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包头市蒙、汉族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19名在校中学生(其中蒙族学生424名,汉族学生795名)进行调查。结果:蒙族中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汉族中学生除人际敏感和抑郁两因子外.强迫症状因子明显低于国内常摸(P<0.01),其余各因子及总分亦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蒙族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汉族女生(P<0.01).而男生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在蒙汉族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蒙族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较汉族中学生为重,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蒙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29名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医学生(其中维吾尔族273名,哈萨克族51名,柯尔克孜族5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族别及不同生源地医学生 SCL-90各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医学生 SCL-90因子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因素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生和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因子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医学生在人际敏感、偏执、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来自城市的少数民族医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吾尔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少数民族医学生相比存在差距,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四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对 2 4 6名四年级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四年级医学生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 ,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因子分外 ,均高于常模 ,各单项因子分≥ 3的检出率累计为 16 .8% ;医学生的EPQ除男生的N(神经质 )分与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男、女生的P(精神质 )分和L(掩饰 )分均显著低于常模 (P <0 .0 1) ,E(内外向 )分均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女生的N分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EPQ的各因子分除SCL 1(躯体化 ) ,3(人际关系 ) ,4 (抑郁 ) ,7(恐怖 ) ,9(精神病性 ) ,10 (其他 )与EPQ的L分外呈显著相关。结论 四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 ,其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04例海洛因依赖者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红  何纯正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3):148-148,152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104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并与常模比较。结果:海洛因成瘾者戒断前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戒断后除人际关系敏感、敌意、偏执因子外的多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摸(P<0.01或P<0.05),戒断前后比较除恐惧、精神病因子外的其他各因子分均板显著性的下降(P<0.01)。结论:脱毒治疗可缓解海洛因依赖者存在的躯体及精神症状,适当的心理护疗可提高戒断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医科大学七年制硕士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七年制医学生硕士阶段36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七年制医学生本科阶段、统招硕士SCL-90因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9.17%的七年制医学生硕士阶段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本硕硕士阶段在人际敏感方面均高于统招硕士和本硕本科阶段。3.女性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4个因子上与男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学校、社会、家庭应采取广泛措施,完善健全心理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北4省区士兵心理卫生状况,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驻陕、甘、宁、青4省区880名陆军士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正常人常模、中国军人常模、中国新兵常模进行对比。结果西北4省区士兵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4项因子分级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全国18~29岁组常模(P<0·05);除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7个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男组常模及全国男组常模(P<0·01);除敌对和躯体化之外,其余7个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全军男组常模(P<0·05);躯体化、敌对因子分高于中国新兵常模,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5个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新兵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西北4省区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上世纪末全军调查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行为和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主观躯体不适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及体验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军校医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等测量工具对军校医学生进行『青绪稳定性调查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的关系。【结果】EPQ量表统计结果显示,N量表分数为10.56±4.70;E量表分数为10.66±5.40;P量表分数为4.77±2.76。N量表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E量表除与SCL-90恐怖因子无关外,与其余因子呈负相关(P〈0.01);P量表除与SCL-90恐怖因子无关外,与其余因子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军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提高医学生情绪稳定性,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用90项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工具对本院130名四年级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①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常模(t=4.31,P<0.001);②性别上无差别;③外地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上海学生,有明显差异;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成绩经卡方分析无差异。结论在医学生中建立心理档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医学院2001~2005级学生7321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测试9个因子分中至少有1项SCL-90因子分≥1.8分的7321名学生中占22.2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同的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9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高于国内成人及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卫生问题阳性检出率与国内外大学生的一致,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国内青年及成人,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应关注医学生的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不同性别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同医专846名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测试。结果:(1)医专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及敌对因子≥3分占5%及以上。(2)女生组的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组,而男生组的敌对因子分高于女生组(P<0.01或P<0.05)。