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12例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昆明市围产和死亡状况,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作者对昆明市1998年712例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围产儿死亡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占61.10%,其次为死亡,占22.75%;死胎占16.15%。并对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罗湖区近3年新生儿死亡水平、死因分布情况,分析影响新生儿死亡的因素。【方法】调查2003-2005年死亡的110例新生儿,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按配比原则调查了220例活产儿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罗湖区新生儿死亡率为4.61‰,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父母低收入水平、缺乏妇幼保健知识、母亲多胎计划外生育、产前检查次数少、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重度)、户籍为流动。【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提高畸形的孕期筛查,加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的预防和治疗抢救,建立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和绿色通道,加强流动人员的保健管理及保健知识宣传,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115例新生儿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期间,郑州市妇幼保健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新生儿死亡115例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998年比1995年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27.29%。前4位主要死因是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整体新生儿死亡的80%,提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做好围产保健、产科、儿科三科联防,产科配备专职新生儿科医生  相似文献   

4.
狄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42-42,45
目的:探讨海安县婴儿死亡原因。方法:对海安县1996-1999年四年1岁以下345例死亡婴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安县婴儿死亡率比5年前(23.82‰)下降了43.95%,前5位的死亡原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55.36%,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7%。结论:做好围产保健,提高产科质量,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及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围产Ⅰ期标准,对我院8年间164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9.59‰。164例中:新生儿死亡占47.56%,死胎占42.68%.死产占9.76%。总新生儿死亡率为4.56‰,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早产、胎儿畸形、缺氧综合征,新生儿死因以畸形、缺氧综合征及呼吸道疾病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50个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其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0个县5岁以上儿童死亡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得出1992年我省卫Ⅵ项目县平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3.3‰和98.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6.9%,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意外、腹泻、早产和新生儿破伤风,死在家中途中的比例为75.0%,死前未就医占47.7%;年人均收入、人口出生率、文化水平、儿童四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2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与围产保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玮  杨梅  吴庚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10-211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1998~2002年的269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4.17‰,前5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早产、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保健,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对通海县1989-1998年10年间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通海县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婴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所占比例较大;婴儿死亡、新生儿死亡的前3位因素均为肺炎、窒息、早产。综合分析结果提示:降低婴儿死亡率关键在于降低新生儿死亡。进一步提高围产儿及新生儿保健服务质量,应当成为通海县今后妇幼工作的重点;肺炎干预应多角度介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和产时监测水平,减少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张爱华汪甫传北京东四妇产医院100007我院1991年1月~1994年12月共分娩475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69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56%。其中轻度窒息139例,占82.25%,新生儿窒息死亡5例,占3.00%。4年围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42例住院死亡的新生儿以死亡第一诊断为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为早产,而主要死亡疾病顺位为窒息,出血性疾病(颅内出血、肺出血),感染性疾病(感染性肺炎、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高胆红素血症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积极处理孕期并发症,加强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省南昌市某区妇幼保健所婴儿疾病监测点1991 ̄1995年132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时间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死亡率为14.47‰,前4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先天畸形、肺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死亡无明显季节变化,死于出生后1周的占84.85%,而1周内死亡的新生儿中,57.14%是在出生后当天及第二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2.
胎儿宫内窘迫是孕产妇产时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密切相关.探索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助于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的研究多以医院为基础进行,样本量往往较小,而且有些因素无法研究.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多是回顾性的收集资料,难以克服回忆偏倚.本研究以围产保健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产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监测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5家医院参照《浙江省围生儿死亡监测方案》,以医院为单位进行监测。结果 围生儿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出生缺陷(23.39%)、胎儿因素(21.29%)、脐带因素(18.53%)。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前三位是胎儿因素(41.01%)、新生儿疾病(27.19%)、出生缺陷(20.74%).死胎、死产、死亡原因前三位是脐带因素(25.18%)、出生缺陷(24.45%)、原因不明(19.67%)。15.77%的围生儿死亡个案是以剖宫产结束妊娠的,剖宫产中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第一位死因是出生缺陷(27.94%)。围生儿死亡男女无显著差异。死胎死产与早期新生儿死亡之比比值逐渐增大。结论 围生儿死亡以医院为单位监测死亡原因比常规报告系统更清楚,但医院必须提高尸体解剖率;降低剖宫产儿的围生儿死亡率可以从产前诊断和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入手。  相似文献   

