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提高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新术式。方法 采用附加限制环的门脉静脉侧侧分流加肝动脉鞘切除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患者30例。结果 29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下降25%,术后均获随访6~28个月,平均17个月,大部分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9例肝功能Ⅲ级者中有3例恢复到I级,4例恢复到Ⅱ级。术后半年死亡1例,死亡率为3.3%(1/30),术后脑病发生率为3.3%(1/30)。食管胃底静脉曲线消失率为83.3%(25/30)。出院后29例患者均获一次以上超声多普勒检查,随访超过18个月,吻合口均通畅,有向肝血流。结论 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肝动脉鞘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脑病发生率低,是一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实验研究证实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实施了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的临床研究,以期改善门腔分流术后肝供血。方法 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组(简称:强化组)和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术组(简称:分流组);采用不同术式分别观察其术后近期效果。结果 强化组较分流组:术后近期,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核素动态肝胆显像:通过强化肝动脉血流明显增加,因而对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此术式通过强化肝动脉灌注,相对减少分流术造成的肝血供下降;相对增加肝营养因子的供给,对肝功能有一定维护作用,减轻术后肝纤维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门腔分流术或断流术的不足,有望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的实用术式。  相似文献   

3.
断流联合附加限制环的门腔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ericardial devasuclarization,PCDV )联合附加限制环的门腔分流术 (limitedside- to- side portacaval shunt,PCS- 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 1996年 4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 PCDV联合 PCS- SS(放限制环 )治疗 13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结果 择期手术 10例 ,预防性手术 3例 ,均无手术死亡。术前自由门静脉压力 (free portal pressure,FPP)平均为 (3.6 8± 0 .16 ) k Pa,术后为 (3.18± 0 .11) k Pa (P<0 .0 5 )。术前门静脉平均流速为(15 .2 5± 4 .18) cm / s,术后为 (14 .33± 3.75 ) cm / s。术前门静脉平均流量为 (16 2 5 .4 2± 384 .5 0 ) m l/ min,术后平均为 (10 86 .11±2 5 5 .5 1) m l/ min (P<0 .0 5 )。出院病例均随访至今 ,无手术后再出血 ,发生肝性脑病 2例。结论 该联合手术具有断流和合理口径分流的特点 ,手术简单可行 ,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Weng Y  Wang Y  Xue J  Zhang Z  Zhou Y  Chen D  Li C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8):487-490
目的 门腔分流术严重影响肝脏血循环,为改善术后肝供血,设计并进行了门腔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的实验研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肝硬变对照组(Ⅱ组),肝硬变分流组(Ⅲ组),肝硬变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组(Ⅳ组);行肝功能检查,肝活检及核素动态肝胆显像。结果 Ⅳ组较Ⅲ组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核素显像:高峰时间提前(P〈0.05);排泄率增高(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小口径人造血管门腔静脉 H型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 11月~ 1999年 9月采用小口径 e PTFE(膨化聚四氟乙烯 )人造血管门腔静脉 H型分流治疗 2 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同时行胃左动脉及冠状静脉结扎 ,2 2例同时切除脾脏。结果 自由门脉压平均由分流前 31.2 7± 4.71cm H2 O降至分流后 16 .82± 3.2 8cm H2 O,门脉向肝血流量较术前减少约 1/ 3。平均随访 2 0 .2月 ,2 3例全部存活 ,均未发生消化道再出血 ,彩超和 /或下腔静脉造影检查示 2 1例分流道通畅 ,2例闭塞 (8.7% ) ,3例发生肝性脑病 (13% )。结论 小口径 e PTFE人造血管门腔静脉 H型分流能有效的降低门脉压力 ,亦能维持大部分门脉向肝血流 ,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 ,带支持环者通畅率高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日的 总结附加金属环限制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实施本联合术式的门静脉高压症6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的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6%;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再出血率3.4%;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3.4%;腹水消失率96.6%。结论 本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实用且可取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7.
远端脾静脉-肝动脉分流术治疗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小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建立远端脾静脉-肝总动脉分流术(下称脾肝分流术)后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猪各15头分别建立脾肝分流术,对照组猪术后处死不饲养,实验组猪术后饲养30d处死.结果 脾肝分流术后胃脾区静脉血入肝亚甲蓝肝脏染色良好.维持静脉血入肝的脾静脉压力对照组为(20.51±0.74) cm H2O(1cm H2O=0.098 kPa),实验组为(23.09±1.36) cm H2O(P<0.05) 脾肝分流术建立后静脉和动脉两端形成压力差,对照组为(7.17±1.02) cm H2O,实验组为(9.55±1.32) cm H2O(P<0.05).术后实验猪无肝坏死及肝性脑病发生,脾肿大消失,肝功能等生化代谢指标术后7d波动最大,14 d逐渐恢复,30 d恢复到成模时状态. 结论 压力差是维持静脉血入肝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原始动力.术后肝功能等生化代谢指标紊乱需要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侧门静脉-肝总动脉侧端分流术和侧侧分流术(统称门肝分流术)对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即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组)实验猪各15头分别行门肝分流术,观察门静脉血入肝及降压的过程.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门肝分流术前门静脉压力分别为(20.51±0.7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和(30.82±2.53)cm H2O(P<0.05);术后30 d分别为(19.75±0.84) cm H2O和(20.84±1.36) cm H2O(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门静脉与肝总动脉的压力差术前分别为(7.20±0.34) cm H2O和(17.34±0.62) cm H2O(P<0.05);术后30 d分别为(6.40±0.21) cm H2O和(7.84±1.32) cm H2O(P>0.05).分流后术中脾静脉注射亚甲蓝肝脏染色良好.术后观察30 d无肝坏死及肝性脑病发生,脾肿大恢复正常.门肝分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大,对其他血生化代谢指标影响较小.结论 门肝分流术后虽然门静脉血入肝通道发生变更,但门脉血流动力学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反而建立了新的平衡机制来维持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门脉降压效果.门肝分流术后肝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长,且需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限制性门腔分流并门体断流联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0年间资料较完整的实施该术式的94例。结果 手术前后平均自由门静脉压由3.8kPa降至2.8kPa;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一年内无死亡,术后累积死亡率9.5%;上消化道再出血率8.3%;脑病发生率7.1%,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限制性门腔分流并门体断流联合术,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一种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腹水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腔静脉分流术前后肾素活性(PR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例患者在门腔静脉分流术前后门静脉及外周动、静脉血中PRA水平,分析其与门静脉压力(PVP)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分流术后7dPVP水平为(26±4)cmH2O,显著低于术前的(36±4)cmH2O,P<0.01.(2)分流术后动脉、外周静脉及门静脉血中PRA水平(ng*ml-1*h-1)较术前显著下降,即(0.8±0.4)对(1.8±0.6)、(0.8±0.3)对(1.9±0.7)及(0.8±0.3)对(2.2±1.0),P值均<0.01.(3)分流术前后门静脉血PRA水平与PVP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行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血浆中PRA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肝前性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前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例非肝硬化门脉纤维化,8例肝外门脉阻塞,隔膜切除1例,自体血管钎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搭桥1例,肠腔分 3例,脾切除脾脏脾肾分流5例。结果 1例死亡,9例治愈。结果 肝前生门脉高压症在临床表面方面有许多不同,分流术可作为基本手术,病变血管的矫正术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
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手术方式,报告了对110例接受该手术病人的随访结果。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特别是术后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手术中放置的限制环,真正起到了持久限制分流的作用。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我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脾肾分流加让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Gao D  He Z  Wu J  Ma Q  Song H  Mei L  W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27-329
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例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色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45年回顾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方法 将45年来手术治疗的9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三个时间组,即1978年以前,1978-1989年,1990-1998年。对每一时间段急诊与择期行分流手术、断流手术及断流术加分流术(联合术)的疗铲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12例2中,A、B、C各组,分流术、断流术及联合术例数分别为345例、13例、0例;84例、20  相似文献   

