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心脏创伤的胸部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报道心脏外伤23例,其中心脏刀伤、挫伤共15例、医源性损伤8例。本文重点讨论了外伤后胸部X线表现。①心脏及大血管损伤占胸部外伤2.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X射线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78例胸部外伤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几种X线征象,并对其诊断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肺部改变胸腔积液,本文37例;78例全部有不同程度肋骨骨折;气管、心影向对侧移位,本组21例,占25%。结论:胸部外伤多为单纯性胸部外伤,少数为复合性外伤,对普通X线平片要全面分析,在观察胸廓肋骨改变同时,要重点观察肺部、纵隔、胸膜等部位的变化,胸部X线检查使诊断准确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性胸腔积液的胸部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癌性胸腔积液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大量癌性胸腔积液(10例);胸部X线有三种表现:①纵隔呈非一致性移位(4例);气管向患侧移位或不移位.心脏不移位或向健侧移位。②纵隔不移位(2例);气管及心脏解剖位置不变。⑧纵隔一致性移位(4例);气管向健侧移位或不移位.心脏向健侧移位。2、中量癌性胸腔积液(16例);渗液曲线反常者达92%且同侧肺野内带多见肺实变或肺门肿块。3、少量癌性胸腔积液(4例);同侧肺野多有阻塞性改变及肺门肿块。结论:通过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胸部X线等检查.多能明确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从而提高对本病胸部X线平片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海绵肾影像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海绵肾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例海绵肾的B超、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表现。结果:本组4例全部做过B超检查,其中2例做了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B超表现为肾髓质锥体部集合小管的小囊样扩张和/或囊腔内的强回声光点。X线平片,仅见双肾实质内呈簇状排列的致密微结石影,如绽开的礼花样。静脉尿路造影片见肾锥体内呈扇形、密丛状或葡萄串状扩张的集合小管。结论:B超、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对海绵肾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简便易行,可作首选,当B超疑有海绵肾时,应做X线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经临床、B超、CT证实的36例心包积液的胸部平片上的X线表现,提出了双心缘影在心包积液诊断的价值,其显示与照片质量极为密切。双心缘影,即在胸部常规平片中直接显示心脏及外侧积液的心包影,它是由心脏与积液的心包及心包脂肪线(1)或和心脏与积液心包的密度差异衬托而显示。我们将收集资料完整病例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CT在胸部外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早期接受了X线平片检查,然后在接受CT扫描,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证实,气胸23例,肋骨骨折74例,胸腔积液43例,胸骨骨折23例,而X线平片对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说明X线平片难以对少量气胸、胸腔积液、轻微肺挫伤等疾病进行准确诊断,CT扫描具有更大优势。结论:CT在胸部外伤中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为后期治疗和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低场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进一步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后X线、CT检查阴性,MRI进一步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膝关节外伤,X线、CT检查阴性的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性滑膜囊或关节囊积液4例;半月板撕裂伤14例;后交叉韧带撕裂伤1例;内侧副韧带撕裂伤2例;外侧副韧带撕裂伤3例;骨挫伤5例;正常2例。其中膝关节损伤合并关节积液的有15例,骨挫伤合并韧带损伤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结论低场MRI能显示膝关节外伤的部位、性质,其准确性、细微性均优于X线平片及CT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如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磁共振成像、CT和心血管造影等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检查。但各种技术各有其作用和限度。如何综合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作出优化选择?本文将根据实践经验[1]并参考文献资料,探讨冠心病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问题。1 X线平片X线胸部平片对冠心病的“定性”诊断无何帮助。但可显示冠心病病人的心脏和左心室增大以及肺循环改变,如肺瘀血、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等对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对心肌梗死某些机械并发症,如室壁瘤、间隔破裂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北京阜外医院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骨外伤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骨外伤病人螺旋CT三维成像及X线平片。结果:①螺旋CT三维成像能很好地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片,骨折线,骨折片移位及对椎管压迫和环枢椎脱位。②螺旋CT显示颅面骨11个部位骨折,X线平片只显示5个部位骨折。