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10~11岁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 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2名行为问题儿童和50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 行为问题组内外向(E)分低于对照组[(42.62±13.08)分vs(48.90±13.41)分,P<0.01]、稳定性(N)分高于对照组[(54.15±9.87)分vs(47.20±9.04)分,P<0.01].行为问题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FF1、MF1)分低于对照组,父母的惩罚严厉(FF2、MF4)、拒绝否认(FF5、MF3)、父母的干涉保护(FF3、FF6、MF2)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t=2.976~3.936,P<0.01).父母的偏爱因子(FF4、MF5)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儿童的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及行为问题总分呈现负相关(FF1与社交退缩除外)(r=-0.181~0.360),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FF3、FF6、MF2)、拒绝否认(FF5、MF3)、惩罚严厉(FF2、MF4)与儿童的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及行为问题总分均呈正相关(FF2与抑郁、MF2与社交退缩除外)(r=0.172~0.350),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儿童的体诉呈正相关(r=0.190~0.247)(P<0.05、0.0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呈现负相关、与儿童的内外向呈现正相关(P<0.01).结论 10~11岁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存在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某些不恰当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筛查10~11岁有行为问题的儿童82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无行为问题儿童50名作为正常组。对干预组儿童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社会技能训练,结合父母心理干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干预前后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干预后除多动因子外干预组CBCL总分及其余因子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30.78±9.75)分vs(26.70±7.89)分、(3.59±2.11)分vs(3.74±2.50)分、(2.37±2.40)分vs(2.00±1.83)分、(2.22±1.65)分vs(2.74±2.00)分、(6.54±3.51)分vs(6.46±3.45)分、(1.73±1.34)分vs(1.66±1.72)分,P>0.05)];而对照组和与正常组比较只有体诉和违纪因子无显著差异。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对照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干预组EMBU部分因子分值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采用儿童与父母相结合的集体心理干预对儿童行为问题效果较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筛查10~11岁有行为问题的儿童82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无行为问题儿童50名作为正常组.对干预组儿童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社会技能训练,结合父母心理干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干预前后评价. 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干预后除多动因子外干预组CBCL总分及其余因子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30.78±9.75)分vs(26.70±7.89)分、(3.59±2.11)分vs(3.74±2.50)分、(2.37±2.40)分vs(2.00±1.83)分、(2.22±1.65)分vs(2.74±2.00)分、(6.54±3.51)分vs(6.46±3.45)分、(1.73±1.34)分vs(1.66±1.72)分,P>0.05)];而对照组和与正常组比较只有体诉和违纪因子无显著差异.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对照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干预组EMBU部分因子分值显著改善(P<0.05,0.01). 结论 采用儿童与父母相结合的集体心理干预对儿童行为问题效果较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462名4~5岁儿童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问题组儿童的父亲的情感温暖分数低于正常组(t=2.385,P<0.05),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分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1.903、2.075,P<0.05);问题组儿童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分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2.483~3.391,P<0.05、0.01).父母亲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多种行为问题呈负相关,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则与许多行为问题呈正相关.结论 父母亲的养育方式与儿童多种行为问题的发生相关, 父母应采取良好的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马本宽  李苏新  刘庆善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01-2002,2048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00名儿童的行为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①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3%,男生(13.3%)高于女生(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P>0.05);②行为问题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明显非行为问题儿童,而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和保护以及拒绝与否认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r=0.386~0.413,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能有效降低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儿童行为量表中男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道德宗教观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2,r=-0.224,P〈0.05),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M1)、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F5)呈显著正相关(r=0.228,r=0.219,P〈0.05);女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6,r=-0.212,r=-0.216,P〈0.01或P〈0.05),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良好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及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个性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个性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袁(SCL-90)评定518例高一学生,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作多因素分析。结果:父母的温暖理解与EPQ的内外向因子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EPQ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因子负相关;SCL-90高分组学生的父母更倾向于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负性情感。