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细菌筛查有效地减少了与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相关的致病和致死的危险,随之而来血小板的活力就成为决定保存时间的主要决定因素。该研究评估血小板在血浆中保存七天的可行性。设计与方法 用标准方法在两个地点采集和保存单个献血者的少白细胞血小板(n=24),在整个储存期间,体外对血小板的生物化学和功能参数进行监测。在保存5天和7天期间,用~(51)Cr和~(111)In标记血小板,并归还输给受检者,同时检测回收率和存活率。结果 在7天保存期间,22℃条件下pH维持在6.2~7。61范围内,体内和体外均未出现不良影响,体外血小板的指标维持良好。校正放射性同位素、血液中心和献血者的影响,保存5  相似文献   

2.
背景全血制备的血小板混合保存7天的优势在于运作效率高,细菌检测和病原体灭活的简化。本研究用于评价保存前混合的血小板保存至7天的体外质量。研究设计与方法少白细胞血小板保存前混合(5单位/份混合),保存5天或7天。在混合时和第5天(n=16~29)或第7天(n=4~30)取样。检测生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4℃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对体外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纠正效果,为冷藏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血栓弹力图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评价分析不同保存时间的4℃冷藏保存血小板和22℃振荡保存血小板对体外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纠正效果。结果 4℃冷藏保存血小板和22℃振荡保存血小板在保存到d 1、3、5时,对相同血样制备的血小板减少模型进行纠正,血小板计数从(10-30)×10~9/L纠正到100×10~9/L以上,4℃冷藏保存血小板到7-14 d时,同样达到纠正目的。4℃冷藏保存10-14 d的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d 5的血小板对血小板减少模型进行纠正,纠正后的TEG-MA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达到纠正效果。结论4℃冷藏保存10-14 d的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5 d的血小板对体外血小板减少模型进行纠正,从血小板计数到TEG-MA值均达到了纠正效果,佐证4℃冷藏保存10-14 d的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4.
1969年,Murphy与Gardner报道,4℃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输人人体后会迅速地被血液循环清除.他们以及其他人也证明了室温(22C)保存的血小板具有更好的恢复功能和生存的特点,低温保存的血小板生存时间为2天~3天,室温保存的生存时间长达7天~9天.低温保存的血小板在人体内会迅速被清除,这对血液的保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十年来,所有的血小板制品均在室温下保存,为防止细菌生长,将血小板保存期限制到5天.  相似文献   

5.
背景和方法由白膜制备保存5天后的血小板浓缩物(PC) 质量的数据不多,作者用去除白细胞的全血(Terumo WBSP,n =10)或白膜(Pall Autostop,n=10)制备的PCs在血浆中保存 7天,测定血小板参数和血小板激活标志物来评估PCs质量。结果两种类型的PC在保存过程中葡萄糖水平降低,但不是完全消失(>11 mmol/L,保存的第7天)。在保存中乳酸水平增加,一直<20 mmol/L,所有单位在第7天时pH维持>6.8,低渗休克反应计分>47%。第1天血小板激活标志高于WBSP PC,但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功能变化,为临床输注成分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于日照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3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样为研究对象.男性献血者为21例,女性为9例;年龄为19~42岁,平均为25.2岁.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所有血液的采集均获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一栏签字后献血.通过白细胞过滤方法制备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于(22±2)℃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并分别于保存前以及保存后第1,3,5及7天检测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膜表面CD62P(P选择素)的表达率和血栓弹力图(TEG),进而评价随保存时间延长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保存前白细胞残余量为(5.9±2.1)×105/袋,保存至第5和7天,白细胞残余量相对于保存前明显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残余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②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保存前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较低,仅为(10.3±2.3)%,保存后第3,5及7天与保存前比较,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均显著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保存时间延长,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逐渐增加.③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保存后第1,3,5及7天R值较保存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值随保存时间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而K值和α角在保存期内与保存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后第5,7天MA值较保存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损耗,但对其凝血功能影响不大,保存5d内的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仍是比较理想的成分血.  相似文献   

