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石菖蒲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采用GC-MS法开展石菖蒲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研究。出峰先后顺序及相对含量为:甲基丁香酚(2.37%±2.60%)、顺式甲基异丁香酚(4.48%±4.84%)、反式甲基异丁香酚(0.82%±0.40%)、γ-细辛醚(4.51%±4.26%)、β-细辛醚(66.15%±11.85%)、α-细辛醚(6.35%±4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石菖蒲水煎液主要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石菖蒲水煎液和浓缩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模拟汤剂临床煎法将石菖蒲置陶器中煎煮2次并浓缩,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技术直接进样对6批次水煎液及浓缩液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GC—MS可检出成分中,石菖蒲第1次、第2次水煎液及浓缩液中均含有5个相对含量较大的成分,包括挥发油成分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以及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4H—Pymn—4—one,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vl—)、5—羟甲基糠醛(2—Fufdncarboxaldehyde,5-[hydroxymethyl]-)和细辛酮(Acoramone)。但浓缩液中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而水溶性成分明显升高。【结论】石菖蒲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应是多样性的,不仅与挥发油成分有关,还应考虑相对含量较高的水溶性成分的参与?目前在研制新药过程中,供药理实验普遍采用的浓缩液与临床实际应用的汤剂成分可能有所不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法建立石菖蒲及其挥发油中 β-细辛醚的含量测定方法, 比较不同产地石菖蒲饮片品质,并研究石菖蒲生长过程中不同药用部位 β-细辛醚的积累规律,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石菖蒲药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饮片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得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片及其挥发油中 β-细辛醚含量;采集不同月份石菖蒲新鲜全草,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中 β-细辛醚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饮片中 β-细辛醚含量、 挥发油含量以及挥发油中 β-细辛醚含量差异较大, 四川产地饮片指标含量差异较小;在研究期限内石菖蒲中 β-细辛醚含量(以干质量计)2 月最高,7 月次之;石菖蒲叶基中 β-细辛醚含量高于根茎,叶中几乎不含 β-细辛醚。[结论] 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菖蒲的质量评价。以挥发油含量和 β-细辛醚计,四川产地饮片品质较佳;以 β-细辛醚计,石菖蒲在 2 月、7 月采收较佳,根茎和叶基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石菖蒲有效成分α-细辛醚、β-细辛醚、丁香酚保护PC12细胞免受β-淀粉样蛋白毒性损伤作用的优化组合及其剂量。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为指标,筛选3种成分联合作用的优化比例,并探讨此组合的优化剂量。结果优化组合为:α-细辛醚为0μM、β-细辛醚为10μM、丁香酚为3μM,较β-细辛醚、丁香酚单独发挥作用的所需浓度低(仅为各自单个成分剂量的1/5、1/20,但已能发挥显著作用)。结论石菖蒲有效成分的适当配比,能更有效地保护PC12细胞免受β淀粉样蛋白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分别为:β-水芹烯(42.285%)、β-月桂烯(10.268%)、3-甲基-6-(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6.834%)、α-蒎烯(5.616%)、α-松油醇(5.034%),其中还含有抗癌活性组分β-榄香烯。结论: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凤县大红袍花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皮果皮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黄皮果皮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水蒸气蒸馏法从黄皮果皮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5个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88%以上。结论黄皮果皮挥发油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1R-α-蒎烯、α-水芹烯、-αbisabolol、6-(对-甲苯基)-2-甲基-2-环己烯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药藏菖蒲挥发油的成分,为藏菖蒲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联用MS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化学成分。结果:藏菖蒲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1种化合物,鉴定出31种,其中细辛脑(即β-细辛醚)含量最大。结论:藏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印度黄檀花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印度黄檀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醚浸渍法从新鲜印度黄檀花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其中的46种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挥发油中含较多的酯类、脂肪酸、醛酮类等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37.114%),其次为5-羟基-7-甲氧基-2-(4-甲氧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7.846%)等;挥发油中相对含量在1.000%以上的成分有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0.045%.[结论]印度黄檀花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具有抗肿瘤等多种活性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其他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安徽产石菖蒲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含量的方法,并对安徽产石菖蒲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VP-ODS(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对以下色谱条件进行考察,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含0.1%甲酸)60∶40,55∶45,70∶30,温度分别为35,30,25℃,检测波长分别为257,253,250 nm,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并在最佳色谱条件下测定安徽产石菖蒲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结果最佳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甲酸)55∶45,流速1.0 m L/min,柱温3 0℃,检测波长250 nm。α-细辛醚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2.35%;β-细辛醚平均回收率为9 9.53%,RSD为2.14%。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石菖蒲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魏立平  吴玫涵 《医学争鸣》2005,26(15):1431-1434
目的:研究β-细辛醚及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β-细辛醚的血药浓度,色谱柱:HP-3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30℃,6℃/min升至22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20℃;进样量2.0 μL;无分流进样;溶剂:甲醇;载气:氦气;柱头压:5.5×104 Pa;内标物:α-萘酚.结果: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β-细辛醚血药浓度的方法,线性方程:Y=0.01889ρ 1.755×10-3(n=6,r=0.9999),线性范围:0.04~40.00mg/L.兔全血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4mg/L. β-细辛醚灌胃ig后,在兔体内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1/2(α)为7.5 min,T1/2(β)为69.6 min.家兔灌胃石菖蒲挥发油后,β-细辛醚在体内的药时过程为线性动力学过程,同样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1/2(α)为18.3 min,T1/2(β)为114.5 min.结论: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中药石菖蒲的合理用药以及进一步开发石菖蒲新制剂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药材中挥发油类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