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江平  王风  吴锋  史明  张新涛 《江西医药》2005,40(7):391-393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在肾移植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和抗排斥疗效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动态测定AR(n=7)、肾功能延迟恢复(n=8)、近期肾功能正常(n=27)、长期肾功能稳定(n=25)组共67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和AR的关系。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强度依次为AR组、肾功能延迟恢复组、近期肾功能正常组、长期肾功能稳定组,AR组与其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升高时间比临床上出现AR的症状早3d左右,随着AR的逆转,其表达也逐渐降至原有基础水平。结论定量RT-PCR测定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可以是一种无创的、较敏感的早期诊断肾移植AR的发生。并可预测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穿孔素(PFP)、颗粒酶B(GraB)mRNA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环孢素A(CsA)肾毒性、细菌感染时的变化.方法 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动态检测45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IL-15、PFP及Gra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AR组IL-15、PFP及GraB mRNA的表达均高于肾功能稳定组,较临床症状出现早2~3 d;经激素冲击治疗后,PFP及GraB mRNA的表达减弱,但IL-15mRNA未见明显减弱.细菌感染组PFP和GraB mRNA的表达水平亦上升,但IL-15 mRNA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升高.CsA中毒组三项指标在监测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FQ-PCR测定PBL中IL-15、PFP及GraB mRNA表达是一种无创、较敏感的早期检测AR的方法,并可以预测抗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IL-15作为CD8记忆T细胞生长和活化必须的细胞因子,可能是介导AR发生的重要因子.它受细菌感染因素干扰少,与PFP和GraB mRNA同时检测对AR的判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自然耐受模型移植术后Foxp3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建立大鼠急性排斥(DA→LEW)、自然耐受(LEW→DA)、同基因组(DA→DA)肝移植模型,收集术后7、14、28d外周血、脾脏、肝脏标本,FCM检测标本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 (regulatory T cell)比例变化,RT-PCR,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内Foxp3基因及其scruf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7d,各组外周血、脾脏、肝脏中CD4 CD25 Tr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术后14d自然耐受组脾脏、肝脏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5),外周血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自然耐受组与同基因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7d,自然耐受组移植物Foxp3 mRNA水平明显高于排斥组和同基因组(P<0.05);术后14d,自然耐受组移植物Foxp3 mRNA水平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5);术后28d,自然耐受组与同基因组移植物Foxp3 mRNA表达无差异(P>0.05).自然耐受组与同基因术后14、28d scrufin蛋白条带明显强于7d,且自然耐受组表达强于同基因组.结论 大鼠肝移植术后1~2周内,移植肝内Foxp3基因表达可诱导机体对移植物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OX40 mRNA和外周血 CD3+CD8- T辅助细胞(Th)1、Th2检测用于评估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6年 1月—2017年 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手术的 40例肾移植受者及 2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肾移植受者分为急性排斥组 20例和肾功能稳定组 20例。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定量检测 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OX40 mRNA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3+CD8-T淋巴细胞中 IFN-γ(Th1)和 IL-4(Th2)表达率。ROC曲线评价 OX40和 Th1对预 测急性排斥的诊断价值。结果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组 PBMCs 中 OX40 mRNA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组以及健康对照组(P<0.01),肾功能稳定组 PBMCs 中 OX40 mRN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组 Th1 表达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 组 Th2 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X40 mRNA 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03(95%CI:0.825~0.980);Th1 的 AUC 为 0.731(95%CI:0.587~0.874);两者联合诊断的 AUC 为 0.930(95%CI:0.859~1.001)。结论 监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 OX40mRNA及 Th1细胞可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陈志红  钱海鑫  秦磊  周晓俊  殷骏 《江苏医药》2012,38(13):1503-1506,1484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方法通过改良的二袖套法,以Lewis(RTl 1)大鼠作为供体,Brown Norway(BN Rt1n)大鼠作为受体,进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组(n=15),术后未进行特殊的干预;对照组(n=15),术后1-7d用FK506 0.2mg.kg-1.d-1灌胃。术后观察两组受体的生存情况,检测肝功能、细胞因子变化、肝组织急性排斥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9.17±1.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0.17±8.50)d(P<0.05);术后实验组在肝功能各指标水平、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水平、肝组织排斥活动指数(RAI)和肝细胞凋亡数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细胞因子(IL-4,IL-10)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以近交系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进行肝移植,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强烈而且稳定,是较为理想的大鼠肝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  相似文献   

6.