7.
背景 血小板可在人工介质中保存。用检测P-选择素增加的方法可发现PAS-2保存血小板时血小板被激活。在新近资料中,输注激活的血小板可导致输血后血小板回收率较低。由于其它资料表明低含量的P-选择素未扮演清除血小板的角色,在交叉设计中再一次为作者添加了一个难题。方法 11例血液肿瘤患者由于化疗产生血小板减少症,他们输注了血浆保存的PC和PAS-2保存的PC,所有的PC保存5天。仅在输血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保存期间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研究在 (2 2± 2 )℃条件下振荡和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有无差异。采用SysmexF 82 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检测机采血小板上清液中P 选择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 ,振荡与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计数和P 选择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保存时间延长 ,振荡和静置保存的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和P 选择蛋白逐渐增多 ,其中两组内的血小板计数在保存 0 - 72小时以内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保存 96 - 1 2 0小时后与保存前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振荡保存组 0 - 72小时内 ,每相邻 1天之间P 选择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各时间段均有显著性差异 ;静置保存组 0 - 72小时内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使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 ,对血小板制品的有效保存期以 3天为宜 ;②在 (2 2± 2 )℃条件下 ,振荡保存的血小板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优于静置保存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背景 因白细胞对输血者有不良作用而一般都应用少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但保存前与保存后去除白细胞对血小板制剂质量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设计和方法 使用白细胞滤器(PXL-8,Pall Corp)对保存前、后5天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进行过滤去除白细胞。从过滤前、后第1、第5天和保存第9天的浓缩血小板中取样,测定细胞计数、生化值、血小板糖蛋白表达,凝血酶生成和IL-6、IL-8、I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过敏毒素C3a和CAa浓度。结果 新鲜和保存5天的浓缩血  相似文献   

10.
全血有两种 :一种为新鲜全血 ,即采集后 3天内的全血 ,至多不超过 5天 ;另一种为陈旧全血 ,即采集后贮存超过 5天的全血。新鲜全血中含有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及血浆 (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血液在 4℃以下保存 ,血小板在 2 4小时内开始减少 ,至第 5天全部破坏 ;白细胞最多能保存 5天 ;红细胞寿命相对较长 ,保存 2 1天仍有 70 %成活。所以 ,对于保存 5天以上的库存血来说 ,其主要成分仅为红细胞。新鲜血浆含有正常量的全部凝血因子 ,如果在采集数小时内于 -30℃冰冻 ,可贮存 1 2个月 ,其中凝血因子很少…  相似文献   

11.
1986年,由于当时输血小板引起脓毒症死亡者的增加,FDA将血小板保存期从7天缩短至5天.本文报道1例26岁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患者,因输注7单位血小板后产生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培养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作者研究了CLX和PL-732血袋保存的血小板中接种两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全血制备的血小板(WBD-PCs)汇集,在保存前作去白细胞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输血机构按血制品制备的时间顺序发放,减少未被输注血液所致的浪费,简化细菌筛查方面, WBD-PCs优于单一供者浓缩血小板(PC)。研究设计及方法无菌连接将4-6单位去白细胞PC汇集到-1.5L CLX-HP血小板保存袋中。质控是保存前去白细胞PC,单份保存第5和7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由于使用了预防细菌的检测,血小板在血液采集后能保存7天。进一步延长血小板保存期可更好地保证血库的供应。目的 测定血小板浓缩物(PC)在Composol-PS保存液中的最大保存时间。方法 混合5份白膜层,加入250g Composol-PS(Fresenius,含有盐、柠檬酸盐、醋酸盐、钾、镁和葡萄糖)。离心后,富血小板血浆迅速移入一个1.3L的butyry trihexyl-柠檬酸盐-增塑的PVC保存袋中(Fresenius)。血小板保存在平  相似文献   