16.
经项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8):470-473,T083
  相似文献   

17.
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目的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向肝血流量。作者自1988年12月至1994年12月间,共为154例患者进行了该手术。其中:ChildA级91例,ChildB级41例,ChildC级18例。在平均3.2年的随访期间内,住院死亡率为1.3%,总的死亡率为2.6%,再出血率为1.9%,术后肝性脑病、脊髓病发生率为4.1%,术后2、3、4、5、6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6.6%、93.7%、89.2%、83.3%。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特别是术后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手术中放置的限制环,真正起到了持久限制分流的作用。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我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求死亡率为3.9%.术后近期无l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Wu X  Li J  Cao J  Wu X  Ni X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42-344
研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门静脉和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直接门静脉测压和血气分析,Swan-Ganz导管对15例静脉高压症患者检测TIPSS术前后门静脉,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TIPSS术后30分种和2周,门静脉压力下降34%和55.4%,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加67.7%,21.3%和68.0%,20.4%。  相似文献   

20.
限制性(亦可称为小口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加脾切除术是我科治疗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所谓小口径是指将门腔静脉吻合口的直径限制在12mm以内。近年我们一般做成9mm并用一直径10mm的周环置于吻合处以防止术后吻合口扩大。动物实验及多年临床资料证实此术式的主要优点在于:由于限制了吻合口的分流量,既可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力,使食管胃底静脉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