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在静脉穿刺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患者90例,按输液单双序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选择前臂肘部以下外周静脉,由同一人操作.对照组采用热水袋热敷局部皮肤后行静脉穿刺;观察组用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冰片、薄荷醇、高金噻酮等)棉片外敷局部皮肤45~55 min后行静脉穿刺,滴速均为100~110 gtt/min.观察静脉穿刺时,输液15、30 min疼痛发生率及其程度和静脉穿刺前后患者血压、脉搏.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和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血压、脉搏穿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输注20%甘露醇前局部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有助于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疼痛,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吉芳 《护理学杂志》2002,17(9):718-718
为了减轻静脉穿刺拔针所致的疼痛 ,我们对拔针方法进行了改进 ,效果较好。报告如下。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3~ 6月外科住院病人 135例 (行静脉穿刺 10 0 0次 ) ,男 75例 (6 2 8次 )、女 6 0例 (372次 )。年龄2 1~ 4 5岁 ,平均 32 4岁。静脉输液 94 6次 ,静脉推注 5 4次。方法 :采用单、双日自身对照法各 5 0 0次 ,对拔针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单日采用常规法 ,当病人输液 (或静脉推注 )毕 ,即用于棉签按压针孔 ,迅速拔出针头 ,按压片刻[1] 。双日用改进法 ,即用干棉签横形置于针孔处 ,向拔针反方向轻柔地推针孔处组织 (不加压 ) ,迅速拔出针…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高龄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时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减轻高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穿刺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高龄患者血管的变化、穿刺针选择不当、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是引起穿刺疼痛的主要原因.减轻疼痛的方法是:穿刺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病人的血管选择适当、穿刺的方法、选择5号半头皮针进行穿刺、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输液滴速问题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加强输液过程管理.从全院静脉输液病人中随机抽取210例.现场检查其输液滴速是否合乎标准。结果79.5%病人滴速正常.20.5%滴速不符.其中81.4%滴速过快、18.6%过慢。提示要加强静脉输液病人的滴速管理和巡视.防止静脉输液并发症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静脉输液一次排气成功率与输液瓶液面距地面的高度、过滤器乳头的方向的关系 ,采用不同高度 (80~ 90 cm、≤ 70 cm、≥ 110 cm)和过滤器乳头方向 (向上、水平、向下 )进行了 45 0次分组排气实验。结果 3种高度的一次排气成功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0 5 ,高度为 80~ 90 cm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 70 cm、≥ 110 cm两组 ;过滤器乳头 3种方向排气的成功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0 1,向上组排气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水平、向下两组。提示静脉输液排气时 ,输液瓶液面距地面的高度 80~ 90 cm、过滤器乳头向上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可调式弹性宽扁止血带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 2 0 0 1年 6~ 7月采用可调式宽扁止血带对输液病人行静脉穿刺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5~ 6月在我科住院第一次接受静脉输液的病人 6 0例 ,男 40例、女 2 0例 ,年龄 2 3~ 6 5岁。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单日使用胶管止血带为对照组 ;双日使用宽扁止血带为观察组。  方法 :1制作方法。选用市售厚 0 .2 cm、宽 3cm松紧带(自做粘扣 ) ,制成长度不一 (一般为 10~ 15 cm )止血带。操作时根据病人血管而定。 2临床应用。 6 0例病人分别在双上肢前臂中下 1/ 3交界处缚扎止血带 ,缚扎力基本相等。观察皮肤…  相似文献   

7.
反折输液管行静脉穿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侠 《护理学杂志》2004,19(15):56-5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休克、重度水肿、长期输液以及老年病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低。我科采用反折输液管法行静脉穿刺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1~ 6月于本科住院的休克、重度水肿、肥胖等血管条件较差的 2 6 0例病人 ,年龄 4 0~ 82岁 ,平均年龄6 1 .0岁。  方法 :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常规消毒 ,左手折叠输液管下端接近头皮针的部分 ,以小指与无名指夹紧折叠处 ,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 ,右手持针柄穿刺。  结果 :2 6 0例一次穿刺成功 2 5 8例 ,成功率 99.2 3%。  小结 :因休克、重度水肿、肥胖以及静…  相似文献   

