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甲疫苗)与乙公司研制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疫苗)应用于3~5月龄儿童的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随机选择3~5月龄未接种过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健康儿童进行基础免疫全程接种。本实验共收集甲疫苗组308例,乙疫苗组193例。甲疫苗组在接种前后采集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破伤风抗体(T)、白喉抗体(D)、百日咳毒素抗体(PT)和丝状血凝素抗体(FHA)。乙疫苗组则在接种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4种抗体。结果甲疫苗组和乙疫苗组上述4种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疫苗免疫前后4种抗体GM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水平显著高于接种前。结论甲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两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观察疫苗)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对照疫苗)的接种反应。方法将3~5个月龄的足月健康儿童525名按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按3∶2的比例分别接种观察疫苗(315人)及对照疫苗(210人),在观察期内对接种对象进行安全性的观察。结果观察疫苗及对照疫苗的全身发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6.04%,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和2.94%,两组的全身、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疫苗接种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WPDT)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PDT)接种后的副反应情况。方法2006~2007年在电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采用单盲法将1000名3个月至2岁儿童分成2组,其中247名接种WPDT,753名接种APDT,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接种WPDT和APDT者,总体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0%、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8,P〈0.001)。结论APDT的接种反应较WPDT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两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观察疫苗)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对照疫苗)的接种反应。方法:将3个月~5个月龄的足月健康儿童525名按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按3∶2的比例分别接种观察疫苗(315例)及对照疫苗(210例),在观察期内对接种对象进行安全性的观察。结果:观察疫苗及对照疫苗的全身发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6.04%,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和2.94%,两组的全身、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观察疫苗接种于3个月~5个月龄的儿童是安全的,与对照疫苗的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细胞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我们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对我地区3月龄~2周岁的儿童分别接种全细胞百白破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并对其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经过分析,我们得知了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今后的疫苗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DPTw)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PTa)两种疫苗基础免疫的效果和副反应,选择60名3—6月龄健康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基础免疫分别接种DPTw与DPTa,观察分析其免疫效果和副反应。结果显示:基础免疫效果一致,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DPTw组明显高于DPTa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情况推荐使用DPTa疫苗;同时为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儿童的痛苦,应将目前纳入一类管理的DPTw疫苗改为DPTa疫苗。  相似文献   

7.
安全合理有效接种百白破疫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安全合理有效接种百白破疫苗,减少接种不良反应,控制相关传染病发生,保证儿童健康。方法在家长自愿基础上建议月龄满3个月、4个月儿童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月龄满5个月、18-24个月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对在2004-2007年期间基础和加强均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0-2岁724名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跟踪观察。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接种部位无感染,无无菌性化脓等并发症,龙南医院所管辖区内无一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病例,达到接种预期目的。结论只要科学合理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是可以减少的。  相似文献   

8.
谢皆强 《大家健康》2016,(11):15-16
目的:研究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5141例儿童作为观察目标,依据月龄分为基础免疫组(3~6月龄,n =3894)和加强免疫组(18~24月龄,n =1247),5141例儿童中有63例出现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1.23%,回顾性调查预防接种反应月报表,分析副反应发生的原因,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儿童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基础免疫组副反应发生率、全身反应发生率、局部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加强免疫组(P <0.05);冬春季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夏秋季,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预防和减少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副反应,接种前应严格掌握禁忌症,填写疫苗知情告知单,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接种时要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途径和部位,接种部位的皮肤要进行严格消毒;要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头,保障药液全部注入肌肉,同时要做好接种前后卫生保健宣教工作,尽量避免高温季节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所有儿童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 共观察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7 038名,总发生率为0.55%(39/7 038).其中基础免疫组的发生率为0.42%;加强免疫组的发生率为1.0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季节(炎热季节与其他季节)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确保注入肌内,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保健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敬玉 《海南医学》2009,20(7):95-97
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的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本院对18—24个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9%,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13.2%,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5%。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安全可靠,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需要接种百白破疫苗,尤其是满18—24个月龄的儿童可全面覆盖注射。  相似文献   

11.
温秀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00-701
目的寻找降低百白破强化免疫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将384例来我门诊进行百白破强化免疫接种的1.5岁~2岁健康幼儿随机抽样分为2组,分别给予深部肌肉注射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较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不良反应少。结论强化免疫接种最好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前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时正确使用疫苗,接种后告知家长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两种百白破疫苗接种副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白破疫苗是有效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联合疫苗,它又分为全细胞百白破和无细胞百白破两种,全细胞百白破接种后副反应较多,我分部自2003年9月推广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现将两种疫苗使用后接种反应情况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疫苗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既方便又经济。但疫苗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异物,接种后势必对机体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反应较常见,且较重。为此我们对500名小儿从第一至第三针次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反应做了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wP)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在婴幼儿群体中接种后的安全性。方法对3-6月龄的婴儿及18-24月龄的幼儿进行两种疫苗接种后临床反应观察。结果基础免疫接种DTw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7.60%,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7.81%;接种DTaP后全身、局部反应发生率均为1.99%。加强免疫接种DTw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为35.17%,局部反应发生率为30.08%;接种DTa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为4.90%,局部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接种DTaP比接种DTwP全身、局部反应率均低,DTaP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05年10月1日~2010年9月1日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 150例进行分析。结果:出现全身不良反应90人次,出现局部不良反应72次,加强免疫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基础免疫组。结论:减少预防接种反应关键是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38-140
2016年9月12日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龙湾院区接到1例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随即龙港区疾控中心即刻展开了流行病学诊断与研究,并邀请葫芦岛市异常反应诊断专家组进行系统的讨论与调查。2016年12月26日葫芦岛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患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了会诊诊断。最终确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预防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许俊 《中外医疗》2012,31(28):58+60
目的对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该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286例,将其按照接种次数进行分组,进行接种后随访,并对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月龄大的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月龄小的儿童(P<0.05),并且接种针次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接种针次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根据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益彪  陈美淑 《河北医学》2010,16(10):1232-1234
目的:探讨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9年1至12月出生的满3个月到2周岁的儿童在汕头市下蓬医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1至12月共接种百白破疫苗10551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300例,发生率12.32%,其中接种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疫苗(DTwP)9411人,发生不良反应1255例,占13.36%。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疫苗(DTaP)1140人,发生不良反应45例,发生率3.95%,DTaP明显低于DTw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97.29 P〈0.005)。结论: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要改进接种要求,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前疫苗要充分摇匀,做到深部肌肉注射,最好选择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从而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即“百白破联合疫苗”。现将2004年1月~2006年10月,对我社区适龄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以下简称ADPT)与接种传统吸附百白破(以下简称WDPT)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以居住在我院辖区内3个月~2周岁的儿童做为接种对象,采取家长自愿的原则,随机将接种的儿童分两组,即ADPT组和WDPT组。采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DPT和WDPT。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外侧,用75%的酒精消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同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差异.方法 2007年1~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中医院接种门诊接种的3个月以上、2岁以内的儿童1230名,向家长介绍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让家长自愿选择其中一种疫苗接种.接种后24~48 h观察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结果 725名接种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有局部反应84例,反应率为11.59%;全身反应108例,反应率为14.90%.505名接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有局部反应29例,反应率为5.74%;全身反应41例,反应率为8.12%.其中两组的第一、二、三针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四针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针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均明显低于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结论 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具有接种反应轻微、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