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清游离轻链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  林杭秋 《宁波医学》1997,9(6):256-25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初诊MM患者43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sFLC水平,以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32例MM患者采用硼替佐米为主方案进行化疗,检测化疗前后血清sFLC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诊断、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初诊MM病人,30例正常对照及30例IgG型MM病人化疗后不同疾病阶段的sFLC水平.结果 初诊MM病人的sFLC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异常(t=18.69、18.09,P<0.01).IgG型MM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链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3例MM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β2-MG和κ、λ轻链,计算κ/λ比值,同时检测血清尿素氮(UREA)和肌酐(CRE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3例MM患者中,以IgG型MM患者最多,占54.72%,其中以IgGκ型为主。各型M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κ、λ及κ/λ比值结果比较,IgGκ型κ/λ比值明显升高,而IgGλ型κ/λ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链型MM和IgG型MM的I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轻链和免疫球蛋白及κ/λ比值的测定可为MM的诊断提供较好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κ及λ轻链测定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为民  郭力 《医学争鸣》1998,19(4):418-420
目的:寻求准确,可靠的免疫球蛋白及κ和λ轻链测定方法,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分型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7.
Sui WW  Yao HJ  Wang YF  Wang L  Zhang K  Xu Y  Qiu L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4):3158-3160
目的确定中国人血清游离轻链(sFLC)的正常值,评价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诊断、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动免疫比浊法检测63例健康人sFLC水平,确定其正常参考区间。采用同样方法检测72例MM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sFLC水平,通过与传统的M蛋白检测方法的比较来评价sFLC的临床意义。结果(1)健康人sFLC-κ、sFLC-λ的95%参考区间分别为(9~29)mg/L、(15~34)mg/L,sFLC-κ/λ比值的中位值为0.59,100%参考区间为0.27~2.49。(2)初治MM患者中,κ增高的MM(κ-MM)患者的sFLC-κ、sFLC-λ的95%参考区间分别为(53~14100)mg/L、(0~97)mg/L,sFLC-κ/λ比值中位值为10.27;λ增高的MM(λ-MM)患者的sFLC-κ、sFLC-λ95%参考区间分别为(9~117)mg/L、(205~6875)mg/L,sFLCκ/λ比值中位值是0.005。MM患者sFLC-κ、sFLC-λ的95%参考区间与健康人间无交叉重叠。96.4%(26/27)初治MM患者的sFLCκ/λ比值异常。(3)健康人sFLC-κ、sFLC-λ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31、0.01),而sFLCκ/λ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861)。初治MM患者年龄与sFLC-κ、sFLC-λ浓度及sFLCκ/λ比值间均无相关性(P分别为0.287、0.408、0.471)。(4)对于初治患者,检测κ克隆时比浊法与免疫固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vs73.7%和100%vs44.4%;检测λ克隆时比浊法与IFE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vs68.8%和100%vs58.3%。对于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MM患者比浊法仍可以检测到单克隆M蛋白的存在。结论首次获得了一个中国人sFLC-κ、sFLC-λ及sFLCκ/λ的正常参考区间。自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可以提高MM患者的初诊时的阳性率和疗效判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率(sFLC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人的血清游离轻链,计算出sFLCR,并将患者分为高比率组和低比率组;分析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进而评价sFLC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作用。结果 比较高比率组与低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发现两组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和IgG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比率组患者的DS分期中Ⅱ和Ⅲ期人数更多,β2微球蛋白、sFLCR(≥100或≤0.01)和血肌酐也多于低比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显著差异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β2微球蛋白(P=0.020)和sFLCR(P=0.011)差异更明显,为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2微球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FLCR≥10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2微球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0.680),而sFLCR≤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2微球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709)。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β2微球蛋白和sFLCR诊断的准确性,β2微球蛋白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而sFL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结论 sFLCR可定量、准确诊断高比率多发性骨髓瘤,因此可作为临床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原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近年来,血清白蛋白电泳及免疫化学方法已成为确诊MM的重要手段。我们收集了38例MM患者的标本,通过免疫生化等多种检测,并结合骨髓浆细胞百分比及形态做出实验室诊断,来探讨轻链(κ,λ)定量对提高MM实验室诊断及诊断敏感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匡跃敏  周建国 《浙江医学》1999,21(9):548-54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系的恶性肿瘤,表现为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常侵犯骨骼和软组织,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异常,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进展,发现各免疫类型MM临床表现、预后不尽相同。