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太钢总医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的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此结果根据漏报率调查资料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总感染发病率为4.42%。感染发病率以口腔科、眼科较高,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产科依次降低。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发病率较高。部位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1.85%),其次是术后伤口(0.82%),下呼吸道感染(0.43%),泌尿道感染(0.43%)。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54.59%),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连续4年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科室分布、感染部位、病原菌检出和抗菌药物使用及送检情况.结果 2015-2018年共调查住院患者2274例,医院感染患者41例(4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7...  相似文献   

3.
4.
医院感染监测10年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丁  陈萍  陈伟 《重庆医学》2004,33(8):1153-1155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10年间住院的114 916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并评估.结果提供医院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感染漏报率等有关医院感染资料;其中血液肿瘤科感染率一直较高;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尿路感染、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结论针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调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0年间,医院感染率和感染漏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  相似文献   

5.
1990~1996年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有代表性科室的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共监测59702例住院病人,发现医院感染病人3942例,感染率为6.60%,例次感染病例4515例,例次感染率为7.56%。前2年医院感染率监测为5.22%,后5年医院感染率监测为7.23%。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83.94,P<0.01)。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术后伤口、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胃肠道、颅内感染、血液及其它。病原菌以G-杆菌占58.59%,G+菌占27.34%,其它菌占14.07%,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通过监测分析,认为必须做到坚持开展前瞻性监测,强化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知识,发挥临床科室监控小组的作用,及时监测、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重点科室进行重点监测,重点指导,定期通报易感因素的微生学监测结果和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刘茜  董汉奎 《农垦医学》2000,22(5):315-316
为了解我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对1996年~1998年医院内科系统60岁以上出院病历1970份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70例住院患者中男性1170人,女性800人,年龄60~69岁1269例,70~79岁620例,80岁以上者81例,大多有一项以上基础疾病。12 诊断 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病案、医护记录、各项检查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查阅登记。2 结果21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感染部位 1970例中有221例发生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说明呼吸道防御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明显,肺脏与其它器官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住院患者每日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总感染发病率为 4 .1 6 %。感染发病率以外科最高 ,内科、妇科、儿科依次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 (41 .46 % ) ,术后切口感染 (2 8.0 5 % ) ,泌尿道感染 (1 2 .80 % ) ,胃肠道感染 (1 0 .37% ) ,其他为皮肤感染等(7.32 % )。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中 ,≥ 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 <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手术持续时间较长 (≥ 2h)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 ;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 ;性别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无影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52 .2 7% ) ,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结论 医院感染为多因素所致 ,主要与医院的手术操作 ,疾病种类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的特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8月5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93例,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27%;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依次为肠杆菌属、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例、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2例;使用抗菌药物285例,抗菌药物使用率41.1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细菌培养率20.60%.结论:该院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赵敏 《攀枝花医药》1999,21(1):41-42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探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现对我院九八年上半年出院病例进行了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我站1995~2002年开展医院感染监督监测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自1995年以来,管内两所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内容和制度有了明显的改进。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意见,从而医院制订解决办法,对严重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关规定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均降低到规定的标准以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卫生防疫体制已确立,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督所成立,以及医疗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医疗防疫工作,走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摆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人财物等方面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知识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按要求报告;工作人员应有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全院消毒、灭菌药械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要求;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洗手方法及制度等等;污水处理要以检测结果为依据,依法办事,以保证污水排放符合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DL-96朱海迪尔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分离到多药耐药菌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726株,多重耐药菌643株,占37.52%;643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17.41%,革兰阴性杆菌占82.58%;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干二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6.79%、15.52%和11.19%;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对老年及危重患者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特别要关注泛耐药的产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通过医院两年送检的各种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从标本中分离出细菌2856株,革兰氏阴性菌1555株(54.45%),其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肠杆菌占前5位;革兰氏阳性菌1301株(45.5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大多数;药敏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76%-99%),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抗菌药物的滥用给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带来治疗上的困难,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某院连续5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06、2008、2010、2012和2014年某日现患率进行分析.结果 5次调查现患率1.62%~4.44%,例次现患率1.96%~4.73%.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各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8.44%~66.13%).Ⅰ类切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由93.50%下降至65.50%(P<0.01).结论 该院近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14.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控制效果.方法进行统一培训,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 141人,现患率为6.40%,例次感染率为6.75%;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部位,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结论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加强重点科室病区的管理,加强前瞻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相似文献   

15.
<正> 1994年我们按照医院感染监测的要求,对8所区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监测,内容主要是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监测: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医院感染病例,病例来自医生的报告和专人对出院病历的核对。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近20年来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的普遍重视,对医院感染发病率、引起医院感染常见微生物、细菌的抗药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普遍的提高。临床微生物工作者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体,他们不仅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同时也要帮助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相似文献   

17.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及病原学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先芳 《西部医学》2007,19(3):402-404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关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936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荷兰Organon Teknika公司生产的BarcT/Aiert 240系统检测仪及其配套的成人需氧瓶、小儿需氧瓶;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staph和ATB STAPH5试剂条,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及ATB-Fungus药敏试验盒。结果医院总例次感染率为3.22%,其中以呼吸道最高,其次为泌尿、皮肤软组织;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1.16%;真菌占35.65%;革兰氏阳性菌占13.19%。比较本院2000-2005年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医院感染中条件致病菌有增高趋势,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侵袭性操作,及时病原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杨云  李浩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585-58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监测,是我院开展目标性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耐药菌之一,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MRSA的耐药性越来越高,医院感染发病率越来越高。通过对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MRSA感染的监测,及时有效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控制其感染,是预防和控制MRSA医院内流行和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计算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医院感染80例,其中真菌感染12例,占15%,普通细菌感染68例,占85%。G-杆菌检出率最高。大多数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碳青酶烯类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真菌感染较为严重;G-杆菌是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尤以β-内酰胺酶产生的耐药菌为著,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