结论:应加强对医专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并对不同性别学生区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驻西南某部战士近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1)对驻西南某部战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将结果与中国18—29岁常模和军男组常模进行比较;(2)将战士按军龄分为5组,比较各组战士间心理健康状况:(3)将新兵组和陆军新兵常模,一级士官组和军男组常模比较。结果(1)战士除躯体化外,其余所有因子均低于军男组常模(P〈0.01);与全国18—29岁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3项因子偏高(P〈0.05),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4项因子偏低(P〈0.05)。(2)各组战士间心理健康存在差别,其中新兵健康水平最高,一级士官最低。(3)新兵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和恐怖因子与陆军新兵常模无明显差异.余因子均显著低于陆军新兵常模组(P〈0.05)。(4)与军男组常模比较,一级士官组躯体化偏高(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偏低(P〈0.01)。结论驻西南某部战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一级士官心理健康状况仍不理想,需引起部队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9名高职高专医学生进行测量,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民族进行比较。结果(1)高职高专医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SCL-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敌对P<0.05有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均高于全国常模。(2)男女生除躯体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3)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精神病性5项P<0.05有显著性差异。汉族学生分值较高。(4)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敌对、睡眠及饮食、恐怖、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结论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积极防范,及早发现,及时疏导。  相似文献   

13.
100例青春期妊娠产科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长友  左绪磊 《上海医学》2006,29(6):379-380
目的探讨青春期妊娠分娩产科结局的特点。方法对1990年至2002年在本院分娩的100例青春期妊娠与同期20078例成人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青春期妊娠所占分娩比例逐年上升;青春期组顺产率、早产发生率和急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值分别<0.001、0.001、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青春期组子癎和子癎前期重度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01),两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期妊娠分娩比例逐年上升;与成人产妇比较,青春期产妇更易顺产、早产和急产,且更易发生子癎和子癎前期重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在校329名少数民族医学生,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结果少数民族男、女生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其他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维吾尔医学专业学生 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心理疾患,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军医大学科技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医大学320名科技人员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并按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等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六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均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组(P<0.05);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和总均分非常显著地低于军人常模(P<0.01);②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心理卫生水平在年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分呈现20岁组和40岁组(P<0.01)、30岁组和40岁组(P<0.05)有显著差异,职称上躯体化因子分呈现初级组和高级组有显著差异(P<0.01)外,未表现出明显的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和职称特征。结论 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军医大学科技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工作压力大、科技竞争激烈、家庭负担重等。  相似文献   

16.
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军医大学科技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医大学320名科技人员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并按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等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六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均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组(P<0.05);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和总均分非常显著地低于军人常模(P<0.01);②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心理卫生水平在年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分呈现20岁组和40岁组(P<0.01)、30岁组和40岁组(P<0.05)有显著差异,职称上躯体化因子分呈现初级组和高级组有显著差异(P<0.01)外,未表现出明显的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和职称特征。结论 军医大学科技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军医大学科技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工作压力大、科技竞争激烈、家庭负担重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3127名学生为被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高职高专医学生SCL-90评定结果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都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国内某综合大学生比较,除“恐怖”因子分差异不显著外,其余8个因子分的均值都明显低于综合大学学生。结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正常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高于综合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对50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检查,并以5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乳腺癌组SCL-90总分和6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之E因子分低于对照组,N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和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该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症状的特点。方法使用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对64例抑郁症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7例健康人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内向性激惹因子[(5.09±2.88)分]、外向性激惹因子[(4.23±2.80)分]、抑郁因子[(8.78±3.56)分]及焦虑因子[(8.45±2.96)分]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组除抑郁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内向性激惹因子、抑郁因子及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激惹症状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杜飞燕  罗婷 《广西医学》2007,29(6):870-871
目的 调查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50人妇产科护士和50人内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妇产科护士SCL-90各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内科护士和中国常模,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科护士除了抑郁、焦虑两个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以外(P<0.05),其余SCL-90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既比内科护士严重,又比一般人群更加突出;内科护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妇产科护士的职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消除职业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