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与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关系。方法:170例(其中发生再出血51例)均于入院次日早晨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根据患者初次出血量的大小分为出血量(30 ml组100例(未再出血64例,再出血36例),出血量≥ 30 ml组70例(未再出血55例,再出血15例),观察IL-6及TNF-α不同含量水平与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中发生再出血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未再出血患者(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且含量越高,越易发生再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及其与出血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脑出血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脑脊液中IL-6的含量,其中出血量为10~29mL组45例,30~49mL组40例.50~60mL组35例.同时对出院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观察比较IL-6含量对脑出血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脑脊液中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B组较10mL以上组显著升高(P<0.05).但低于C组(P<0.05).同等条件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越高,NDS越下降(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含量明显升高,出血量与其后的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HF)患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人群作对照。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入院的NYHAⅡ~Ⅳ级的CHF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2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HF患者IL-6和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CHF程度相关。结论 IL-6和TNF-α表达的增加可能参与了CHF过程,并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起到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重症肺炎患者(重症肺炎组,65例)、普通肺炎患者(普通肺炎组,60例)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50例)血清TNF-α和IL-10水平;将重症肺炎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9例和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入院后1 d、3 d、5 d、7 d TNF-α/IL-10比值的变化。结果重症肺炎组TNF-α、IL-10水平及TNF-α/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生存组患者入院后7 d内的TNF-α/IL-10比值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 TNF-α和IL-10参与了重症肺炎发生和发展,患者存在明显的促炎介质与抗炎介质表达失衡,在死亡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人院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6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24h内、72h、10d时血浆IL-6、TNF-α含量,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脑出血发生后24h内、72h、10d等不同时期血浆IL-6、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24h内、72h比较,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0d患者的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②30mL以上组较10mL以上组显著升高(P〈0.05),但低于50mL以上组(P〈0.05);10mL以上组明显低于50mL以上组(P〈0.01);③IL-6、TNF-α含量越高NDS平均评分越高.提示脑出血患者IL-6、TNF-α含量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DS与TNF-α、IL-6呈正相关(13为1.247、1.180,均P〈0.05)。结论脑m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出血量与其后的生活质量有关。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控制感染、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程度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收缩压(SBP)145~160mm Hg(1mm Hg=0.133Kpa)或舒张压(DBP)95~105mm Hg者78例、SBP 161~180mm Hg或DBP 106~115mm Hg者37例、SBP〉180mm Hg或DBP〉115mm Hg者23例高血压痛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IL-6、TNF-α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高血压病患者越高其血清中IL-6、TNF-α含量越高(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1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血压越高IL-6、TNF-α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有遗传史的原发性高血压(EH)子代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有EH遗传史的患者及其子代和正常人群及其子代血清IL-6、TNF-α水平,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患者比正常人群血清IL-6、TNF-α明显升高(P〈0.01),②有高血压遗传史的子代和正常人群的子代相比,前者血清IL-6、TNF-α高于后者(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IL-6、TNF-α升高,而在他们血压正常的子代中也增高,提示:高血压可引起机体内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从而参与和促进了高血压的发展,这种高的IL-6、TNF-α水平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检测血清IL-6I、L-8、TNF-α的浓度,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simvastatin treatment group,S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patient control group,P组),S组40例在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P组40例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于6个月后再次检测S组、P组IL-6I、L-8、TNF-α值。【结果】辛伐他汀临床干预6个月后S组IL-6I、L-8、TNF-α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而非辛伐他汀组IL-6I、L-8、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MHD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恶液质形成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关系。方法选择43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实验组),检测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营养参数,并随访半年。根据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另选择健康就诊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MI、TSF、MAC和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TNF-α和IL-6浓度与营养参数BMI、TSF、MAC和ALB呈负相关(P<0.05或P<0.01)。存活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恶化,且体内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且其浓度越高,恶液质越明显,患者半年生存率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用于脑出血治疗的机制。方法11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共30例。正常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获得,ELISA法测定血浆IL-6和TNF—a浓度。结果入院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脑水肿严重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脑出血后血浆IL-6和TNF-a浓度明显升高,第一天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经t检验,6个时间段血浆IL-6和TNF—a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入院时,治疗组血浆IL-6和TNF—a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血浆IL-6和TNF—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并发症的T2DM患者215例为试验组(T2DM组),健康献血者112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入选初始及追踪随访过程中每年检测血清TNF-α、IL-6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每年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下肢动脉彩超、头CT和心电图检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NF-α和IL-6。结果(1)两组受试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TNF-α和IL-6水平均呈逐年上升,但两组间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TNF-α和IL-6水平与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T2DM组按HbA1c水平再分成4组,发现不同水平范围的HbA1c组,TNF-α和IL-6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增高可预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但与非糖尿病者相比并无特异性价值。(2)炎性机制并非糖尿病者比非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的原因。(3)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诱导炎性细胞的激活,从而促使炎性因子释放增加,但并无量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出血量、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脑出血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观察比较脑出血患者在不同出血量(小、中、大量)时的含量变化,同时对出院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观察IL-6、IL-8及TNF—α含量水平对脑出血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脑出血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大量、中量组的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小量组(P〈0.05);大量组的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中量组(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越高,NDS越高。结论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的测定可能反映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 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86例SIRS分为两组,A组42例,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予以扩容、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以及重要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B组44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另以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为对照组(C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 结果 86例SIRS中82例(95.3%)治愈,A组和B组的死亡率(3/42,7.1%vsl/44,2.7%)存在差异(P<0.05).治疗前A组和B组的IL-6和TNF-α浓度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后12 h、24 h以及48 h的IL-6和TNF-α浓度无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72 h浓度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IL-6和TNF-α进行性下降(P<0.05),治疗后B组各时间点的IL-6和TNF-α浓度低于A组(P<0.05).B组血清IL-6和TNF-α同步进行性下降,其下降与纳洛酮早期干预呈正相关(p=0.74). 结论 IL-6和TNF-α可用于动态判断SIRS的进展和预后,纳洛酮早期使用可降低IL-6和TNF-α的水平进而缓解SIRS.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胃癌病人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胃癌病人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并与肿瘤分期有关,肿瘤切除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胃癌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水平增高可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对胃癌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清中IL-6、TNF-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疾病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IL-6、TNF-α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前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间IL-6和TNF-α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10天,常规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尼莫地平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尼莫地平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尼莫地平可有效降低其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及其受体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及其受体水平。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a、IL-6及其受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心功能Ⅰ-Ⅳ级各亚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只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一组(n=6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体重指数和血脂正常为A组(n=28)、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体重指数和血脂升高为B组(n=34)、2型糖尿病患者为C组(n=23)、正常对照组为D组(n=21),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的变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停酒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的变化.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组患者酗酒时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高于D组(P<0.05),B组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高于D组(P<0.05),C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明显高于D组(P<0.01);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者在停酒3月后再次检测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时乙醇诱发和/或加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的损伤,由此导致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失血性休克患者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失血性休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9例失血休克和12例普通失血对照进行血清IL-1、IL-6和TNF-α活性检测.结果失血休克组IL-1、IL-6和TNF-α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IL-1、IL-6与TNF-α活性正相关(r=0.78,P<0.01).结论休克过程有免疫因素介导,IL-1、IL-6和TNF-α活性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