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春华运用附子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春华运用附子的经验上海医科大学(200032)戴克敏关键词姜春华,附子,临床经验姜春华(1908~1992)教授临床以擅用附子治疗疑难杂症而著称,他曾说:“附子性味辛热,是补火之药。命门火衰,即需用附子补火,补下焦之阳虚,治诸脏腑之真寒。”指出:“...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的一种病证。眩即目黑;晕为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施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皆属于此范畴。近年来,我科对眩晕患者进行了辨证施护以配合治疗,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枕颈部肌筋膜痉挛是引起颈性眩晕的观点,并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圆刃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性眩晕患者根据中医“经筋理论”选择五个结筋点,用圆刃针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7例(90%),好转3例(10%)。结论:枕颈部肌筋膜痉挛即“经筋理论”的“横络”卡压是颈性眩晕的主要成因,圆刃针解除肌筋膜痉挛即“横络”卡压是治疗本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在《字说》里说及“姜”字的来历:“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姜不知道为人类解除了多少病痛和烦恼。时至今日,姜仍旧为人所重视。但在日常生活中,对姜的使用方法却知之甚少,这使姜的作用大打折扣,在此,我为你详解姜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与“上感”之间的关系。资料:均为有眩晕症状的病人,了解他们是否有“上感”症状,并观察舌象。结果:大多数病人具有“上感”症状或有舌边尖红的中医表现。结论:颈性眩晕与“上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符合中医本虚标实、经络不畅、脑失所养及“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笔者对有关眩晕病因病机的条文进行了阐述,提出治疗眩晕重在调肝、健脾、益肾。  相似文献   

7.
从瘀论治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的病机不外乎风、火、痰、虚、瘀五端,而瘀血则穿插于眩晕各个证型之间,贯穿于眩晕的始末,即“无瘀不作眩”。  相似文献   

8.
浅谈脾虚与眩晕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317400)梁开荣关键词眩晕,病机,脾虚历代医家关于眩晕病有“因风”、“因痰”、“因虚”、“因火”等多种看法。笔者认为:尽管眩晕证有偏风、偏痰、偏虚、偏火之不同表现,但其病机总属脾虚,治疗时也应不离健脾...  相似文献   

9.
颈源性眩晕,又称“眩晕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脊柱退行性改变导致椎一基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症的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头痛、颈肩部疼痛。当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可伴有恶心、耳鸣、视物不清、肩臂麻木不仁等症,走路不稳,甚至猝倒,可因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孙静宜对此病所作的定义较为准确,即“由于颈椎病及颈项软组织劳损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源性眩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生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姜Zingiber offieinale(willd.)Rosc。为常用中药,也是常见的食物调料。在我国,食姜已有3000年的历史。春秋时,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每日都应该吃姜。《神农本草经》说:“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这大概就是孔子食姜以养生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