8.
静脉直刺穿刺法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减少疼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静脉直刺穿刺法,成功率高,病人疼痛轻。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门诊治疗的100例病人,男48例,女52例,年龄13~65岁。每例病人分别采用直刺及斜刺法行手背或腕部浅静脉穿刺,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直刺法按常规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呈20叶门,由静脉正上方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直接进入血管;斜刺法由静脉旁0.5~0.8cm处刺入皮下,潜行0.5~0.8cm,从静脉侧进入血管。2结果一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输液的效果。方法选取应用β-七叶皂苷钠等脱水剂静脉输液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先热敷需静脉输液的部位,再常规消毒穿刺;观察组选择静脉后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在需穿刺部位皮肤根据静脉走向外敷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浸润的棉片,25~30min后再常规消毒静脉穿刺输液。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及输液后30min、60min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溶液外敷穿刺静脉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用长套管针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塑料管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和重危病人的中心静脉压监测。但在实施时,由于穿刺针较长,且同时又连接注射器,常操作不便,也不能及时发现穿刺成功时的回血。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改进:取4~5cm长的5×7mm普通输液乳胶管一段,将其一端用丝线扎紧封闭浸泡消毒备用。应用前先用肝素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输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应用β-七叶皂苷钠等脱水剂静脉输液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先热敷需静脉输液的部位,再常规消毒穿刺;观察组选择静脉后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在需穿刺部位皮肤根据静脉走向外敷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浸润的棉片,25~30 min后再常规消毒静脉穿刺输液.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及输液后30 min、60 min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相似文献   

12.
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探讨 2 0 %甘露醇加温后消除物理和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疾病 30例 ,采用自身对照法 ,共输注甘露醇 4 12例次。观察组输注 (2 8± 1)℃加温甘露醇 2 2 6例次 ,对照组输注 (16± 1)℃常温甘露醇 186例次。结果两组病人静脉滴注局部疼痛、皮肤苍白、静脉炎的发生率 ,静脉滴速改变和重新穿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0 .0 1)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静脉给药是治疗、抢救病人的主要途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方能在救治过程中使病人得到合理的用药 ,但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剌导致浅静脉破坏 ,有时由于病人的种种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出血、休克、躁动给静脉穿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果使用套管针不仅解决了以上问题 ,而且还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我科近 5个月先后对术前、术后病人 ,采用套管针输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4 0例 ,术前 8例 ,术后 32例 ,女性 9例 ,病人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2岁 ,平均年龄 1 4岁 ,留置时间 2 - 7天 ,平均 4天。2 材料与方法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 - 32 0 50 0套管针。选择易护理的四肢浅静脉 ,操作者用手指探明静脉走向及深浅 ,于穿刺点上方 (近心端 )直径 6厘米 ,常规消毒 ,左手绷紧皮肤使静脉固定 ,右手持套管针以 1 5- 2 0度角在静脉上方刺入皮下见回血后 ,右手持套管针翼顺血管方向将套管置入 ,同时左手持针芯座退出部分针芯 (但不要将针芯全部退出以防外溢 ) ,用左手中指压住穿刺点近心端 ,食指、拇指固定套管座 ,松止血带 ,接肝素帽 ,用无菌输液贴固定针翼 ,...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三种拔针按压法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静脉输液拔针因按压不当而引起穿刺点出血 ,临床上时有发生[1] ,从而影响再次注射的成功率。我们于 2 0 0 1年 3~ 7月对 1 71例静脉输液病人用 3种不同按压方法拔针 ,以探讨最佳按压法 ,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 ,提高注射成功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71例中 ,男 92例、女 79例。共输液 5 0 7例次 ,均选用手背静脉 ,7号头皮针穿刺。病人为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妇科等疾病 ,出、凝血时间正常 ,无血液系统疾病。1 .2 方法1 .2 .1 分组方法 :随机将 1 71例病人分成三组 ,即棉签直压法组 (直压法 ) 5 0例 ,男 2 6例、女 2 4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5.
伴随输液法减少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时疼痛和回血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琴  滕敬华  黎华  刘勇 《护理学杂志》2004,19(21):30-31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时的局部疼痛和静脉血反流情况。方法将 4 8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 12 0例 ,观察组 36 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从同一通道伴随输入 0 .9%氯化钠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下称稀释液 ) ,观察不同伴随输液速度时静脉血反流情况及病人局部静脉疼痛情况 ,并观察额外输液对病人血压的影响。对照组直接用微量泵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结果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速度一定时 (1mg/h) ,对照组静脉血反流率 95 .8% (115 / 12 0 ) ;观察组稀释液以 7gtt/min的速度维持输液即可完全阻止静脉血反流 ,以 10gtt/min的速度维持输液可以使 99.4 %病人无疼痛感 ,泵入尼莫地平前后血压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 (10 gtt/min)从同一通道输入稀释液安全 ,可缓解疼痛 ,阻止静脉血反流。  相似文献   

