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OX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以20例非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次日清晨、实验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7 d后血浆OX40L和hsCRP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患者血浆OX40L、hsCRP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9±20.67)pg/mL vs.(12.95±5.46)pg/mL,P<0.01; (19.70±5.50)μg/mL vs.(1.29±0.59)μg/mL,P<0.01],且ACS患者血浆OX40L浓度和hsCRP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0.553,P=0.0001);经阿托伐他汀治疗7 d后,ACS患者血浆OX40L、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8±8.00)pg/mL vs.(32.79±20.67)pg/mL,P<0.01;(8.61±2.05)μg/mL眠(19.70±5.50)μg/mL,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使用可降低血浆OX40L、hsCRP浓度,从而降低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改善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短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32例,随机均分为10mg瑞舒伐他汀组和20mg瑞舒伐他汀组,并选择非冠心病患者1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入院时的TM及hsCRP水平,并观察两治疗组1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浆TM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d后两组TM[10mg组:(54.09±52.45)μg/dl比(15.65±2.30)μg/dl,20mg组:(70.27±62.43)μg/dl比(19.86±5.49)μg/dl]及hsCRP[10mg组:(126.35±76.08)ng/ml比(54.85±45.30)ng/ml,20mg组:(125.35±60.29)ng/ml比(58.14±53.54)n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但两种治疗剂量对ACS患者血浆TM、hsCRP影响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且其随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再发心绞痛明显低于10mg组(18.75%比62.50%,P<0.01)。结论:早期强化他汀药物(20mg/d)治疗能降低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炎症指标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收集47例因ACS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 mg/d)25例和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22例,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sOX40L及hs-CRP的浓度。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sOX40L及hs-CRP的血浆基线水平分别为:(27.69±10.52)ng/L和(28.24±10.01)ng/L,(11.69±7.09)mg/L和(11.91±6.36)mg/L,均显著高于以往报道的正常人群。治疗4周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sOX40L均显著下降,分别为(21.99±8.12)ng/L(t=10.732,P0.01)和(17.51±4.84)ng/L(t=9.052,P0.01),下降幅度分别为20.6%和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两组hs-CRP也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32.3%(t=5.496,P0.01)和55.8%(t=8.006,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1)。治疗前后sOX40L与hs-CRP均呈正相关性(R=0.765,P=0.00;R=0.742,P=0.00)。结论 ACS患者血浆sOX40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他汀类药物治疗ACS患者可显著降低sOX40L,并且sOX40L降低与hs-CRP降低同步,呈剂量依赖性。sOX40L可能同hs-CRP一样,可作为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OX40、OX40L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30例SLE患者(活动期15例、非活动期15例)及1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X40、OX40LmRNA表达。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OX40L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OX40 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OX40、OX40L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在SLE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且未经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的OSAHS患者55例为实验组,19例PSG监测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hsCRP浓度。结果OSAHS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中重度患者血浆hsCRP水平高于轻度患者(P〈0.05),血浆hsCRP水平与AHI、BMI及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LSp02)有较好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OSAHS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明显升高,其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而独立于肥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80例行PCI手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前和术后1个月均采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1个月后改为维持剂量20 mg/d;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测定所有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PCI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3个月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与对照组术后1、3个月时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结论 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致死性疾病,目前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在血管壁的慢性炎症过程,基本病理损害符合慢性炎症疾病的特点[1,2],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等.在炎症免疫应答中,除了需要MHC-抗原及B7-CD28信号外,还需要其他一些刺激分子参与,OX40/OX40L既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大量研究证明,敏感的炎性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6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其与疾病的活动相关,是冠心病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OX40配体(OX40L)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58例怀疑或诊断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OX40L(sOX40L)浓度和血浆CRP浓度,采用冠脉造影术和ACC/AHA评分法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OX40L、CRP水平和冠脉评分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control)组(P<0.01);sOX40L与CRP呈正相关,sOX40L与冠脉评分呈正相关(P<0.01),CRP与冠脉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sOX40L和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OX40L同CRP一样可作为炎症指标,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6)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EECP防治CHD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的CHD患者8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EECP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每天1次,每次反搏治疗60min,连续5周1个疗程(35次)]。