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5,(8):583-58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260例,均经血管彩超及64排CT血管造影(CTA)确诊。其中髂动脉病变65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202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累及膝下三分支58条患肢,膝下小腿动脉分支闭塞43条患肢,每例患者均先球囊扩张治疗,如扩张不满意或出现夹层等酌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12~72个月,分析介入治疗后的中长期疗效。结果: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有明显升高,下肢动脉闭塞相关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患者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1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内膜增生引起支架阻塞80例,非治疗部位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病变而出现下肢缺血症状30例,另外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部位血管再狭窄12例,均经再次介入治疗后缺血症状改善。另有115例多次彩超复查示管腔通畅、血流良好;3例患者于术后16个月内死于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操作创伤小,中长期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用Fogarty球囊导管对8例9条患肢进行取栓,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结果 8例患者随访6月~30月,平均13.5月。本组无死亡,1例术前足趾坏死截趾,7例8条肢体保肢成功;1例术后第1趾感觉麻木,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继发脑梗死,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所有患肢供血良好。结论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是外科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扬  马思星  袁平  冯昌宗  周石  唐家祥 《贵州医药》2002,26(10):913-9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急、危害大的周围血管外科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 ,即可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坏死 ,甚至可能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最终发生肺梗塞死亡。近年此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 2 2例 ,2例因急性肺栓塞死亡 ,其中 2 0例经介入溶栓治疗 ,血管再通率达 1 0 0 %。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2 6~67岁 ,平均 47岁。发病时间 1 0~72小时 3例 ,72小时至 2周 1 7例。左下肢 1 4例 ,右下肢 6例。患者有典型的患肢…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5月 ,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 1 资料  12例病人 ,年龄 18~ 2 5岁 ,产后 2~ 10d发病 ,其中剖宫产术后 4例 ,分娩后 8例。发病距入院治疗时间3h~ 1 5年 ,右下肢 2例 ,左下肢 10例。临床表现患肢肿胀明显 ,皮肤呈深青紫色 ,下肢及同侧腹部皮下浅静脉显露 ,患肢皮温高于对侧 ,皮肤张力大 ,凹陷性浮肿 ,压痛明显。患者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能触及。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 :髂股血栓形成。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四项均正常。近期无消化…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缺血(硬化)血管重建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彬彬 《河北医药》2003,25(4):314-314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股动脉。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次要危险因素是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紧张、家族史。下肢动脉 3个易发病部位是 :小腱胫腓动脉、股动脉及主髂动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 1982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 10 5例。男 69例 ,女 36例 ;年龄 11~ 82岁 ,平均 61岁。所有患者均有患肢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或组织破溃及坏疽。患肢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搏动均不能扪及…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累及下肢 ,动脉广泛狭窄甚至闭塞 ,导致慢性下肢缺血 ,重者常肢体坏疽被迫施行截肢而残废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病人表现为间歇跛行 ,患肢病变部位皮温较正常皮温低 ,患肢出现静息痛 ,足背动脉搏动由弱到消失 ,重者足趾及下肢出现坏疽。近 3年我院对 6例经DSA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动脉以远的动脉无流出道或流出道特别狭窄 ,无法行各种旁路血管移植术的行动脉—经后动脉转流术 ,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病人中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5 1~ 83岁 ,平均年龄6 9.4岁。出现下肢缺血…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的血浆胆碱酯酶与腺苷脱氢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极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发生在下肢时,可导致患肢缺血,严重时可导致截肢,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下肢动脉的病变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葛玮  马祖泰 《江苏医药》1996,22(8):557-557
我院自1993年至1995年上半年采用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33~75岁,平均54岁。左下肢病变4例,右下肢5例,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例,糖尿病肢体坏疸2例。9例患者入院时均伴有间歇跛行及静息痛。其中足趾坏死2例,足前掌坏死2例.小腿坏死1例。体检所有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均消失,皮肤温度明显降低,PPG测定患肢末梢动脉波形低平或消失。本组行动脉造影5例,ECT血管检查3例,结果显示:旧动脉水平以下完全闭塞1例,股深动脉水平以下狭窄…  相似文献   

9.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训平  谭光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22-1923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自体血管搭桥、人造血管搭桥以及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与单纯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的25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肢护理,观察提供有益的治疗调整信息以及注重基础疾病相关护理指导等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下肢缺血显著改善13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除采用恰当外科治疗手段治疗之外,采用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7月~1998年 7月间收治的 8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男性 5 3例 ,女性 3 4例 ,男∶女 =1 5∶1。年龄 13~ 83岁 ,平均年龄 5 4岁 ,患肢左侧 61例 ,右侧 2 0例 ,双下肢同时患病 6例 ,左∶右 =2 6∶1。治疗以采用经患肢输尿激酶溶栓为主 ( 2 0 0~ 3 0 0万U/疗程 ) ,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 ( 5 0 0ml/天 ) ,口服阿斯匹林 ,卧床、抬高患肢等。出现股青肿 2例 ,行Forgarty管取栓后缓解。出现咳血胸痛、同位素扫描示散在小范围肺栓塞 15例 ,控制病情后随即置入下腔静脉滤网。结果 :近期疗效 :全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较治疗前变细 ,周径与健侧相差小于 1cm者 5 1例 ,占 5 8% ;其中 3天内开始溶栓者可达 64% ( 9例 )。置入下腔静脉滤网者成功地预防了致命肺栓塞的出现。远期疗效 :患者均遗留程度不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是经患肢输入尿激酶溶栓 ,出现股青肿者及时手术取栓 ,有出现致命肺栓塞可能时及时置入下腔静脉滤网。  相似文献   

