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目的:1)评价术前超声心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瘘的准确性。2)评价术中冠状动脉瘘异常结构的病理类型。方法:1985年2月-2001年6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手术证实证冠状动脉瘘的79例患者,其中41例术前经升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术前全部患者有常规经胸超声心动显像结果,结果:79例术中所见,累及右冠状动脉58例(73.4%),累及左冠状动脉者21例(26.6%)。瘘入右心腔51例(64.5%),瘘入左心腔20例(26.4%),瘘入肺动脉8例(10.1%),多数为单个瘘口占93.6%,多个瘘口少见仅占6%,2例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伴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14例(17.7%),继发冠心病者3例(3.7%),伴有高血压病1例,合并瓣膜病1例,术前41例经升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51.8%),其中仅1例法乐四联症合并左冠状动脉瘘入肺动脉,造影误诊为左冠状卢源于肺动脉,前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显像68例与手术结果一致,1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显像检查未描述冠状动脉。漏诊和误诊率13.9%,9/11例仅诊断合并畸形和并发疾病(法乐四联症3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1例,冠心病3例,瓣膜病1例),2/11单纯冠状动脉瘘误诊,1例仍为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误诊为动脉地管未闭,结论:冠状动脉瘘的异常冠状动脉结构累及右冠状动脉多于左冠状动态,多数瘘于右心腔,其次左心腔,瘘于肺动脉较少,当有合并畸形时,术前超声漏诊较多,术前超声心动显像显像如能提供满意的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患者可不必要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对1211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1例完整冠状动脉CTA结果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8例,检出率为2.17%。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窦5例,伴前降支和回旋支单开口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圆锥动脉单开口4例;左冠状动脉主干起源于右窦3例;回旋支起源于右窦1例。前降支和回旋支单开口4例;共有8例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对侧窦,其中有3例该段有50%左右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安全和有效的确诊方法,并可对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对2 356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 356例冠状动脉CTA中,检查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1例,检出率为1.31%,其中冠状动脉开口水平变异9例,两支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5例,两支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8例,前降支起源于右窦1例,左回旋支起源于右窦2例,前降支及回旋支独立开口于左冠状窦2例,单一冠脉2例(均为单一右冠),左回旋支闭锁2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是一种良好的无创性的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94-79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AO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AOCA患者(2016年5月~2019年5月)临床资料,均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由2位以上经验丰富医学影像科医师通过双盲法评估图像,意见不同时汇报上级医师,确保诊断结果准确。结果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34例AOCA患者表现为异常开口于主动脉窦外者9例(26.47%)、多个开口者6例(17.65%)、单一冠状动脉者3例(8.82%)、异常开口于不适宜冠状窦者16例(47.06%)。结论冠状动脉CTA应用于AOCA患者,可清晰观察其冠状动脉起源、形态、走向及侧支血管,了解患者病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资料,观察有无冠状动脉瘘及其起源及行径。结果16683例冠状动脉CTA的患者中共检测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4例,检出率为0.20%,其中右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9例(26.47%),左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11例(32.35%),两侧冠状动脉分支共同瘘入肺动脉14例(41.18%)。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起源及行径,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ˉ肺动脉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CAF)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AF患者的CT资料,所有图像均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进行图像重组,观察瘘的起源、走行及引流位置。结果:全组病例CAF的起源、走行、引流位置均清晰显示。单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6例(37.5%),左冠状动脉4例(25%),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者6例(37.5%)。引流至左心系统者6例(37.5%),引流至右心系统者3例(18.75%),引流至肺动脉者7例(43.75%),瘘管呈管状的6例,蚯蚓状的4例,丛状的6例。164排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准确、直观的显示CAF的情况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人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表现特征,并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CTA对成人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瘘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最终经手术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以手术结果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最终确诊冠状动脉瘘患者23例,非冠状动脉瘘患者7例。分析2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CTA表现特征,并对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效能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2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准确诊断20例,漏诊3例,其中2例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冠状动脉CTA准确诊断22例,漏诊1例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以手术结果或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6.96%、71.43%、90.90%、62.50%、83.33%;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65%、85.71%、95.65%、85.71%、93.33%。超声心动图与CTA这2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分别与"金标准"比较,一致性均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57、0.911(P均<0.001)。 结论冠状动脉CTA和超声心动图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对冠状动脉瘘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为冠状动脉瘘的诊断提供有效和可靠的信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Gemston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的CT冠状动脉成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可见冠状动脉分支参与连接,病灶均在肺动脉表面形成迂曲、显著强化的血管网,其中10例形成较为明显的小动脉瘤,13例肺动脉主干内可见对比剂喷射征或浓染征。结论:CTA方便、快捷、微创,可以作为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志CDFI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超声CDFI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了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超声CDFI的特征。结果 (1)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2)室间隔及其他部位侧支血流丰富。(3)左冠状窦内无左冠状动脉起源。(4)肺动脉增宽。结论 超声CDFI可以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它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冠状动脉开口的解剖形态。方法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95例成年患者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开口等解剖结构的三维容积超声声像图。应用Philips QLab 3DQ测量技术,建立坐标系,确定3个相互垂直的平面:(1)以经过3个冠状动脉窦底的平面为横断面;(2)以垂直于主动脉窦管联合线平面为矢状面;(3)与横断面、矢状面相互垂直的平面为冠状面。测量参数包括:(1)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长、宽、面积、开口平面高度;(2)冠状动脉流出道与主动脉根部在矢状面的夹角;(3)冠状动脉开口平面与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窦的空间分布位置。