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老年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后抑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优18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为91.89%;对照组优10例,良17例,差10例,优良率为72.97%;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择诊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54例为优,24例为良,2例为差,优良率为97.5%;对照组中,44例为优,20例为良,16例为差,优良率为80.0%;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对血糖及尿糖具有很好的控制,延缓糖尿病的进展,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科老年疾病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特征,探讨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把360例老年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不良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特征变化,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1)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69.7%,对照组68.6%,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9.0%)显著低于对照组(6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7.1%)显著高于对照组(10.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2.1%)显著高于对照组(5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科疾病老年患者有着特殊的具体心理变化特征,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中优2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中优17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对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社交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及Eds QL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9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另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该科住院的190例老年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根据相关安全隐患实施积极的护理对策及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烧伤、烫伤、走失、意外拔管、误吸误食等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19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0.0%(19/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排除,并采取积极的防范对策,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腹症在外科十分常见,以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特点,需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由于老年病人应激能力差,反应较迟钝,抗病能力降低,生理与病理特点与青壮年有所不同,术后心理活动极其复杂,不良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术后的恢复,心理活动对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将老年急腹症术后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我院2012年随机抽取108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6例。A组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C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3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眼科手术成功率、手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实验结果显示,3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8.9%,89.6%,99%;3组患者眼科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90.61%,96.88%,3组比较差异显著,C组的眼科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另外2组。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和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让病人积极主动进行手术配合,提高手术成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5例,其中10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保守组),15例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手术组).采用X射线评估两组手术效果,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保守组手术效果优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50.0%;手术组优5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3.3%,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随访7~24个月(平均12个月),保守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0例,良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30.0%;手术组优0例,良6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40.0%,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仍首选手术复位;对于因某种原因无法行手术处理的患者,传统方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措施,但前提是基于良好的复位、可靠的固定及骨折位置的良好维持.两种固定方法的选择在远期功能评定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方法选择2018年2~12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老年患者,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范围64~87岁,平均年龄(72.51±2.31)岁,患者住院时间为3~65 d,平均(14.49±2.41)d。将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为实行常规护理安全隐患管理的患者例、观察组48例为实行风险管理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实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最终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6.71)分vs (81.54±8.41)分,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4.17% vs 1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消化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桂春 《山东医药》2003,43(18):6-6
1996~ 2 0 0 2年 ,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8例 ,疗效优良率达 95 .9%。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 5例 ,女 33例 ;年龄 16~ 6 8岁 ,平均4 2岁。病程 0 .5~ 10年。全部病例手术前均经 CT扫描或MP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术式治疗。手术结果优 (症状完全消失 ,恢复原来工作 ) 71例 ,良 (症状消失 ,劳累后腰痛 ,但不影响工作 ) 2 3例 ,尚可 (轻微腰痛 ,需改变工种 ) 4例 ,总优良率达 95 .9%。护理体会 :1术前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 ,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嘱其戒烟 ,多做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8例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全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 对老年胃癌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降压效果,预防手术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9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更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住院病人99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入院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老年人、重症病人更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病人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较高,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的研究,把握病人心理特点,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时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08月~2013年3月拟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6例作为研究组,从入院即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选择同期拟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介入治疗中与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疼痛自评优105例,良123例,优良率为89.06%;对照组优36例,良92例,优良率为50%,研究组患者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将疼痛作为介入治疗的重要内容,制定系统的全面干预方案并实施,提高了疼痛的控制质量,对减轻疼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患有阑尾炎并糖尿病的高龄老年患者行以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患有阑尾炎的高龄患者140例,按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人数相等的糖尿病组和阑尾炎组,全部行以阑尾切除手术,对阑尾炎组行以常规护理,对糖尿病组行以常规护理加糖尿病特殊护理。结果实行特殊护理的70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较少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综合干预效果远远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阑尾炎并伴有糖尿病的高龄老年患者,在外科手术后进行特殊护理,可以使病人心理状态和恢复状况更加良好,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固定治疗肱骨髁间严重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3例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24例采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B组13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C组6例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三组均采用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对比三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3例均获随访,时间4~26个月(15±3.2)个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A组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20/24);B组优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4.6%(11/13),C组优3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83.3%(5/6)。结论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合适手术入路主要依患者骨折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0例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防护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老年输液病人的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和安全性,减少拔针出血淤血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9月-11月在我院注射室输液的老年输液病人500例,随机分250例作为一般护理组,250例作为细节护理组,一般护理组采取门诊输液病人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病人的的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细节护理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拔针出血淤血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改善了护息关系,对门诊老年输液病人进行细节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收治的82例DLSS患者于针对性治疗并发内科疾病后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分别选择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黄韧带切除、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扩大术,半椎板切除减压并侧引窝扩大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等。观察手术一般情况并随访判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5h,出血量平均240ml,术中无1例因出现意外而终止手术,住院时间平均18d;67例获平均随访14个月,疗效为优25例、良31例、无变化8例、差3例,优良率84%。结论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前提下,手术治疗老年DLSS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加钽棒对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入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髓芯减压作为治疗方式。在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患者主要临床指标、髓关节功能状况、塌陷状况进行安全性预测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24例,良16例,优良率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优13例,良15例,可12例,优良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仅出现1例塌陷,对照组出现1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确切,手术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状况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