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DNA探针用于医学昆虫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昆虫分类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然而许多复合体的相继发现,亲缘种的存在,使得单纯的形态分类学无法对其进行鉴别。虽然有些学者已经应用遗传杂交、同工酶、多线染色体以及气相层析分析昆虫体表碳水化合物组分等方法对亲缘种进行了分类研究,但都难以对亲缘种做出可靠鉴定或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推广应用。 DNA探针以其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成为分类鉴定亲缘种的可靠方法。憎蚋是含有多个亲绿种的复合体,Post(1985,1987)等建立了可用于分类鉴定憎蚋复合体内一些亲缘种的DNA探针;Gale(1987)、Collins(1987)等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识别网比亚按蚊复合体内6个亲缘种的DNA探针,其它学者也应用DNA探针技术对大劣按蚊、白蛉等医学昆虫进行分类研究。DNA探针还可用于昆虫抗性研究工作,如Mouchès(1986)等筛选出检测致倦库蚊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DNA探针。因此,多种探针可联合应用于病原检查、媒介分类、抗性测定等研究工作。本文简要叙述了DNA探针分类鉴定医学昆虫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应用在医学昆虫分类研究中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以DNA为基础的媒介昆虫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媒介昆虫复合体由形态相同的近似种组成。以往各虫种的鉴定依据染色体核型或同工酶电泳,但因技术复杂,费用高或受虫期限制等原因而难以推广。目前,已发展了DNA杂交及PCR鉴别近似种的方法。蚊体的DNA稳定,其检测不受虫期限制,且经冰冻、干燥或酒精保存的样品亦可用于检测。  相似文献   

3.
在蚊分类研究中,长期以来大多是以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然而许多复合体的相继发现及亲缘种的存在,使得单纯的形态学方法难以对其进行鉴别。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蚊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并已开始应用于蚊分类研究,弥补了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可进行更为精确的蚊分类。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PCR为基础的DNA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并综述了其在蚊分类中实际应用的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4.
同工酶可作为连锁图的遗传标志,可用于估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报告斯氏按蚊(An.stephensi)苹果酸酶(Me.1.1.40)的遗传和连锁方式。 根据电泳迁移率,斯氏按蚊的Me有快(F)和慢(S)两种类型。单个雌蚊既可表现F或S型,又可表现FS混合型;而单个雄蚊只表现F或S型,不表现FS型,提示Me可能以性连锁方式遗传。斯氏按蚊雄蚊的性染色体为XY杂合,雌蚊为XX纯合。  相似文献   

5.
广东海南岛地区的微小按蚊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分为A型和B型,在云南芒市和遮放地区的微小按蚊也同样有这两型。为了进一步了解微小按蚊两型在遗传结构上是否有差异,我们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云南的微小按蚊A型和B型的成虫作酯酶(Est)同工酶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同工酶电泳一直是用于利什曼原虫鉴定的金标准,在地中海沿岸婴儿利什曼原虫种内有20个同工酶亚群,说明该种有高度变异性。因此,对于婴儿利什曼原虫亚种的研究,除同工酶外,还应采用其它的遗传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同工酶分析技术在锥虫、利什曼原虫、阿米巴、疟原虫以及毛滴虫等寄生原虫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大量资料表明,同工酶技术用于寄生原虫的分类学,尤其是种下分类、遗传学、流行病学以及病原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有用的研究手段。以同工酶谱的差异作为虫种分类,尤其是种下分类的依据能客观地反映出原虫各种间以及亚种或株群间的亲缘关系。同工酶谱的特性与原虫的地理分布、宿主种类以及传播周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致病性虫株与非致病性虫株之间的同工酶谱差异的研究都将为寄生原虫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措施的制订以及化疗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将同工酶分析技术与遗传学、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新技术结合必将为寄生原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由冈比亚按蚊的核糖体DNA(rDNA)顺反子克隆化的0.59Kb DNA片段作探针,鉴别冈比亚按蚊复合体中形态相同的3个亲缘种冈比亚按蚊、阿拉伯按蚊和美拉按蚊(An.melas)。从冈比亚按蚊G-3株的成蚊提取DNA,在琼脂糖凝胶板上电泳洗脱提取13~20Kb  相似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有关微小按蚊复合体的研究相继开展,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按蚊复合体研究中日渐重要,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在微小按蚊复合体近缘种鉴别研究中仍占主导地位。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广西、海南、云南微小按蚊3种同工酶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我国微小按蚊复合体同工酶谱鉴别指标。方法选择广西微小按蚊(A.m.G)、海南微小按蚊(A.m.H)和云南微小按蚊(A.m.Y)的单雌线蚊匀浆,采用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法分离,特异性底物染色,比较观察乳酸脱氢酶(LDH)、醇脱氢酶(ADH)和酯酶(EST)3种同工酶谱。结果三地微小按蚊的LDH同工酶谱相同,均具1条Rm14酶带;ADH酶谱中三地微小按蚊均显一条酶带,A.m.G与A.m.H具相同酶带Rm34,而A.m.Y则是1条Rm40酶带;EST的主带谱A.m.G与A.m.H基本相似,前者显示Rm18、35和61、后者显示Rm18、35、39和61。而A.m.Y明显不同于A.m.G和A.m.H显示Rm18、39、43、50、56和59六条主带。结论ADH和EST同工酶谱在不同种的微小按蚊中存在明显差别,可能在区别我国微小按蚊姐妹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泰国,大劣按蚊复合体由形态相同的近似种A,B,C,D和An.nemophilus组成。以往是通过染色体核型或同工酶电泳鉴定这些蚊种,但难以在野外应用。利用DNA探针鉴定近似种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同位素对人体有危害,并可污染环境。作者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DNA探针,以化学发光检测系统鉴定大劣按蚊近似种,具有敏感性高,可靠性强、快速、适于野外操作等优点。 用于鉴定大劣按蚊A,B,C和D的特异性探针分别为PMu-A40.1#5,PMu-B5,  相似文献   

