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产后出血的抢救1·1迅速输液、输血最好输全血,必要时可作静脉切开,快速加压输血。如果来不及配血,可先输代血浆、林格氏液等,维持血液渗透压,增加血容量。1.2当快速输血时,大量村檬酸钠进入血循环,可产生毛细血管的收缩,尤其当构檬酸钠浓度较高时,它随血流经过冠状动脉,直接作用于心肌,抑制心脏功能,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Inl,钙离子可以防止相檬酸钠中毒。1.3快速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如子宫收缩乏力,应设法使子宫收缩;有胎盘滞留或残留着,则迅速取出胎盘,如果产道损伤,立即缝合;经上述抢救措施流血仍不止者…  相似文献   

2.
梁美娥 《海南医学》1994,5(3):187-188
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常见的病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产后出血以及输卵管妊娠破裂所致的腹腔内出血等。在对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中,护理工作至为重要,恰当而及时的护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措施;反之,在护理上的疏忽与延误,足以招致病人的死亡。下面叙述笔者的护理体会。1.做好救急准备一旦发现病人有失血性休克征象,立即做好以下几项救急的准备工作:1.1迅速进行静脉穿刺。穿刺困难时即急请医生进行静脉切开,予以输液,可毋需等待医嘱先给予输注平衡盐液或生理盐水,并把已建立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建立2条至3条…  相似文献   

3.
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产后卫~2周,也可迟至分娩后6~8周。常常表现为一次性大出血或持续间断的少量的阴道出血。1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和胎膜残留及官腔感染,胎盘原附着部复旧不全。创宫产后子宫切Q感染、不愈合导致晚期产后大出血、产道血肿、宫颈裂伤、宫内膜炎、了宫粘膜下肌瘤、绒癌、宫颈癌。1.l胎盘残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IO天左右,残留的胎盘组织发生老化,机代表面积聚着凝血块,不断析出纤维蛋白沉着,形成胎盘息肉,坏死脱落时暴露基底部血管,引起大量出血。1.2宫腔原胎盘附着部发生感染,影响修复,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断脐配合有控性牵拉脐带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经阴道分娩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晚断脐配合有控性牵拉脐带管理第三产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断脐并等待胎盘自然剥离。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产妇静脉点滴0.9%氯化钠500ml~+缩宫素20IU以促进子宫收缩。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限、产后2小时出血量以及胎盘滞留率。结果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t=-2.14,P0.05)。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54,P0.05)。而观察组的胎盘滞留少于对照组(χ~2=5.28,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采用晚断脐配合有控性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可以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胎盘滞留,可以有效管理第三产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方法:产后胎盘滞留时间短的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如用手剥离过程中发现宫壁与胎盘之间没有分界线,可能有胎盘植入,需停止剥离,根据情况傈守治疗或行子宫切除术。若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长,有明显感染,再行清宫术。结果:47例胎盘滞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落实好避孕措施,减少流产次数;提高引产、流产技术操作水平;正确处理第3产程等可有效预防胎盘滞留的发生。对胎盘滞留者,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6.
刘元兰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58+160-158,160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妇产后出血的预防的措施与急救的处理。方法对6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与监测,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果在3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产道裂伤者7例,占21.8%;胎盘滞留者4例,占12.5%;宫缩乏力者21例,占65.6%。此外,在产后出血者中,有流产史者22例,占68.8%。结论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预防,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提高其抢救成功的几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产妇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7.
刘惠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126-126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晚期产后出血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滞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子宫切口裂开。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以内占多数(12例,75%),部分病例(4例,25%)在3周以上。结论晚期产后出血主要病因是胎盘、蜕膜滞留,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若有缺损、滞留,应及时清除,可行宫腔探查,并给予足量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方法 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短的可以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如用手剥离过程中发现宫壁与胎盘之间没有分界线或有草根样条索状连接时,可能有胎盘植入,需停止剥离,根据情况决策保守治疗或行子宫切除术。若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长,有明显感染,再行清宫术。结果 96例产后胎盘滞留患,均痊愈出院。结论 落实好避孕措施,减少流产次数;提高引产,流产技术操作水平;正确处理第三产程等可有效预防胎盘滞留的发生。对于胎盘滞留,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对21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回顾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0.83%,胎盘滞留占21.76%,产道损伤占2.78%,凝血功能障占4.63%,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胎次、胎儿体重有关。应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做到早期预防,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静脉推注缩官素配合双合牵引胎盘对第三产程的价值。方法对188例阴道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例在第三产程中,应用脐静脉推注缩宫素加双合牵引方式,帮助胎盘娩出;对照组94例用传统方法娩出胎盘,对两组胎盘娩出时间和2h、24h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短,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出血量少,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静脉推注缩宫素配合双合牵引胎盘对于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晚期产后出血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滞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子宫切口裂开。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以内占多数(12例,75%),部分病例(4例,25%)在3周以上。结论晚期产后出血主要病因是胎盘、蜕膜滞留,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若有缺损、滞留,应及时清除,可行宫腔探查,并给予足量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晚期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固平 《西部医学》2009,21(2):275-276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晚期产后出血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滞留、子宫内膜炎、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阴道创口裂开。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以内占多数(29例,占64.2%),部分病例(16例,占35.8%)在3周以上。结论晚期产后出血主要病因是胎盘胎膜滞留,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应通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1年1月 ̄1995年12月住院产妇4590例,产后出血92例,占2.01%。其中宫缩和68例,占73.91%;胎盘滞留16例,占17.39%;软产道裂伤8例,占8.70%。92例病人经加强宫缩、清除宫腔内残留物、裂伤缝扎,出血停止。其中10例宫缩极差病人,经阴道塞卡前列甲酯(PG05)1枚,5 ̄10分钟起效。92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产后阴道塞PG05可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96例胎盘滞留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中体会到,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短的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如用手探宫腔发现宫壁与胎盘之间没有分界线或感到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有如革根样索条状连接时,应考虑到可能胎盘植入,需停止剥离,根据情况决定保守治疗或行子宫切除术.若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长,有明显感染,可先控制感染,再行清宫术.不论采取何种处理措施,都要及时纠正休克,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治疗.因此,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凡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尚未娩出者称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肉1992年元月至1994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胎盘滞留41例经积极抢救,无一例死亡,现报道如下:本组41例产后胎盘滞留.均在家分娩后引起产后大出班送来我院。41例中17岁~25岁22冽,26岁~30岁9例,31岁~40岁3例,43岁以上7例。初产妇14例,经产妇27例。其中2产12例,4产4例,5产4例,6产3例,7产以上4冽。藏族36例,汉族3冽,回族2例。本组在家产后出血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达20天,出血量最少500ml,最多2300ml。失血性休克10例,(其中《例血压0,脉搏测不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后胎盘滞留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表现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产后胎盘滞留(其中胎盘残留6例,粘连性胎盘6例,植入性胎盘16例)患者的常规超声表现及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结果 产后胎盘滞留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为快速高增强型、同步等或低增强型和无增强型。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胎盘残留、粘连性胎盘和植入性胎盘的符合率(25/28,89.29%)较常规超声(16/28,57.14%)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有助于产后胎盘滞留原因的诊断与分析,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凡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称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胎盘在宫内的情况可分为①胎盘全部剥离滞留;②胎盘嵌顿;③胎盘不全剥离;④胎盘植入;⑤胎盘部分或副叶胎盘残留。  相似文献   

