3.340)、性别(β=0.895,P=0.016,OR=2.446)、术前控制欠佳的尿路感染(β=0.849,P=0.020,OR= 2.338)和粗细型号(β=0.847,P=0.011,OR=2.333)。结论男性是PCNL术后双J 管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人群,为减少其发病率, 须积极控制尿路感染,术前术中发现输尿管异常时,谨慎选择双J 管粗细型号,术后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应尽早拔管,减少留置 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在复杂上尿路修复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10月收治的7例复杂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7岁(24~57岁)。右侧输尿管狭窄5例,其中3例为上段狭窄,2例为放疗所致多处长段狭窄;左侧输尿管狭窄2例,其中1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例为上段狭窄。3例为初次修复手术,4例为二次手术。7例患者均行经腹途径的腹腔镜手术,吲哚菁绿溶液于术中经肾造瘘管注入患侧输尿管,通过近红外光腹腔镜辅助辨认输尿管狭窄段。7例患者中,2例行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Institute of Urology, Peking University,IUPU)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2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2例行阑尾补片右侧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舌黏膜补片左侧输尿管成形术。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均使用近红外光ICG显影腹腔镜辅助完成输尿管狭窄段的定位及分离。平均手术时长187 (135~300) min,平均分离病变输尿管时间为18 (15~2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 (15~200) mL。1例回肠代输尿管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抗生素治疗后好转。7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7 (6~10) d,所有患者均无Clavien-Dindo Ⅲ~Ⅳ级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时间9 (6~11)个月,未见吲哚菁绿毒副反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个月内顺利拔除D-J管及肾造瘘管,复查泌尿系B超未见明显肾积水,泌尿系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示尿路通畅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在近红外光腹腔镜下使用吲哚菁绿,可在复杂上尿路修复手术中辅助术者快速辨认出输尿管及其狭窄段,有利于减少手术误损伤,更好地保护输尿管血液供应,使用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夏朝晖 《医学综述》2014,(24):4566-4567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在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1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导致留置双J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留置双J管后发生并发症106例,发生率为69.3%。多危险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反复血尿的危险因素为双J管长度≥26 cm、留置时间≥4周和每日饮水量≤1200 m L;膀胱刺激征的危险因素为双J管长度≥26 cm、每日饮水量≤1200 m L和未有药物干预;双J管异位的危险因素为留置时间≥4周;腰痛的危险因素为双J管长度≥26 cm。结论双J管长度选择不当是最大的危险因素,而双J管留置时间过久、患者饮水不足、未有药物干预也是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