笔者将1984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1例轻链型MM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探讨,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1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MM)和1例巨球蛋白血症(WM)血清Ig、补体C_3、溶菌酶含量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测定,观察了血清及血中单克隆Ig(M-蛋白)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MM血清功能性Ig、C_3、溶菌酶含量均明显下降;血清CI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及M-蛋白对正常人淋转均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MM血清中某些免疫成分的异常可能对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dentify ubiquitinated proteins from complex human multiple myeloma (MM) U266 cells,a malignant disorder of differentiated human B cells.Methods Employing a globally proteomic strategy combining of immunoprecipitation,LC-MS/MS and SCX-LC-MS analysis to identified ubiquitination sites,which were identified by detecting signature peptides containing a GG-tag (114.1 Da) and an LRGG-tag (383.2 Da).Results In total,52 ubiquitinated proteins containing 73 ubiquitination sites of which 14 and 59 sites...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挺  黄杰  向兵  廖小梅  李建军  贾永前  刘霆  邓承祺 《四川医学》2001,22(11):1031-103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治疗的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27.38,粒细胞缺乏组医院感染率、感染致死率明显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致病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为主。MP和MVCP方案化疗患者的感染率(20.62%和25.71%)与VAD的M2组的(69.23%和66.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粒细胞缺乏组平均感染日13.65天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8.72天(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Combination of lenalidomide with dexamethasone(LD) is of high effectiveness for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MM),resulting in an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response rate,and time to progression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M.Adverse events,especially venous thromboembolism,were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In addition, lenalidomide plus dexamethasone is a potential therapy in maintenance of myelo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含有万珂的联合方案进行化疗。按照EBMT/ABMT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接受万珂治疗的18例患者中,初治10例,复发难治8例;总有效率达83%,其中完全缓解(CR)3例,接近完全缓解(nCR)5例,部分缓解(PR)7例,死亡3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以及病毒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一般不影响治疗。结论:万珂对于初治和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起效较快,治疗反应率及完全缓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邢健  刘国强  徐敏  耿丽 《疑难病杂志》2012,11(2):115-1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测定多发性骨髓瘤30例和反应性免疫球蛋白增高症患者15例(对照组)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 MM组CD138和CD38阳性率均为100%,CD56阳性率86.67%,CD117阳性率33.33%,CD19阳性率仅3.33%;对照组CD38、CD138阳性率均为100%,CD19阳性率93.33%,CD56阳性率6.67%,CD117不表达。MM组浆细胞比例及CD138、CD56、CD117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CD19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MP-FCM同时检测细胞表面CD38、CD138、CD19、CD56、CD117等抗原表达情况,可方便区分骨髓瘤细胞与良性浆细胞,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的平片与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骨髓穿刺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34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误诊18例,除2例检查阴性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X线片上:4例骨质疏松,28例骨质破坏,其中两个部位以上同时骨质破坏18例。12例行CT检查均有骨质破坏,7例有软组织肿块。结论:MM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破坏不典型时CT优于X线平片。临床、影像学、实验室及病理相结合是提高诊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Yang GZ  Chen W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71-2674
目的 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应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的110例MM患者.年龄>65岁的患者选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PD±T)方案,或硼替佐米、马法兰、泼尼松(VMP)方案治疗;年龄≤65岁或对PD±T方案耐药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多柔比星、地塞米松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PAD±T)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10例患者中新诊断患者47例,复发/难治性患者63例.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总的有效(OR)率为76.4%(84/110),其中新诊断患者优于复发/难治性患者(83.0%比71.4%,P<0.05).硼替佐米剂量对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与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影响较大,硼替佐米1.0 mg/m2组患者CR+VGPR率明显低于硼替佐米1.3 mg/m2组(新诊断患者:53.6%比73.7%;复发/难治性患者:28.9%比40.0%,均P<0.05).根据最新国际分期系统(ISS),Ⅰ+Ⅱ期患者疗效与Ⅲ期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诊断患者OR率:83.6%比82.1%;复发/难治性患者OR率:72.2%比69.2%,均P>0.05).新诊断患者中,有13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自体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均获得VGPR以上疗效,中位随访13.0个月(4.0~20.0个月),2例患者髓外复发、治疗无效死亡,其余11例病情稳定.复发/难治性患者中,13例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再治疗,CR率为15.4%(2/13),VGPR率为23.1%(3/13),部分缓解(PR)率为23.1%(3/13),OR率为61.5%(8/1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7个月(3.0~21.0个月).6例合并髓外浆细胞瘤的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PR及以上疗效,中位DOR为4.5个月(2.0~10.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乏力、胃肠道反应、贫血等.结论 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初治或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