12.
库态按蚊(Anopheles culicifacies)复合体由5个成员种组成,即A、B、C、D、E,在印度约70%的疟疾是由库态按蚊A、C、D和E传播,每年印度政府疟疾控制预算的60%~70%是用于该种团的防制。由于库态按蚊复合体成员种形态相似,目前尚无用于区分的稳定的鉴别特征,仅以细胞学分类,即用2号和X多线染色体倒位特征区分A,B,C,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我国微小按蚊复合体同工酶谱鉴别指标。 方法 选择广西微小按蚊 (A .m .G)、海南微小按蚊(A .m .H)和云南微小按蚊 (A .m .Y)的单雌线雌蚊匀浆 ,采用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法分离 ,特异性底物染色 ,比较观察乳酸脱氢酶 (LDH)、醇脱氢酶 (ADH)和酯酶 (EST) 3种同工酶谱。 结果 三地微小按蚊的LDH同工酶谱相同 ,均具 1条Rm14酶带 ;ADH酶谱中三地微小按蚊均显一条酶带 ,A .m .G与A .m .H具相同酶带Rm 3 4,而A .m .Y则是 1条Rm 40酶带 ;EST的主带谱A .m .G与A .m .H基本相似 ,前者显示Rm18、3 5和 61,后者显示Rm18、3 5、5 9和 61。而A .m .Y明显不同于A .m .G和A .m .H ,显示Rm18、3 9、43、5 0、5 6和 5 9六条主带。 结论 ADH和EST同工酶谱在不同种的微小按蚊中存在明显差别 ,可能在区别我国微小按蚊姐妹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点聚焦(IEF)电泳对三平正并殖吸虫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4种酶的同工酶谱进行研究,观察两者之间同工酶谱的差异程度,为三平正并殖吸虫分类学地位的确立提供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微小按蚊复合体的研究相继开发,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按蚊复合体研究中日渐重要,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在微小按蚊复合近缘种鉴别研究中仍占主导地位。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RAPD技术及其在蚊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蚊分类研究中,长期以来大多是以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然而许多复合体的相继发现及亲缘种的存在,使得单纯的形态学方法难以对其进行鉴别。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蚊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并已开始应用于蚊分类研究,弥补了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可进行更为精确的蚊分类。  相似文献   

17.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遗传关系和传疟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Est,LDH和POD3种同工酶谱,表明两蚊存在具有分类特征的酯酶带,但又是遗传系十分相近的近缘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蚊虫的分类鉴定工作主要是以蚊成虫、幼虫、卵及蛹等外部形态为依据进行的,已形成其传统分类体系。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现用形态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蚊虫复合体近缘种等鉴别的需要。近年来,遗传杂交技术、酶谱技术、化学仪器分析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6县钉螺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云南省楚雄、巍山、大理、洱源、丽江、永胜6县的钉螺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各地钉螺均显出10—11条同工酶带,其中有5条主带,4条弱带,其带形、酶带活性和迁移率各地完全一致,且重复性较好,结合各地钉螺形态一致,提示上述6地钉螺的亲缘关系密切,为今后研究云南省钉螺的分类提供了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斯氏狸殖吸虫(Pago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和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1964)成虫乳酸脱氢酶(LDH)的比较研究,为吸虫的分类及定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等电聚焦电泳,对乳酸脱氨酶同工酶进行分离,并采用底物特一性染色法进行确定电泳结果。结果两虫种成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均显示5条酶带,其中斯氏狸殖吸虫的LDH有3条优势酶带(LDD_1、LDH_2、LDH_3)而丰宫并殖吸虫的LDH仅有2条优势酶带(LDH_1、LDH_2);对各成分的等电点及相对迂移率进行计算,发现丰宫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间存在生化指标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两虫种间具有一共同性质的LDH_4。结论通过对两虫种同工酶谱的分析可知,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亲源性,但二者间又有同工酶谱的差异性,因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的分析可为并殖吸虫的分类提供生化依据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