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许波  张爱娜  刘增强 《中外医疗》2009,28(28):149-149
目的探讨彩色多善勒对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方法以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股动脉穿刺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个别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为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股动脉穿刺术无论是医学生,还是临床工作中的医生、护士都应该掌握。本文所介绍的股动脉穿刺术标本制作可清楚显示皮肤表面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进针时所穿过的层次。医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掌握股动脉穿刺术,给医学教学提供形象的教学标本;该标本对临床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可提高股动脉穿刺率,避免误穿,从而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测量42例Se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术中,股动脉定位及相关诸动脉分支的解剖学X线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预防股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方法 对股动脉穿刺采血患者实行正确有效的按压.结果 通过对临床200例股动脉穿刺患者的调查统计,其中180例(90%)使用大棉签按压股动脉穿刺处,既方便、省力,受力更准确均匀,又能有效预防穿刺后血肿的发生;20例(10%)使用传统方式按压,既费力,程序相对复杂化.结论 大棉签按压可有效预防股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量42例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术中,股动脉定位及相关诸动脉分支的解剖学X线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是此法需要24h卧床并采取被迫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1-3]。而桡动脉由于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近年来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两种路径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是此法需要24h卧床并采取被迫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而桡动脉由于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近年来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术后长时问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7月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4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的时间。方法:经过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通过专门的评价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完成12篇RCT文章的分析。结论: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6~8 h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的时间。方法:经过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通过专门的评价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完成12篇 RCT 文章的分析。结论: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6~8 h 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有所增加。1991年,Fellmeth等首次报道了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加压治疗经皮股动脉穿刺下形成的假性动脉瘤。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成功的对13例股动脉穿刺术后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压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穿刺术是急诊学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各种介入治疗的基础,从事介入治疗的医师,通常最先掌握的技术就是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术,穿刺技术一般采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法.  相似文献   

12.
刘德林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80-81,F000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股动脉穿刺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股动脉穿刺术后出现腹股沟区肿块的疑似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超常规检查,对彩超检查阴性者,进一步作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28例患者腹股沟区穿刺部位彩超检查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可见异常通道(瘘道)。其中22例彩超可明显诊断为假性动脉瘤;6例彩超检查瘘道内无明显血流,进一步作超声造影检查,4例见瘘道及肿块内出现对比剂,另2例瘘道及肿块内未见明显对比剂。结论彩超对多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作出明确诊断,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而对于彩超不能检测出者,可通过超声造影发现。  相似文献   

13.
患者行脾栓塞介入诊疗时经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侧肢体需制动,可引起肢体及腰背部不适。现使用的新型股动脉压迫的一次性耗材价格高,不易固定,易导致皮下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科自制经济环保型股动脉压迫带,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应用于58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股动脉穿刺术后三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股动脉穿刺术后三种止血的方法进行效果比较,探讨怎样减少外周血管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156例股动脉穿刺术后病例的资料,其中,48例采用Angiolink^TM血管缝合器止血,50例采用普通绷带止血,58例采用Coban^TM自粘式绷带止血。对三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ngiolink^TM血管缝合器止血组,外周血管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低于采用Coban^TM自粘式绷带止血组(2.1%vs9.0%,P〈0.05)和普通绷带止血组(2.1%vs24%,P〈0.01)。Coban^TM自粘式绷带止血组比普通绷带止血组明显降低,外周围血管出血并发症率(9.0%vs24%,P〈0.05)。结:Angiolink^TM血管缝合器用于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能明显的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对那些无力支付昂贵血管缝合器的患者,选用Coban^TM自粘式绷带止血,也是一个好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入诊疗学以微创、直观、疗效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改良股动脉穿刺术是周围血管介入诊疗中最常用、最重要的的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18G单壁钢针和20G套管针.18G单壁钢针穿刺手感好,但创伤大,反复穿刺易造成股动脉损伤及皮下渗血,术后卧床24 h,时间相对长.  相似文献   

16.
动脉穿刺致假性动脉瘤原因及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海  张希全 《当代医学》2010,16(17):271-272
目的探讨动脉直接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本院介入诊疗中心2009年10月~2010年5月525例直接穿刺动脉导致的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治疗情况。结果 4例均治愈,其中3例徒手压迫,1例行外科修补。结论股动脉直接穿刺术后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上可以采用直接压迫、外科修补、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彩超引导下压迫修复的疗效。方法对22例经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博动性肿块和(或)听诊有血管杂音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彩超引导下压迫假性动脉瘤与股动脉相通处,直至血流及频谱信号消失。治疗后经彩超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2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全部检出,与临床符合率100%(22/22):彩超引导下2l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压迫治愈、1例压迫后因未修复而行彩超引导下假腔内注射凝血酶后治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彩超引导下压迫修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比较五指山小型猪在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前行股动脉穿刺所使用的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所花费时间,为动物实验时行股动脉穿刺提供依据。方法 拟行股动脉穿刺的五指山小型猪16头随机分为两组即切开直视穿刺组(n=8)和超声引导穿刺组(n=8),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穿刺所花费时间。结果 切开直视穿刺组的成功率及感染发生率均无差异,但出血发生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且花费时间也明显少于后者(P<0.05)。结论 切开直视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花费时间相对较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春雨 《西部医学》2010,22(5):865-865
血气分析是重症监护室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在选择动脉采血时,因股动脉直径粗(约1cm),位置表浅,搏动明显,穿刺时患者相对痛苦小,特别是在生命体征不稳定、循环差、血压低、脉搏细弱等情况下多选择经股动脉采血。穿刺术后局部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形成原因就是拔针后按压不当所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棉签头端压迫止血,因其压迫面积小、  相似文献   

20.
<正> 诊断性穿刺技术包括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诊断性胸腔穿刺术(含心包穿刺术)、诊断性关节穿刺术以及妇产科阴道后穹窿穿刺术等,在急症诊断中应用最广的是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自1880年 Miculicz 首次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术(Dpp)以来,已被公认为急腹症时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1964年 Root 首先将诊断性腹腔灌洗术(D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