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过多使用负性情感易使子女出现心身症状及不良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夫妻暴力中男性施暴者躯体虐待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低的教育水平和较多的嗜烟者;父亲养育方式的惩罚、严厉(FE2),过分干涉(FE3),拒绝、否认(FE5)和过度保护(FE6)4个因子[分别为(17.60±4.85)分,(21.42±5.50)分,(8.43±2.74)分,(11.19±3.34)分]与对照组[(分别为(15.43±5.73)分,(19.48±5.54)分,(7.24±2.89)分,(9.90±3.16)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是受试者的教育程度和其父亲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结论 夫妻暴力中男性施暴者躯体虐待行为与其教育程度和父亲不适当的养育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统一指导语下,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910名(男生577名,女生333名)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AS 8.1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男大学生的成熟型应付方式因子均分(24.68±3.30)和女大学生(25.02±3.12)无显著差异,而女生的不成熟型和混合型的因子均分分别为49.55±5.22和17.48±1.80,明显高于男生得分的48.78±6.05和16.96±2.18(P<0.05);大学生EMBU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与中文修订版组相比,除FF1、FF4、MF4、MF5外,其余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大学生组中FF2、FF5、MF3高于修订中文版组,而FF3、FF6、MF1、MF2低于修订中文版组。男女大学生组比较,女生的FF1高于男生,而FF2、FF5、FF6、MF3、MF4因子均是男生高于女生(P<0.05或<0.01)。大学生的成熟型应付方式与FF1、FF3、FF6、MF1、MF2呈负相关(P<0.05)。不成熟型与FF2、FF4、FF5以及MF2、MF3、MF4、MF5有关,混合型与FF2、FF5、FF6以及MF2、MF3、MF4有关(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存在性别上差异,父母养育方式可影响大学生应付方式,这些在大学生教育中都应当被考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家宏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03-605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和卡特尔 16PF人格测验对 5 90名大学生施以团体测验。 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中的部分因子与 16PF人格测验中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 ,且有性别上的差异。 结论 :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 (第 4版 ) (PDQ 4)、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以及自制调查表与问卷 ,对山东省部分医院的住院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独生子女分别进行测评 ,其中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知力恢复以后测评。结果患病独生子女的人格障碍阳性率 (2 7.6% )明显高于正常独生子女 (4 .3 % )。相关分析显示 ,人格障碍得分与父、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正相关 (r =0 .2 5 1~ 0 .5 2 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家庭关系、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母个性、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患病独生子女人格的形成。结论人格障碍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共病现象 ,人格障碍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理心理基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可造成子女的人格偏离乃至人格障碍 ,从而增加子女罹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及大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医学院校大学生 529名,用防御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成熟防御机制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成正相关(r=0. 192,P<0. 01,r=0. 168,P<0. 01);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r=0. 249,P<0. 01,r=0. 117,P<0. 01),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r=-0. 189,P<0. 01)。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可影响到孩子防御机制的形成,医学生防御方式以成熟型防御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某市综合性大学13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然后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Analysis of Moment Structures) 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对内外倾维度有直接(正向)影响(β=0.261,P <0.05)、对病态人格有直接(负向)影响(β=-0.295,P <0.05);父母不良养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父母偏爱被试对病态人格有直接(正向)影响(分别β=0.456, β=0.132,P <0.05);内外倾维度对生存质量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00,P <0.05);病态人格对生存质量有直接(负向)影响(β=-0.617,P <0.05);父母情感温暖通过内外倾途径和病态人格途径间接影响生存质量(β=0.260,P <0.05);父母不良养育方式、父母偏爱被试可通过病态人格途径间接影响生存质量(分别β=-0.281,β=-0.081,均P <0.05).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生存质量可能有间接影响;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生存质量可能有直接影响,人格特征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生存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 ,对抽到的 14 2 1名中学生使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EMBU )进行评估。结果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体验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 ,较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来自父亲的拒绝、否认 (P <0 .0 5或P <0 .0 1) ;学习成绩差的被试较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 ,而较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 (P <0 .0 1) ;吸烟和饮酒的中学生更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 ,更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 (P <0 .0 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影响较大 ,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吸烟、饮酒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抑郁障碍和人格障碍共病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与轴Ⅱ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DSM-IV定式临床会谈量表(SCID-Ⅱ)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02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例正常人群对照。结果抑郁障碍与回避型、强迫型以及消极型人格障碍共病率分别为32.3%、29.4%、22.5%。抑郁障碍患者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别为45.43±8.34、46.92±10.21、17.98±5.64、13.93±4.81、10.53±3.72、13.98±4.18,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抑郁障碍与回避型、强迫型以及消极型人格障碍关系密切,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与抑郁障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品行障碍患儿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估青少年品行障碍42例,并与50例正常学生对照,检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应付方式方面,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评分为0.53±0.16,显著低于对照组,自责、求助、幻想、退避的因子分分别为0.54±0.19、0.46±0.17、0.56±0.21、0.60±0.22,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家庭养育方式方面,FF1、MF1因子分分别为41.98±6.32、45.93±10.18,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各项因子分除FF4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性结果显示,解决问题-求助与FF1、MF1正相关,与其他各项因子负相关;自责-退避与FF1、MF1负相关,与其他各因子负相关。结论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的应付方式不良,与父母养育方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