16.
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最佳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选择神志清楚的内科住院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40°、60°从静脉上方和静脉侧方6种进针方法各进行穿刺输液1次。比较6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输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进针角度越大静脉穿刺疼痛感越轻,且从静脉上方进针疼痛程度显著轻于从静脉侧方进针(P〈0.05,P〈0.01);从静脉上方不同角度进针的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0°角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60°角穿刺成功率最低,角度越大输液外渗发生率越高(均P〈0.0167);从静脉侧方进针出现的输液外渗显著少于从静脉上方进针(P〈0.01);从静脉侧方不同角度进针的穿刺成功率及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程度与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有关,静脉条件较好者宜从血管上方以40°穿刺,静脉细小表浅宜从静脉上方或侧方以20°穿刺。以减轻患者疼痛,确保一次穿刺输液成功。  相似文献   

17.
输液滴速测定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液时 ,液体的滴速需根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年龄及药物性质进行调节。同时 ,液体滴完后要及时换瓶或拔针。护士需要不断地巡视病房 ,观察病人输液的滴速及液体是否输完 ,工作量极大。为此 ,我们与医学工程师合作 ,研制了一种输液滴速测定及报警装置 ,为护理人员在观察输液过程中提供准确的液体滴速及输液完毕时发出报警信号。经实际使用 3 0余例次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结构与原理结构 :本装置由主机和滴速传感器组成 (见图1 )。 1主机包括定时电路、差分取样电路、脉冲放大电路、整形电路、计数译码及显示驱动电路、显示数码管、声光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为了避免静脉输液拔针后造成的皮下瘀血 ,作者于 1999~ 2 0 0 1年对四肢输液的病人采用常规按压的同时上举肢体的方法 ,获得较好效果。方法 :输液毕 ,按常规拔针 ,顺血管走向按压皮肤及血管穿刺点 ,同时协助病人上举肢体约 2 min。应用此法拔针 12 0 0例次 ,均未发生出血现象。可能机制 :上举肢体 ,利用重力及心脏泵的作用 ,促进穿刺点近心端的血液回流 ,在单位时间内减少了局部静脉压 ,从而避免了穿刺点皮下出血介绍一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荆州434001@宋玉莹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荆州43400…  相似文献   

19.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以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和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方法对106例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穿刺部位及输液情况。结果留置套管针输液3~9 d,未发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等症状。结论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管时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关键环节;置管期间,精心护理病人及置管部位,对保证输液顺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输液中行小剂量的静脉推注时,常选择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但在此过程中,头皮针针栓内会有微量空气不易排除,随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静脉,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并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