《江苏医药》2012,38(13)
目的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方法 通过改良的二袖套法,以Lewis (RTl1)大鼠作为供体,Brown Norway(BN Rtln)大鼠作为受体,进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组(n=15),术后未进行特殊的干预;对照组(n=15),术后1-7 d用FK506 0.2 mg·kg-1·d-1灌胃.术后观察两组受体的生存情况,检测肝功能、细胞因子变化、肝组织急性排斥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9.17±1.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0.17±8.50) d(P<0.05);术后实验组在肝功能各指标水平、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水平、肝组织排斥活动指数(RAI)和肝细胞凋亡数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细胞因子(IL-4,IL-10)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以近交系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进行肝移植,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强烈而且稳定,是较为理想的大鼠肝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  相似文献   

7.
单剂赛尼哌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辉  曾涛  孟栋良  李新长 《江西医药》2009,44(3):207-209
目的探讨赛尼哌(CD25单克隆抗体)单剂给药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接受肾移植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赛尼哌治疗组(观察组n=4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40),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术前血透时间、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CDC)、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为环孢素A(CsA)+骁悉(MMF)+泼尼松(Pred)三联疗法,观察组在三联免疫抑制基础上加用赛尼哌。观察两组术后半年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中4例(1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中8例(2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观察组急性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观察组并没有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结论肾移植受者应用赛尼哌单剂诱导治疗可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0(rIL-10)联合抗大鼠CD40L单克隆抗体对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的作用,为小肠移植免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各15只),建立(SD→Wister)大鼠小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各10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应用rIL-10;C组应用rIL-10联合抗CD40L单克隆抗体。3组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注射。术后第5、7天从3组随机各取5只,取小肠移植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受体大鼠的外周血检测IL-2、干扰素-γ(INF-γ)表达水平。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与A组相比,B、C组早期排斥反应明显延迟,且C组早期排斥反应较B组轻;外周血血清学检测:B、C组受体大鼠血清IL-2、INF-γ较A组明显降低,且C组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L-10联合抗大鼠CD40L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大鼠小肠移植的早期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在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只,原位肝移植组(A组)和RIPC后肝移植组(B组)。建立30%大鼠肝移植模型,检测术后2、6、12、24 h血清中ALT的水平,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术后B组血清ALT水平下调,HO-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RIPC具有保护小体积移植物I-R损伤作用,这可能与HO-1在术后肝脏组织中的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肝衰竭、慢性终末期肝病、肝脏肿瘤等严重肝病最有效的方法。随着临床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升,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而随着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的规范,免疫抑制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和受体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然而,随着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新发恶性肿瘤、肾功能异常等风险发生率逐渐增高,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长期预后。临床上,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必须充分考虑抑制移植排斥反应与避免免疫抑制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优化免疫治疗方案和诱导免疫耐受是肝移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对肝移植排斥反应特点、肝移植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现状、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方法以对照组(n=40)和新赛斯平组(CsA组,n=40)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观察供心存活时间,于移植术后第1、3、5、7、9、11、14天分别取供心组织各5例,半定量RT—PCR的方法动态检测供心中TGF—1的表达情况。结果供心存活时间分别为:对照组(8.6±1.5)d,CsA组(20.4±5.1)d,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中TGF-1表达的时间变化趋势与供心存活时间有一致性,但在两组中的表达强度不同,对照组较CsA组弱,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GF-1的产生和表达可能因CsA的干预而增加,CsA的干预明显延长了供心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1.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emodin on acute graft rejection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 rat model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2.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syngenic control (Brown Norway‐to‐Brown Norway); Group B, acute rejection group (Lewis‐to‐Brown Norway); and Group C, emodin‐treated group (Lewis‐to‐Brown Norway treated with 50 mg/kg emodin, 50 mg/kg.d,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once a day from days 1 to 5 posttransplantation).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recipients in each group was recorde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hepatocellular apoptosis,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 (IL)‐2, interferon (IFN)‐γ and IL‐4 and their expression in liver tissue were determined. 3. Emodin treatment prolonged liver allograft survival time from 10.9 days in Group B to 25.6 days in Group C. The rejection activity index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Banff Schema) in Groups A, B and C was 1.29 ± 0.47, 7.58 ± 0.85 and 4.72 ± 0.79, respectively (P < 0.01 for Groups A and B vs Group C), whereas the apoptosis index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15.51 ± 1.47, 39.50 ± 1.65 and 16.72 ± 1.73, respectively (P < 0.01 for Groups A and C vs Group B). Serum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were higher, whereas levels of IL‐4 were lower, in the acute rejection group (Group B) than in the emodin‐treated group (Group C; P < 0.05).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cytokines in transplanted liver tissue were consistent with changes in serum concentrations. 