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炽明 《广东医学》2005,26(10):1326-1326
患者,女,68岁。腹痛伴腹胀20 d, 于2004年5月19日收住院。体查:体温38.8℃,血压100/60 mmHg,腹胀,腹肌轻度紧张,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以右侧腹为甚,上腹部可触及一约10 cm ×8 cm大小包块,质韧,触痛,活动差, 边界欠清,腹水征(±),肠鸣音减弱。腹部B超示:腹腔混合性包块。全腹CT示:中下腹部巨大囊实性肿块,考虑为恶性肿瘤,可能为来自十二指肠的平滑肌肉瘤。血常规:WBC 11.8×109/L N:0.813。肿瘤两项:AFP 1.98 ng/ml, CEA 0.82 ng/ml。术前诊断腹部巨大包块,性质待定。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中下腹腔一巨大肿物,约30 cm×20 cm×15 cm,呈液性;切开引流,抽出大量混浊褐色、有臭味的液体, 约2 500 ml。在肿物缩小后探查:肿物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9岁,因腰部酸痛伴尿频反复发作5年,加重3天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痛,伴尿频、尿急,无尿痛及肉眼血尿,每当饮啤酒后,愈加明显,未系统诊治.3天前腰痛症状加重,来诊.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男性,44岁,因腹部肿物半年,腹痛不适1周入院。半年前患发现左下腹有一鸡蛋大小肿物,无疼痛不适。近7天肿物明显增大,伴腹部隐痛不适来院。病史中无消瘦,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大小便无异常。查体:神清,无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左下腹局限性隆起,肝脾未及,脐下两横指可触及12cm×10cm×7cm肿物,下界不清,肿物不规则,质中度硬,不活动,轻触痛,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4.
吴崇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94-194
患者,女,68岁,农民,反复上腹部疼痛20余年,阵发性腹痛5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天入院。20年来反复上腹部及肩背部胀痛,有时阵发性疼痛,经常反酸嗳气。抗炎、解痉、止痛、止酸等治疗后疼痛缓解。本次上腹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剧烈,进食后频繁呕吐出胃内容物(酸臭食物及黄色苦水),不伴咖啡样颜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消瘦,贫血貌,腹膨隆,见肠型,上腹及脐周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伴高调金属音。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0岁,因右腹部包块16年,增大明显伴疼痛2年,于2000年7月5日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76次/min,血压15/10 kPa,慢性病容.右上腹部有一约30 cm×30 cm包块,质地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轻度触痛.双侧肾区叩击痛阴性.  相似文献   

6.
一部分结核病患在强化抗痨过程中,结核菌被大量杀死,菌体蛋白、磷指质等可致变态反应,发生一时性x线阴影扩大,出现胸水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即类赫氏反应。本收集了我院近十年来在住院期间出现类赫氏反应病例计3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因腹痛、腹胀5天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左大腿及膝关节处疼痛为主诉入院。患者既往无腹部外伤史及腹部手术史。查体:T37.0℃,神志清,精神可,急性痛苦面容,强迫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可见有肠型,腹软,上腹部有压痛,肝脾无肿大,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12h于2002年7月7日入院。腹痛呈持续性剧烈疼痛,无放射,伴皮肤轻度黄染,无发热,恶心未呕吐。查体:体温36·0℃,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压痛明显,无明显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无包块。腹部叩呈鼓音,移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5岁,于1996年7月2日因踢伤中下腹部、疼痛,血尿6小时入院。体查;T37.3℃,P98次/分.R24次/分,BP13/7KPa,意识清楚.发育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下腹肌紧张,并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腹部穿刺阴性,经尿道插入导尿管通畅,尿液呈红色。尿查:红色混浊,蛋白质( ),红细胞( )。诊断:1、膀胱挫伤;2、腹膜后血肿。入院后,经留置导尿管.抗炎,  相似文献   

10.
1.病例 患男性,64岁,因右腹部巨大包块3个月.伴纳差、乏力,于1996年12月13日入院。3个月前患发现右上腹一拳头大包块.无疼痛、逐渐长大,纳差、乏力、消瘦,大小便正常。因色块明垃长大.腹胀.来院要求手术。查体:贪血貌,神清,巩膜不黄。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右腹部明显膨隆,无胃肠型,扪及一约22×19×10cm包块.质中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移动,压缩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琳婧  黄雯 《北京医学》2006,28(4):201-201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泻3d,肉眼血尿2d,于2005年8月15日入院.3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腹泻3~4次/d,呈黄色水样便,自服药物无明显好转.2d前出现尿色加深,呈浓茶色,曾于我院就诊,予喹诺酮类及整肠生治疗,发热及腹泻明显好转,但仍有肉眼血尿.患者既往曾有精索静脉曲张.查体:体型偏瘦,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蛋白3.0g/L,肉眼血尿,红细胞满视野,形态80%异常,20%正常.24h尿蛋白为1911mg,乙肝表面抗原(-),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均正常,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抗核抗体(ANA)、ENA多肽谱均正常,腹部B超示双肾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肾内结构清晰,走行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左肾静脉血流速Vmax=0.99m/s,宽(a)约0.29cm,左肾静脉远端宽(b)1.16cm,a/b=1:4,符合胡桃夹现象(NCP)超声改变.肾穿刺活检病理:IgA( ),IgG(-),IgM-,C3( ),Clq(-),FRA(-);光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弥漫增生,局灶节段性内皮细胞增生,见系膜区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洞及颗粒变性,肾间质及小动脉无明显病变,符合局灶增生型IgA肾病.诊断:①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型IgA肾病);②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