18.
高学霞 《河北医学》1999,5(11):39-40
胎盘滞留是产科分娩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危害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正确处理和积极预防胎盘滞留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1 临床资料随机抽样500例正常分娩的病例进行分析,胎盘滞留52例,占正常分娩总数的10.4%,初产妇占42例,经产妇占10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80.76%、19.23%,其中有人工流产史者37例,占71.1%。在52例中,胎盘粘连36例,占69.23%,胎盘剥离后滞留4例,占7.69%,胎盘嵌顿4例,占7.69%。部分胎盘残留8例,占…  相似文献   

19.
胎盘滞留根据胎盘与子宫壁的关系分类为[1] :(一)已剥离而滞留的胎盘也称为胎盘嵌顿;(二)胎盘剥离不全;(三)胎盘粘连;(四)胎盘植入.总之,几种临床类型的胎盘滞留最终后果都是产后出血,并可能并发产褥感染. 1 发病率及其并发症的危害 胎盘滞留的发病率各家统计方式不同,报道不一.综合各家报道,在所有的分娩者中,其发病率约占1%.它的两大并发症为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一直都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其发病率[2] 占分娩总数2%-3%,而在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占78.30%,胎盘滞留占9.91%,软产道裂伤占4.72%,由此可见胎盘滞留和宫缩乏力是产科出血的前两位原因.而且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又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急重症复合伤临床表现为周身合并多处损伤或骨折。病情较严重,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只有及时抢救和护理才可挽救其生命。实践证明,护土的配合在病人的抢救和恢复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一股资料:1990~1997年我科共收治重症复合伤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岁~75岁。其中,入院时呈休克状态者40例,占50%。经过治疗,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危重期的护理:2.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可同时开放多条通路。对于循环微弱,血管充盈度差的患者及时行静脉切开,保证液体顺利输入。2.2.吸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