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广泛性焦虑(GAD)和强迫症(OCD)在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收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三版诊断标准的41例GAD患者和69例OCD患者以及5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NC)。使用美国仪器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完成P300检测。结果 (1)GAD组与OCD组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即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2)GAD组、OCD组及NC组在靶潜伏期Cz脑区N2和P3,靶波幅P3及非靶波幅P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NC比较,OCD组P300靶潜伏期N2和P3延迟(P〈0.01),靶波幅P3降低(P〈0.01)。与NC相比,GAD组也见相同结果。(4)在非靶刺激中,与NC组相比,OCD组和GAD组均下降,OCD组波幅又高于GAD组(P〈0.01)。结论 P300可作为GAD和OCD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标志,变化诸特点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对15例病理性脑萎缩、12例老年性脑萎缩和13例健康老人进行听觉ERPs测试及脑CT、MR检查,结果病理性脑萎缩组ERPs成分N1、N2、P3PL延长,P3波幅降低,揭示该组患者除认识、记忆障碍外尚存在警觉及注意力水平下降.说明老年性脑萎缩患者定期进行ERPs检测,对预测老年期痴呆的发生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性痴呆患者脑CT与听觉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探讨对老年性痴呆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脑CT和听觉认知电位P300检查,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对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测试.结果听觉认知电位检查发现患者的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降低;CT测量外侧裂宽度和额角指数明显升高,反映了以额颞叶为主的脑萎缩.诱发电位和脑CT检查结果均与患者的痴呆程度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利用脑CT和听觉认知电位P300,结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可从形态、功能和神经心理学角度对老年性痴呆患者作出确切评价,是早期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的诱发脑电指标变异性质。方法 收集39例抑郁症、22例躁狂症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者的脑诱发电位指标中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s,P300)和关联性负变化(CNV)资料,对其中18例情感性障碍患者随访至缓解期。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症组均出现AEP-N1潜伏期延迟,N1-P2波幅降低,VEP-N1潜伏期延迟,P300-P3b潜伏期延迟和P3波幅低下,CNV-PINV出现率高、CNV波幅下降和反应时间(RT)延长等。2.对部分抑郁症患者的随访提示:AEP和VEP-N1潜伏期延长、P300-P3b和CNV波幅低下可能属于该疾病的属性标志;而AEP-N1-P2波幅降低、P300-P3b潜伏期延迟和RT延长可能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证实了诱发脑电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息闭眼及睁眼脑电图(EEG)脑能量对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招募12名健康男性在校大学生(20~24岁),分别在其闭眼及睁眼时先记录2minEEG,然后进行听觉P300实验.结果 ①Alpha波主要分布在顶枕区,Alpha-1 (7.5~ 9.5 Hz)区域能量[闭眼(2.62±0.81)μV2,睁眼(1.81±0.56) μV2],差异有显著性(P<0.01);Alpha-2( 10~12 Hz)区域能量[闭眼(8.55±1.85) μV2,睁眼(4.95±1.59) μV2],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P300实验标准刺激诱发电位以N1(90ms)及P2(180 ms)成分为主,闭眼和睁眼差异无显著性;新异刺激诱发电位以N2(207 ms)及P3(313 ms)成分为主,N2区域电位闭眼[(0.01±0.71)μV]较睁眼[(-2.13±0.80)μV]减小,差异显著(P<0.01);P3区域电位闭眼[ (4.16±1.08) μV]较睁眼[(4.78±1.20)μV]减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静息闭眼状态Alpha区域能量明显高于睁眼,而在听觉诱发电位P300范式N2区域负向电位明显小于睁眼状态.  相似文献   

6.