结果左冠状动脉开口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较规则,而右冠状动脉开口形态多样化,呈泪滴状、椭圆状等。右冠状动脉开口钙化(81/95,85.26%)较左冠状动脉开口钙化(56/95,58.95%)常见。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宽、面积及开口平面高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85、3.86、-4.49,P均<0.01)。左冠状动脉开口多位于窦内(76/95,80.00%),以窦内的中上1/3为主(69/95,72.63%);右冠状动脉开口多位于窦外(53/95,55.79%)。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于左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1,P<0.01)。结论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图像能够建立三维定量评价模型,可定量评价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开口等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显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1日-2006年5月1日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的CTA结果,共2274人,其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者共24例,发生率为1.06%。其中男22例,女2例,年龄36~79岁,平均52.8岁。对患者图像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现(VR)法重建图像。结果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窦6例,开口高位5例;左主干开口高位4例,开口于左冠窦后缘2例;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5例;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窦1例;左右冠状动脉共干1例。所有图像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异常血管的起始和行程。结论64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及行程异常,可为心血管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壁冠状动脉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49例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冠状动脉曲面重建并进行分析,观察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结果49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有21例存在壁冠状动脉,其中发生于前降支及其分支患者13例,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患者3例,剩余5例患者为多支病变。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率较高,对心肌桥的长度、厚度检出率较高,具有无创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16层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示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39例患者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者31例,PTCA术后8例)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16层CT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显示情况。以管腔直径减小>50%为标准,判定冠状动脉狭窄。分析1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及对病变性质的显示情况。结果:16层CT对冠状动脉的总体显示率为94.8%(333/351)。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总体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94.7%,符合率为86.0%。16层CT显示钙化及非钙化斑块混合存在致血管狭窄21处,高估3处;中间密度斑块致狭窄8处,高估3处;软斑块3处,无显著狭窄。16层CT能清晰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远端血流,1例再狭窄,1例闭塞,余通畅,其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致。另外,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2例,前降支冠状动脉瘤1例,室壁瘤1例,房间隔缺损1例。结论: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全面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同期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经皮冠脉造影的112位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常规冠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按常规冠脉造影计算,112例患者共发现374处病变用于评价,MSCT造影检测冠脉病变总的准确性为90.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4.3%和5.1%;其中MSCT检测为假阴性均发生在左回旋支和右冠远段,假阳性均为冠状动脉伴有钙化。结论:64排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血管解剖和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影响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价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部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冠状、矢状MPR、曲面重建(CPR)以及VR、MIP重建。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桥血管狭窄进行诊断,并评价其狭窄程度。8例CT诊断桥血管重度狭窄(管腔狭窄>75%)或闭塞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1例患者均可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并能清晰地显示其斑块和管腔的狭窄。21例患者经螺旋CT心、胸部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晰显示52条桥血管,其中13条桥血管出现再狭窄(10条为大隐静脉桥血管,3条为乳内动脉桥血管),狭窄部位均位于桥血管吻合口处;重度狭窄7条,闭塞1条,此8条桥血管均与选择性血管的结果相吻合,CT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重度狭窄的准确性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心、胸血管造影检查不但能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而且能清晰地显示原始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与桥血管的吻合口,是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瘘(CAF)的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 分析45例接受DSCT (31例)及256 iCT(14例)成像CAF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45例CAF患者的CTC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要,平均有效剂量为(12.92±3.73)mSv。CAF起自左冠状动脉23例、右冠状动脉13例、起自两者7例,起自右冠状动脉及支气管动脉1例,起自右冠状动脉及头臂干1例。CAF单一瘘管33例,多发瘘管12例。瘘入右心系统共40例,其中瘘入肺动脉31例、冠状窦4例、右心房3例、右心室1例、上腔静脉1例;瘘入左心系统5例,其中瘘入左心房2例、左心室2例、肺静脉1例。瘘血管可有纡曲、血管丛样、扩张或动脉瘤形成等表现。结论 CTCA检查可无创、准确地显示CAF的部位、走行及并发畸形,可作为临床诊断CAF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0例,采用双盲法由2名高年资医生参照冠状动脉标准分段法(ACC1999)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评价,以"优"、"良"、"差"三个级别评价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对两组评价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干预组图像质量优72例,良15例,差3例,常规组优48例,良12例,差30例,心理干预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改善冠脉图像质量,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SCTCA的完整资料,其中48例与近期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对64层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了分级评估。结果:562例患者中有48例经CCA证实,48例720个节段中有687个节段可做定量评价,SCTCA发现98个节段有狭窄,CCA发现92个节段有狭窄,SCTCA诊断狭窄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8.1%,阳性预测值为88.7%,阴性预测值为99.2%。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3D 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true-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像,获得左、右冠状动脉图像,分析畸形冠状动脉近段与冠状动脉窦(Valsalva窦)、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关系.结果 6例MRCA均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畸形血管近段均走行于主动脉根部与右心室流出道之间.结论屏气法3D MRCA可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显示畸形冠状动脉近段的走行路经,是一种可行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