14.
武一萍  王桂芝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29-1630
目的分析1996~2005年石景山区新生儿死亡情况,找出预防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法对石景山区1996~2005年新生儿活产及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年石景山活产新生儿数为11192例,新生儿死亡68例,死亡率为6.07‰,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62例,占全部新生儿死亡的91.18%。死亡序位第1位的先天异常35例,达51.47%,其中先天畸形24例,占68.57%。第2位为生后窒息15例,占22.06%。第3位为早产低体重10例,占14.71%。结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是降低围产因素及先天畸形的死亡,加强围产保健、产前诊断及助产技术是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市因产科因素引起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我市2002~2006年监测单位上报新生儿死亡报告卡、监测表及死亡调查评审表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6 105例活产儿中,早期新生儿死亡478例,死亡率6.28%。因产科因素造成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101例,死亡率21.13%。窒息死亡因素中分娩因素占53.47%,胎儿因素占26.73%,孕妇因素占8.91%,其他占10.89%。结论: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基层产、儿科建设,提高基层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1992年以来江苏省东台市境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降低死亡率进行探讨。1对象为1994年1月1日~1996年6月30日户口在东台市范围内,户口不在本市但在本市居住1年以上的全部5岁以下儿童死亡者,共420例。2结果2.15岁以下儿童人数25959人,死亡420人,死亡率16.18%。,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0.00%,新生儿后婴)L死亡占22.14%,l~4岁幼儿死亡占37.86%。2.2死因顺位为:意外死亡170例,占40.48%;肺炎47例,占11.19%;早产43例,占10.24%;先天异常39例,占9.39%;新生儿窒息35例,占8.…  相似文献   

17.
舟山市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 ,探讨新生儿窒息及其影响因素 ,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但近年来 ,舟山海岛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较少 ,为了解新时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 ,现将 1999~ 2 0 0 0年资料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采用 1999~ 2 0 0 0年全市围产保健监测资料 ,由专职人员录入微机。对敏感指标严格核对 ,一般项目进行逻辑审核。2 方法 使用SPSS10 0统计软件包 ,对可能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的 80多项因素作了列联分析 ,对有统计学意义的 15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 ,并计算了各因素的发生率、相…  相似文献   

18.
60例住院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迎 《现代医院》2004,4(9):30-3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 ,以提高围产医疗保健质量 ,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 6 0例住院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为 10 34%。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及死因为早产、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死亡以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重度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出血症、败血症为主。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 ,预防窒息、早产、孕期并发症 ,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地区10年来新生儿死亡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海南省2001~2010年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和卡方检验,对10年间新生儿死亡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利用2010年住院分娩等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住院分娩等因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2001~2010年海南省新生儿死亡率由2001年的24.9‰下降到2010年的9.0‰,下降了63.8%.海南城市与农村及农村不同地区的新生儿死亡率存在差异.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新生儿肺炎.产科服务利用和服务质量是影响新生儿死亡的间接因素.结论 提高市县级医院住院分娩的比例、孕产期保健和产时保健服务质量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济宁市1989年死亡的围产期新生儿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婴儿死亡436名,其死亡率为36.11‰。新生儿死亡328名。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5.23%。围产期新生儿死亡242名,占新生儿死亡的73.78%,占婴儿死亡的55.50%,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为20.04‰。前三位死因为窒息、早产、先天性畸形。死于生后24小时以内者106例,占43.80%。本文提出了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