11.
风心病合并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引起死亡。结合我科 1999年 9月 2日收治的一例风心病合并双下肢动脉栓塞并左足干性坏死病人 ,进一步探讨下肢栓塞的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 ,42岁 ,因七小时前出现头晕 ,双下肢软瘫不能行走为主诉收入我科。查体 ,患者表情痛苦 ,呼吸平稳 ,被动体位 ,两肺呼吸音清 ,心尖部可闻及 ,Ⅳ—Ⅴ / 6级DM杂音 ,四肢肌张力减低 ,肌力双下肢Ⅱ级 ,左小腿下 2 / 3至足感觉消失 ,右小腿下 1/ 3至足…  相似文献   

12.
带蒂大网膜移植于下肢治疗血管或淋巴管功能不全性疾病,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用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患者尚无报道。临床资料本组5例系下肢深静脉梗阻,其中4例为下肢深静脉炎所致的股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梗阻,1例系因手术误扎股静脉而引起。5例中男4例,女1例。治疗前均有患肢肿粗、胀痛和走路沉重感,病史为2~3年。左下肢4例、右下肢1例。5例在治疗前均经患肢深静脉造影,都显示股静脉在膝以上部位开始狭窄,逐渐闭塞,均未见髂外静脉显影,亦未见有侧支循环形成。其中有3例又从患肢卵圆窝处股静脉穿刺造影,上段股静脉和髂外静脉显影都良好。说明股静脉病变范围在膝上至卵圆窝以下部位,由于病变范围较广泛,不易采用血管转流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共25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后,行血管腔内扩张成形和血管内支架置入。制定术前术后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5例手术患者术后穿刺点均未出现血肿,其中5例出现皮下淤血,1例患者发生急性血栓形成,经导管溶栓后再通。术后患肢皮肤温度增高,足背动脉搏动增强,患肢血液循环明显改,患足疼痛明显减轻,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作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的一种手段,具有微创及良好的安全性,其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术前术后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闭塞症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其次还可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笔者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救治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4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62例,女性2例。单侧肢体患者59例,双下肢5例,共69条患肢。其中动脉硬化闭塞52例,56条患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9条患肢;糖尿病引起的动脉闭塞4例。全组均有下肢缺血表现,主要症状有患肢间歇性跛行、怕冷、麻木、静息痛。9条患肢肢端不同程度坏死性溃疡,12条患肢股动脉搏动消失,57条患肢足背及胫后动脉消失。男性62例中61例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接受外科治疗的51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血管腔内治疗,40例行血管旁路术,3例行杂交手术。结果 49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明显提高,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因人工血管感染而行截肢术。结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应据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TASC分级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院外科于1988年~1996年间,采用胭动脉一胜胖平静脉桥式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25~49岁,平均30岁。除女性外均有吸烟史。病程3~20年,平均7年。左下肢6例,右下肢《例。均有间歇性破行和静息痛。各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足趾溃疡和/或坏疽,但无游走性静脉炎。全组患肢脑动脉搏动存在,足背、胜后动脉搏动消失。血管造影均显示深静脉通畅,主要辩膜影清晰可见;脑动脉远侧分支狭窄,至膝下部不显影。二、手术方法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略屈曲,踝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Fogarty 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对收治的9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11条下肢)急行手术取栓及药物辅助抗凝、溶栓、扩冠等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82例患者感到患肢变暖,查体股、腘动脉搏动恢复;77例患者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可触及搏动.术后6个月~5年,应用Doppler彩超对患者作远期随访,其中75例患者血管通畅,5例出现再阻塞,通畅率81%.结论:Fogarty 导管手术取栓配合适时的药物辅助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较理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1998年7月收治的87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男性53例,女性34例,男:女=1.5:1。年龄13-83岁,平均年龄54岁,患肢左侧61例,右侧20例,双下肢同时患病6例,左:右=2.6:1。治疗以采用经患肢输尿激酶溶栓为主(200-300万/疗程),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天),口服阿斯匹林,卧床、抬高患肢等。出现股青肿2例,行Forgarty管取栓后缓解。出现咳血胸痛、同位素扫描示散在小范围肺栓塞15例,控制病情后随即置入下腔静脉滤网。结果:近期疗效:全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较治疗前变细,周径与健侧相差小于1cm者51例,占58%;其中3天内开始溶栓者可达64%(9例)。置入下腔静脉滤网者成功地预防了致命肺栓塞的出现。远期疗效:患者均遗留程度不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是经患肢输入尿激酶溶栓,出现股静肿者及时手术取栓,有出现致命肺栓塞可能时及时置入下腔静脉滤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急症,治疗方法较多。本文旨在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06月39例(45条患肢),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腔内治疗及腔外治疗联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9例(45条),所有病例均行腔内治疗,其中取栓术35例,40条患肢,行股动脉成形术5例。结果手术均成功,予联合治疗后35例治愈,2例好转,2例截肢,无死亡。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其下肢踝肱数据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指标从(0.72±0.13)下降到了(0.31±0.16),数据有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36个月,临床症状有好转。结论腔内外联合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有效缓解患肢症状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作为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8月间3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导管引导下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30条患肢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6.2mL泡沫硬化剂。27条(90%)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刻可见反流消失,27条患肢(90%)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3个月时,27例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4例患者(15%)仅有小腿局限的轻度曲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浅静脉炎5例,2周内自行缓解。结论:国产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