4. In conclusion, emodin effectively suppresses acute graft rejection in vivo to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recipient rat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effec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ention of hepatocyte apoptosis and with a changing in the balance of Th1/Th2 cytokines towards Th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Sprague-Daw-ley同系大鼠肝移植(OLT)模型,受体分为3组,每组8只大鼠: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麻醉、开腹、肝周韧带游离及关腹操作;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大鼠建立OLT模型,门静脉开放后,乌司他丁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104 U/kg,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后6及24 h每组分别处死4只大鼠,获取下腔静脉血标本及肝脏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肝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Kupffer细胞浸润,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脏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体血清内上述炎症介质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肝脏内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亚单位P65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同一时点检测乌司他丁组大鼠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学损伤情况明显改善(P<0.01),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肝脏内TNF-α、IL-1β、IL-6、MCP-1的mRNA表达降低(P<0.01),血清内上述炎症介质含量明显降低(P<0.01);P65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减轻大鼠移植肝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神经源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R1、MOR mRNA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布托啡诺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20)g,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T组)。B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C组和T组进行鞘内置管并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C组鞘内每天给予10μl生理盐水,T组鞘内每天输注布托啡诺12μg/10μl(生理盐水稀释)。持续7d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出脊髓标本,RT—PCR测定NMDAR1和MO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MDAR1 mRNA表达,C组与B组相比,NMDAR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组与C组比较表达水平降低.P〈0.05。MOR mRNA表达,B组、C组、T组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可降低CCI模型引起的大鼠脊髓NMDAR1 mRNA表达水平上调,对MOR 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CCI模型后12d内MOR 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萨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刺激分子4-1B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KD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KD患儿分2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标本:(1)发病初未用丙种球蛋白(IVIG)时,患儿体温39℃~40℃,呈稽留或弛张热型(急性期);(2)足量IVIG治疗后体温正常1周以上(缓解期)。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KD患儿不同时间点PBMC共刺激分子4-1BB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1)对照组儿童和KD患儿PBMC均有4-1BB mRNA的表达。(2)急性期KD患儿PBMC 4-1B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及缓解期KD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缓解期KD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KD患儿4-1BB 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CRP呈正相关(r=0.723,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4-1BB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可作为监测病情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航  梁思敏  吴小候 《中国药房》2008,19(35):2777-277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应用对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比较93例肾移植受者术后2周内给予前列地尔20μg.d-1(治疗组),同期85例术后未使用前列地尔的肾移植受者(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尿量、血肌酐、彩色多谱勒监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以及1a人/肾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术后1d的24h尿量(9.40±1.9)L明显高于对照组(8.11±1.8)L(P<0.01),而术后1d血肌酐、术后5d血流阻力指数、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553.4±51.8)μmol·L-1、0.642±0.035、7.53%)则明显低于对照组((624.6±65.2)μmol·L-1、0.689±0.037、14.12%)(P<0.01);2组之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9.68%,10.59%)和1a人/肾存活率(98.9%/95.7%,98.8%/95.3%)无明显差异。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有利于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但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率和1a人/肾存活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李晓飞  金旭鹏  郭莲怡 《中国药房》2012,(13):1169-1171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CCl4致大鼠肝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大鼠皮下注射CCl4建立肝硬化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后继续半剂量注射CCl4,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HUC-MSCs组(1×107个/mL),每组24只,后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相应药物或细胞1mL,移植后第1、3、5周末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CHO)、白蛋白(AL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和肝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另选取8只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模型组和NS组相似,大鼠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肝细胞排列紊乱,HUC-MSCs组移植后5周大鼠的肝内胶原纤维增生减少,有较多正常肝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NS组大鼠的ALT、AST、TGF-β1、HGF水平均明显升高,CHO、ALB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UC-MSCs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P<0.05或P<0.01),其中ALT、ALB、TGF-β1水平与移植后的时间呈正相关;HUC-MSCs组移植后1、3、5周大鼠肝组织中均有人EGF-R的阳性表达。结论:HUC-MSCs可促进肝功能的改善,修复肝硬化损伤的肝脏组织。  相似文献   

18.
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肝组织应激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短暂和持续心肌缺血应激后大鼠心、肝组织病理改变及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规律。方法复制大鼠短暂心肌缺血(BMI)5min后再灌20h及持续心肌缺血(MI)20h模型,取心、肝组织,用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组化及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和HSP70的表达规律。结果短暂和持续心肌缺血后心、肝组织病理形态均有改变,HSP70表达均显著增加,心、肝组织中HSP70表达在短暂心肌缺血再灌组增加显著且组织病变较轻,持续心肌缺血组HSP70表达较少且组织损伤较大。结论不同程度心肌缺血对心、肝组织病理改变和HSP70表达影响不同,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比持续心肌缺血对心脏及肝脏组织损伤较小而刺激组织HSP70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