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当天及治疗5周结束后测定血浆Lp-PLA2和hsCRP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周后EECP组血浆Lp-PLA2[(58.46±40.04)μg/L比(33.94±23.22)μg/L]和hsCRP[(3.54±2.22)μg/ml比(2.19±1.16)μ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5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EECP组血浆Lp-PLA2[(56.87±33.69)μg/L比(33.94±23.22)μg/L]和hsCRP[(3.63±1.60)μg/ml比(2.19±1.16)μ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1。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提示抗炎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T细胞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102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和尼可地尔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mg,3次/d),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浆hsCRP、sCD40L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浆hs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尼可地尔组患者血浆hsCRP[(2.63±0.25)mg/L比(1.80±0.28)mg/L]、sCD40L[(71.88±3.71)pg/ml比(55.25±2.47)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01)。尼可地尔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43%比56.86%,P=0.02)。结论:尼可地尔可显著提高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能降低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T细胞CD40配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血浆sOX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ty Creactiveprotein,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114例AC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组、40mg/d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前及治疗7d后分别测定ACS患者血浆sOX40L,hs—CRP及血脂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sOX40L,hs.CRP及血脂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阿托伐他汀20mg/d组和40mg/d组血浆sOX40L,hs.CRP浓度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O.05);40mg/d组治疗后血浆sOX40L,hs.CRP浓度低于20m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X40L:(274.55±24.32)pg·L^-1vs(318.13±55.03)Pg·L^-1,P〈0.05;hs.CRP:(3.02±2.55)mg·L^-1vs(4.46±1.22)mg·L^-1,P〈0.05]。治疗前阿托伐他汀20mg/d组和40mg/d组数据合并后sOX40L与hs—CRP呈正相关(r=0.712,P〈O.0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两组数据合后sOX40L与hs-CRP呈正相关(r=0.748,P〈O.01)。结论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sOX40L及hs—CRP浓度.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
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阿托伐他汀具有许多独立于调脂以外的其他作用,其中以抗炎作用最为明显。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抑制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血流灌注,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QT离散度(QTd)以及对炎性因子hs-CRP、sCD40L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口服氯吡格雷)、试验组35例(口服替格瑞洛),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行双联抗血小板聚集(DAPT)治疗1年。测量两组治疗前及术后24h、1月、1年QTd值以及静脉血hs-CRP、sCD40L值。术后6个月随访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1月、1年,试验组QTd值及hs-CRP、sCD40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2.9%)小于对照组(47.1%)(P<0.05)。结论 ACS患者PCI围术期应用替格瑞洛能显著缩短QTd,降低炎性因子hs-CRP、sCD40L水平,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基本病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参与ACS的炎症反应过程[2],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发展及粥样斑块破裂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3].而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稳定斑块、防止或延缓斑块破裂等多效性机制[4].本文拟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血清妊娠相关性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40例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后,2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20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浓度[(UA组(4.69±0.92)mIU/L,AMI组(5.14±0.85)mIU/L]明显高于SA组[(1.30±0.03)mIU/L]和非冠心病组患者[(1.25±0.09)mIU/L],应用他汀类药物后,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降低[UA组(1.32±0.10)mIU/L,AMI组(1.38±0.04)m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后,ACS患者血中PAPP-A浓度明显升高,PAPP-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损斑块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浊度法检测60例UAP患者服用血脂康前后血浆TNF-α及hsCRP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TNF-α、hsCRP水平为(23.34±6.32)ng/L、(2.27±0.4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85±5.17)ng/L和(1.98±0.41)μg/L(P<0.01),服用血脂康4周后UAP组血浆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脂康可显著降低UAP患者血浆TNF-α及hsCRP水平,对改善UAP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