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成年癫疒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托吡酯(topiramate tablet,TPM)与丙戊酸钠缓释片(sodium valproate retard tablet,VAP)对成年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新确诊成年癫患者随机分为2组,TPM组(30例)与VAP组(32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后采用韦氏修订记忆量表(WMS-RC)与P300检查对癫患者的认知功能做出评估。结果:①服药前TPM组VAP组比较记忆商值(MQ)、ERPs检查中P3波潜伏时间P>0.05,2组间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异;②TPM组较服药前1→100顺序数数分值下降、100→1倒数水平降低、数字累加分值降低、图片再认错误增加、图片记忆能力降低、图像再生错误率增加、词语联想错误增多、实物触摸困难、故事理解能力降低、顺背反背数字难度增大;ERPs检查中,N1波潜伏时间延长,P2、N2、P3波潜伏时间均明显延长,P3波波幅降低。VAP组WMS-RC测试各分项分值较用药前无显著变化;ERPs检查中,N1波潜伏时间缩短,P2、N2、P3波潜伏时间均缩短明显,P3波幅增高不明显;③WMS-RC中的短期记忆与P3波潜伏时间呈负相关。结论:TPM在加量阶段可以引起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VAP对癫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将P300与WMS-RC结合用于癫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其结果更客观、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MCI患者在新异oddball模式下诱发出的ERPs波形特征,探讨MCI患者的听觉注意功能.方法 选取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15例和正常老年(对照组)17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听觉新异oddball范式诱发并记录分析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结果 MCI组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反应时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3a波幅降低,潜伏期明显延长,P3b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患者非随意注意及选择性注意能力下降,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为其临床诊断和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泛性焦虑与强迫症患者的感觉门抑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GAD)和强迫症(OCD)患者的听觉P50特点,为感觉门理论提供证据.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41例GAD和69例OCD及58名正常对照组作了听觉PSO检测.结果 (1)三组在S1-P50潜伏期以及S2-P50潜伏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在S1-P50波幅(NC:6±3,GAD:3±2,OCD:5±3,P<0.01)、S2-P50波幅(NC:2±1,GAD:4±1,OCD:2±1,P<0.01)、S2/S1、S1-S2、100(1-S2/S1)上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GAD和OCD S1-P50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CD S2-P50波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P50抑制明显减弱,即S2/S1比值明显增高(NC:39%±22%,GAD:50%±29%,OCD:88%±42%,P<0.01).(5)S1-S2和100(1-S2/S1)均下降(NC:3±2和61±22;OCD:1±1和15±22,GAD:3±3和50±29,P<0.01).(6)OCD组S2/S1高于GAD组.OCD组S1-S2和100(1-S2/S1)低于GAD组(P<0.01).结论 焦虑障碍的感觉门同样也存在异常,表现为抑制不足,能通过听觉PS0进行定量检测.S2/S1、S1-S2和100(1-S2/S1)3种表达式的结合有可能是特定的脑电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遵循2009年国际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指南,获取不同年龄组儿童听觉ERPs外源性反应电位主要波形潜伏期及波幅正常值,总结儿童听觉ERPs外源性反应电位发育规律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2008-2010年156名儿童与成人(儿童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骨科、普外科、呼吸及消化科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恢复期的住院患儿,成人为重庆医科大学健康在读大学生),分为3~5、>5 ~7、>7 ~9岁和>9 ~17岁组,以及22~29岁青年成人组.采用经典的“Oddball”模式进行听觉ERPs检测,每名受试者均进行2次以上测试,以判断波形的重复性.电位仪分别显示靶刺激和非靶刺激下ERPs叠加后图形,对ERPs各外源性成分P1、N1、P2和N2波形测量,包括波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靶刺激或非靶刺激诱发的外源性电位潜伏期均随年龄增长非匀速地成熟性缩短.无论靶刺激或非靶刺激,各年龄组的所有外源性电位波潜伏期均值中,95%以上都在2SD范围内.除N1波外,靶刺激下P1、P2、N2波幅随年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成人和青少年期波幅反较儿童期低(P<0.05).非靶刺激下,95%的健康成人甚至不能引出N2波形.所有外源性电位波幅均值皆伴有较大标准差,提示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性.结论 ERPs外源性电位各波潜伏期同样随年龄规律性缩短,靶刺激较非靶刺激有更恒定的检测结果,可直接反映颞叶初级听觉皮层功能,且不受患者合作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伴和不伴缺血性脑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 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CT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单纯DM组)38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损害组(DM并脑缺血组)34例,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31例比较.结果 MMSE评分单纯DM组27.5±1.9与正常对照组28.5±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并脑缺血组26.4±2.2,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2型糖尿病两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N2潜伏期(Lat)分别为(264.7±33.2)ms和(285.1±40.7)ms,P3潜伏期(Lat)分别为(370±38.0)ms和(408.5±48.1)ms,比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2±33.2)ms,(333.6±40.4)ms]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3波幅(Amp)分别为(6.6±3.1)mV和(5.0±3.0)mV,较对照组(9.4±3.7)m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并脑缺血组N2、P3潜伏期较单纯DM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引起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合并缺血性脑损害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可作为老年糖尿病认知损害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