14.
林列坤  邓小燕  赵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07-2308,2310
目的研究在血小板4℃液体低温保存体系中添加L-精氨酸对血小板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PRP)5份,每份PRP分为7份平行样品。一份为对照组22℃保存,另一份为4℃保存,其余5份加入不同浓度L-精氨酸溶液,保存第1天到第5天检测血小板膜CD62P表达率的变化,CD62P表达率最低的L-精氨酸浓度为最佳介入浓度。所有数据经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血小板4℃保存并加入L-精氨酸4mmol/L时每天CD62P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4℃液体低温保存时L-精氨酸的最佳介入终浓度为4mmol/L,在这一浓度下L-精氨酸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膜CD62P表达,提高血小板的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冷冻干燥保存血小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伟  韩颖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5):361-363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它主要参与血栓形成和凝血过程.在大量失血和化疗、放疗等处理后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因此,保证足够的血小板贮备和供应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应用血小板存在供应不足和浪费问题,主要是血小板保存技术在方法学上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血小板的保存方式有以下三种:①常温(22±2℃)保存,此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由于部分活性的丧失和微生物的污染,根据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最多只能保存5天;②冰冻保存,这种保存方法可以大大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时间,临床实验证明冻-融血小板聚集功能仅为新鲜血小板的50%~60%,而且需要笨重的冰箱和存储设备;③冷冻干燥保存,冷冻干燥血小板可以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不需要冷冻存储设备.在此,本文对冷冻干燥保存血小板(简称冻干血小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4℃静置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血小板计数及形态学变化,为研究制定冷藏保存血小板技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4℃静置冷藏保存的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实验组)于保存到d1、3、5、7、10、14、21的7个时间点和22℃振荡保存的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对照组)于保存到d1、3、5、7、10的5个时间点进行血样采集,观察对比2组血小板常规计数、瑞斯染色涂片及血小板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结果 4℃静置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21 d内和22℃振荡保存5 d内,血小板计数变化均不明显(P0.05)。22℃振荡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的MPV和PDW值5 d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现增大趋势(P0.05),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14 d内MPV及PDW无明显变化(P0.05)。瑞斯染色涂片显示,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保存到21 d血小板形态、大小变化不明显,血小板胞质致密均匀、着色较深,形态不规则、多数近圆形、大小不等,有少许血小板聚集。22℃振荡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显示血小板胞质稀松、着色较浅,数量较少。扫描电镜下4℃冷藏保存到10 d时,血小板明显活化、聚集成团,血小板表面凹凸不平,有明显的长伪足形成。而22℃振荡保存到7、10 d时血小板数量较少、有聚集、部分周围出现空晕,形态近圆形,无明显伪足、活化不明显。结论 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10-14 d与22℃振荡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5 d相比,其血小板计数、细胞形态、血小板膜及胞质结构均优于22℃振荡保存。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浓缩血小板(PC)的细菌污染,需要在第一天或第二天进行检测,这可能缩短血小板的使用效期,除非容许保存期超过5天,5天是目前大多数国家认可的标准。一些国家正在考虑或实施细菌筛检,因为PC细菌污染可引起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996-2001年期间,英国血液监测资料显示有38例输血传播的感染,其中21例由细菌引起(17例与血小板制品有关),6例致命。同样,降低免疫并发症(如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危险,以及变异型克雅病传播危险,对爆量使用血小板添加液(PAS)替代血浆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评价延长血小板在血浆或PAS中的保存期,成为当前很多输血机构关注的课题。1980年至1986年,美国允许血小板保存7天,因为担心PC在保存期末的细菌污染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将7天  相似文献   

18.
两种血小板保存箱保存富血小板血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小板体外保存指标 ,验证国产血小板保存箱实际保存效果。方法 取新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 (PRP) 12袋 ,每袋平均分成两袋 ,分别放入国产XHZ IA型血小板保存箱和进口FORMA 36 0 6型血小板保存箱中保存 5天 ,每天取样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低渗休克反应回复功能、CD6 2p表达率等体外保存指标。结果 两种保存箱保存PRP各项体外保存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 XHZ IA血小板保存箱与FORMA血小板保存箱保存PRP的实际保存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正>血小板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或预防恶性肿瘤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出血。当前我国采供血机构血小板的常规保存条件为(22±2)℃,震荡保存,保存期限为5d。22℃震荡保存期限短且发生细菌污染概率远超低温保存,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输血安全。目前,主要从血小板添加剂溶液替代血浆保存血小板、4℃冷藏保存血小板、-80℃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等方面进行研究,缓解储存过程造成的损伤,减少细菌污染,延长血小板保质期,笔者拟就以上几个方面对血小板保存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单采血小板在血小板保存袋(COBE ELP,Gambro BCT)中保存7天的变化。方法 每袋可控制浓度和容量的单采血小板在血浆中22℃水平摇动保存到8天。体外常规检测血小板参数。耗氧量采用克拉克电极直接检测。所有血小板在第7天作有氧培养。结果 检测了24单位保存状态下的血小板(中位数(范围):340[110-420]ml,1.32[0.99-2.45]×10~6血小板/μl,和每袋有4.8[1.4-5.9]×10~(11)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