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顺发 《微创医学》2006,25(4):861-863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2%~16.2%[1],女性高达25%[2],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11.4%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3].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抑郁症患病率推测为7%~8%;但国内于1982年和1993年两次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多地区(中心)调查发现躁郁性精神病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76/1 000和0.83/1 000[4],后者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约高出10~20倍.而抑郁症只是作为其亚型之一,可见明显地低于西方国家,从而严重低估了该病的患病率,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抑郁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这一诊断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应用已被广泛接受。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7.8%,终生患病率与成人接近,达15%~20%。Fombonne等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有患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更小的趋势。青春期抑郁症发作病程长,复发率高达40%~70%,且常常给其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
抗抑郁药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解斌  董华军 《中国医刊》2007,42(3):58-62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和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美国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达17.1%,其中女性患病率为21.3%,男性为12.7%,妊娠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9%-16%。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统计,各种抑郁症的患病率约占全球人口的11%。据2003年国内有关资料报道,我国至少有3600万抑郁痒患者.其中仅有5%的重度患者接受了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4.
朱宏博  孙彦杰 《吉林医学》2005,26(12):1372-1373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国对该病发病率的报告约为50-70/10万/年。发展中国家约为50-100/10万/年.患病率约为5‰~8‰.我国患病率为4‰~4.8‰,因此,全国至少有500万人罹患此病。以年发病率及患病率相比,不难看出该病的慢性过程。根据近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癫痫并非必然是终身性疾病,其转归有4种可能:①预后良好:发作程度较轻,病程较短,经历一段不长时间即自愈,无需再服抗痫药而停止发展,约占30%。②预后较好:癫痫发作可用传统抗痫药完全控制。一段时间后可以停药并不再发作,约占30%。③预后未定:抗痫药可以部分控制发作。多年后其中少数病人有可能完全缓解。不再发作.约占20%。④预后差:长期慢性反复发作.对正规抗痫药物治疗无反应,可能终生患病,无缓解倾向,约占20%。最后一种即被认为顽固性(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欧美国家老年痴呆患病率为2%~18%。其中Aizheimer病约占全部痴呆的50%,脑血管痴呆约占20%,其余为混合性痴呆。在我国据部分城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痴呆患病率为0.46%~1.80%,其中Aizheimer病约占30%,脑血管痴呆约占60%,混合性痴呆约占10%。随着年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贫血是一种疾病,更是许多其他疾病的伴随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报告,全球约1/4人有贫血。一项对我国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性别、年龄居民(n=207077)贫血患病率的研究显示: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为20.1%,男性为15.8%,女性为23.3%;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为18.2%,农村贫血患病率为20.8%。贫血成为了当前最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贫血使病人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重性抑郁症的全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的时点患病人数高达3.4亿,在美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8,故抑郁症治疗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房颤(AF)的流行病学、初级保健负荷和治疗。设计:纳入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间参与苏格兰连续患病记录计划的初级保健机构,获取横断面资料。地点:55个初级保健机构(362155例患者)。参与者:3135例AF患者。结果:在苏格兰,AF的患病率在男性中为9.4/1000,女性中为7.9/1000(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85岁的个体中为71/1000)。AF患病率随着社会经济匮乏的增高而减少(最小匮乏人群为9.2/1000,最大匮乏人群为7.5/1000,趋势P=0.02)。71%的AF患者接受了心率控制治疗:28%采用β阻断剂,42%为控制心率的钙通道阻断剂,43%为地高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小儿难治性癫痫脑组织超微病理与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从容 《甘肃医药》2009,28(4):300-301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国内癫痫患病率为3.6‰~4.4‰。小儿患病率更高,约为成人的10—15倍,其中20%~30%患者虽经治疗仍反复发作,成为难治性癫痫(IE)。有资料显示,癫痫终生患病率为7.0‰,儿童时期癫痫的发生率相当于成年人时期10~15倍,75%~80%的癫痫病人起病年龄在18岁以前,其发病率在四岁内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市公安人员神经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WHO提供,1982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使用的方法。结果:中山市公安人员神经症的终生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分别为35.00%、25.00%,男性患病率(34.3%),女性患病率(40.0%);焦虑症的患病率位于首位(20.00%)。结论:中山市公安人员神经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993年全国七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15.1%) 及2000年中山市普通人群调查结果(29.7%),亦应列为心理障碍早期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快感缺乏、易怒、注意力集中困难、食欲和睡眠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除了可能导致自杀倾向外,抑郁症患者还易罹患冠心病和Ⅱ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欧洲,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疾病,年患病率约5%;在日本和美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分别达到3%和16.9%;在中国,其患病率3%~5%,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项春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80-482