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是骨外伤诊断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复杂骨折诊断方面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胸部结节病X线平片与CT对照研究山耘,孙伯章,刘赓年本文通过2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结节病的分析,对比研究了胸部X线平片及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自1983年1月至1995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25例胸部结节病思者在我科进行胸部X线平片及CT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对肺类风湿性病的认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肺类风湿性病患者的X线表现,56例有胸部X线改变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有首次和复查的胸部直立后前位平片,就其主要的X线表现从发病机制及病理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肺类风湿性病的主要X线表现有以下几种:胸膜炎及胸腔积液29例(51.8%);广泛间质性纤维病变18例(32.1%);渐进坏死性结节6例(10.7%);Caplan综合征2例;急性肺炎1例。结论及时正确地诊断肺类风湿性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疗效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肺部病变出现的早晚或多少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未出现肺部症状之前或已有肺部症状者均应摄胸部X线平片,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叶间包裹性积液胸部平片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67例,均摄有胸部正侧位平片。分析其部位、形态、密度、边缘及间接征象特征。结果:病变的中心位于叶间胸膜线上,长径与叶间胸膜走行一致;大部分病变正位呈片状影,侧位呈肿块影;在正位病变表现为密度浅谈、均匀,内见肺纹理并延伸至外;病变的边线在正位常模糊不清,或仅上线或上缘的一部分清楚;多合并有肺内病变、胸腔游离积液、胸膜增厚、心脏增大等征象。结论:根据平片特征,本病的诊断一般不难,少数需借助CT及经皮肺穿刺等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湿肺的平片与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X线平片、螺旋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患者52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在一侧和/或两侧中下肺野,表现为:①间质型(9例):肺血管影增粗、模糊;②弥漫实变型(18例):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③云雾型(17例):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即“面纱征”);④节段实变型(8例):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胸部X平片与cT检查是目前诊断创伤性湿肺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首次建议行胸部X平片与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相似文献   

15.
贯穿性心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树新  冯树林 《急诊医学》1997,6(5):273-275
目的:本文报告65例贯穿性心脏损伤的救治体会,旨在提高贯穿性心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本组病例根据外伤史、临床征象进行早期诊断,部分病例结合床旁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术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和X线胸部平片检查在少量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40例少量胸腔积液病例的超声检查和X线胸部平片影像学改变,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40例少量胸腔积液超声检查全部显示;X线胸部平片诊断少量胸腔积液33例,占82.50%,另外7例,X线胸部平片诊断为胸膜粘连,占17.50%.结论 超声检查能较好地显示少量胸腔积液,诊断价值高于X线胸部平片,是检查本病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 < 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 < 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69例X线平片分析——附23例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蔚学增①杜嘉会②杜靖本文就1995年1月至1997年10月265例急性心肌梗塞中69例(26.0%)心肌梗塞后综合征患者的X线平片(其中23例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6...  相似文献   

19.
谢晓东  廖正银 《华西医学》1997,12(1):121-123
总结10例三尖瓣闭锁,分析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表现。着重对三尖瓣闭锁理分型,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提出一些较有特异性的征象。认为平片结合临床可对少血型三在瓣闭锁作出初步诊断;二维超声可提供较多诊断信息;MRI尚待开发应用;最后确诊有赖心血管造影,强调右房及左室造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巨大心脏在临床X线平片上的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1988年1月-2000年1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巨大心脏的患28例。其中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6例,心包积液5例,心肌炎2例,主动脉窦瘤2例,心脏转移瘤并心包积液1例,心肌病并心包积液1例。根据临床体征及平片的表现,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心脏常见的病因以心肌病及风湿性心瓣膜病引起多见,其它原因有心肌炎、主动脉窦瘤、心脏转移瘤并心包积液等。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重、心脏巨大、心型以普大型及主动脉型为主的心脏病,在阅片时应同时注意观察肺野改变,如肺野是否有病灶及瘀血情况,并需结合临床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