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疾病,临床诊断依据为有至少两周的特有征象和症状,主要症状为情绪低沉、缺乏兴趣和精力,难以从以往享乐的活动中获取乐趣。严重者可降低生活的质量,导致社会关系的崩解、失业,诱发或加重其它精神或身体疾患。人群患病率约为3%,和年龄无关,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是6.0%~11.8%,男性是2.6%~5.5%),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可用药物和心理学疗法治愈,有20%~30%的病例对各种治疗没有反应,称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TRD)。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明确其定义,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故对此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现状调查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Li R  Lu W  Jia WP  Li YY  Shi L  Liu MX  Geng GZ  Fu H  Shi R  Shi JH  Shi HL  Zhang SN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75-1680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糖调节异常(IGR)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城、乡社区居民15-74岁者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结果 上海市居民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8.6%(1000/11589)、6.9%(802/11589)和1.0%(120/11589)(标化率为6.2%、5.1%和0.8%)。超重、肥胖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1.5%(454/3946)和16.3%(207/1273),IGT患病率为8.9%(352/3946)和12.0%(153/1273),IFG患病率为1.4%(57/3946)和2.3%(29/1273),明显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分别为5.3%(337/6364),4.6%(294/6364),0.5%(34/6364)](均P〈0.01)。中心性肥胖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6.5%(525/3173),IGT患病率为11.7%(372/3173),IFG患病率为1.6%(52/3173),明显高于无中心性肥胖人群[分别为5.6%(475/8416),5.1%(430/8416),0.8%(68/8416)](均P〈0.01)。高血压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7.4%(479/2752)、IGT患病率为11.0%(303/2752)、IFG患病率为2.0%(56/2752),明显高于无高血压人群[分别为5.9%(521/8837),5.6%(499/8837),0.7%(64/8837)](均P〈0.01)。男性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8.9%(412/4621)、6.4%(296/4621)和1.0%(47/4621),女性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8.4%(588/6968)、7.3%(506/6968)和1.0%(73/6968),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市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11.2%(730/6500)、6.4%(419/6500)和1.2%(77/6500)(标化率分别为6.5%、4.9%和0.8%),农村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5.3%(270/5089)、7.5%(383/5089)和0.8%(43/5089)(标化率分别为3.8%、5.4%和0.7%),城乡之间2型糖尿病和IGT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新诊断2型糖尿病比例为47.6%,其中农村为69.3%(187/270),明显高于城市[39.6%(289/730)](P〈0.01)。结论 上海市DM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应注重对富裕起来的农村地区居民的早期2型糖尿病筛查。  相似文献   

14.
含钙结石     
尿石症住发达国家很少见,人群患病率约1%~5%,约20%白人男性终生有患病风险。含钙结石,包括草酸钙和磷酸钙,占所有结石的73%,其中草酸钙结石在没有内科预防性治疗情况下,1年、5年和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0%、35%和50%。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与心理障碍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回顾性Znng氏自评抑郁、焦虑量表的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抑郁症患病率为36.25%(58/160),焦虑症患病率29.38%(47/160);对照组分别为3.33%、1.33%(P值均<0.001)。抑郁症与体重指数、血糖、TG及CH具有相关性(r分别等于0.62,0.59,0.44,0.46,P值均<0.01)。焦虑症与体重指数、血糖及TC也具有相关性(r分别等于0.67,0.62,0.48,P值均<0.01)。抑郁量表得分与病程有关(r=0.65,P<0.01),病程越长抑郁的程度越重、发生率越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及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且与糖尿病病程、肥胖、血糖及血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抑郁性障碍被视为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一般人群中终生患病率达10%~20%。虽然抗抑郁症药比较多,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往往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断或放弃治疗,大约2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有不良事件发生。笔者对2004年4月~2005年7月应用圣约翰草提取物(商品名:路优泰)及多塞平治疗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比二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高患病率的常见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压抑,思维迟缓和言语动作减少。抑郁症对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损害是巨大的。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关于“疾病负担”的调查研究分析,抑郁症导致的“伤残”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而居第二位,占全部疾病总负担的62%。另据较保守的估计,抑郁症在人群中的时点患病率为3%,以此推算,我国抑郁症的现患儿人数约为3600万。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严和镍等专家报告说,虽然目前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较高.但大致只有1/3病情较重的患者到专…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压力疏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孕不育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1~2年尚未受孕或未能生育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在25个国家的33个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患病率可高达30%,我国约为6%~15%。全世界患者人数约为8000万~1.1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儿童支气管哮喘(CBA)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反复发作。2000年调查我国0~14岁城市儿童的患病率为0.5%~3.4%,约有1/3~1/2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最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  相似文献   

20.
吴建芳  郑锋  杨慧 《九江医学》2006,21(3):79-8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为哮喘,为呼吸道常见病,全球哮喘患者达3亿人左右,平均患病率为0.7%~18.4%,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国大陆哮喘患病率为2.1%,病死率约36.7/10万,据全球哮喘防治组织GINA估计,我国在未来20年内可能新增2000万哮喘病人。研究哮喘病防治及发病机制已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