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颅颈一体化高分辨血管壁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50例无症状的高危人群为对照组,均行MRI平扫及增强头颅一体化血管壁成像扫描,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缺血侧及非缺血侧的颈动脉血管壁参数[管腔面积(LA)、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根据研究组患者是否存在脑组织不可逆死亡将其分为预后较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缺血侧颈动脉管壁参数,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颈动脉管壁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对照组均随访2年,根据脑卒中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脑卒中组及正常组,比较两组颈动脉管壁参数,分析其对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缺血侧TVA、WA及NWI值大于非缺血侧,LA值小于非缺血侧(P<0.05);预后不良组TVA、WA及NWI值大于预后较好组,LA值小于预后较好组(P<0.05);颈动脉管壁参数联合检测评估患者预后的AUC大于0.75;患者LA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TVA、WA及NWI值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P>0.05)。脑卒中组TVA、WA及NWI值大于正常组,LA值小于正常组(P<0.05);颈动脉管壁参数联合检测评估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AUC大于0.75。结论:TVA、WA、NWI及LA值联合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评估价值,对高危人群脑卒中发病具有预测价值,且LA值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国外资料显示有1/3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源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脱落或狭窄[1-3],国内学者认为造成脑缺血的主要原因是颅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所致[4],但缺乏客观检查资料加以证实。1997年以来我科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并针对74例患者不同病变情况进行溶栓、颈动脉内支架置入(CAS)、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治疗,现将检查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4例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13例,年龄9~72岁,平均52.73岁。在TIA发作者中,颈动脉系统61例,椎动脉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肝脏硬度值(LSM)与脾静动脉血流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PBC患者83例(PBC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7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1.2岁;病程2.8~12.4年,平均病程7.2年。正常体检者5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39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0.3岁。分别做超声脾静动脉检查和LSM检测,统计分析LSM与脾静动脉血流学参数[脾脏厚径、脾脏长径、脾静脉内径、脾静脉最大流速、脾静脉平均流速、脾动脉最大流速、脾动脉最小流速、脾动脉阻力指数(SRI)]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Scheuer分期评分系统对标本进行病理分期:Ⅰ期18例,Ⅱ期20例,Ⅲ期9例,Ⅳ期36例。PBC组LSM明显高于对照组[12.4(7.3~20.5) kPa vs 5.1(3.8~6.3) kPa。P <0.01]。脾脏厚径、长径和内径PBC组均大于对照组[(45.4±13.4) mm vs (31.3±5.6) mm、(127.7±36.3) mm vs (90.7±5.6) mm、(8.5±2.8) mm vs (6.5±0.7) mm...  相似文献   

4.
陈玉媛  易爱姣  谭齐鸣  周波 《医学信息》2019,(2):175-176179
目的 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我院170例患者分为CHD组105例和对照组65例,再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2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三支病变组39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下,全部受检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所检测的颈动脉声像图参数。结果 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60%为中低回声斑块。CHD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率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三支病变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单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情况与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医学信息》2007,20(7):1284-1285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85例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 本组中62例(72.9%)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多发为主。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栓子来源,斑块不稳定性,即斑块脆性是导致脑梗死的根本原因。颈动脉彩超检查及早发现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指导治疗、疗效观察、估计预后及二级预防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收治的DCM患者65例(观察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9.52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19例,Ⅲ级21例,Ⅳ级13例。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9.27岁。两组均接受MRI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T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TSD)及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结果 观察组TDD、TSD、LVEF小于对照组[(4.82±0.95) mm vs (6.53±1.23) mm、(3.34±0.58) mm vs (5.77±0.83) mm、(31.78±5.96)%vs (66.26±6.15)%。P <0.05],LVMM、LVEDV、LVESV大于对照组[(157.28±28.47) g vs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形态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病理学因素。方法 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10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术前均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多序列扫描,术后对斑块切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三染以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和MRI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10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共有易损斑块42例、稳定斑块61例。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胶原含量明显降低(10.37%±3.19% vs 17.02%±4.56%),而脂质含量则明显升高(19.14%±3.26% vs 13.99%±3.47%),CD68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69、7.585, P值均<0.01)。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平均管腔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最大管壁面积、平均管壁厚度、最大管壁厚度、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最大标准化管壁指数均明显升高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9、7.513、4.068、2.535、3.182、3.503、10.868、6.233, P值均<0.05)。与病理检查比较,MRI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富含脂质的坏死核、斑块内出血、钙化检出率偏低,而纤维帽表面破裂检出率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在病理形态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将高分辨率MR多序列技术相结合,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测量其管壁结构、斑块成分以及体积,可用于斑块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超声技术在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领域已获得很大进步。目前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期病变,超声技术主要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文章就B型超声、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及超声动脉健康评估可以更早发现颈动脉结构改变,M型超声、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从管壁弹性功能改变方面发现病变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miR-34a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发生及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邢台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52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其中男性85例,女性67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0.23岁;病程4~12 h,平均病程8.06 h。选择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0.09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miR-34a水平。比较两组颈动脉超声和miR-34a水平,Pearman法分析颈动脉超声和miR-34a水平与相关性,单因素分析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回归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miR-34a明显高于对照组(1.57±0.18 vs0.67±0.11,2.34±0.58 vs 1.05±0.30。P=0.000、0.000)。脑梗死体积与IMT和miR-34a均呈正相关(r=0.888、0.78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与腺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行外科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涎腺病变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3.7岁。行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16例,腺淋巴瘤38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统计两组病变杨氏模量均值(Emean)、最小值(Emin)、最大值(Emax),对两组患者杨氏模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43~78岁。腺淋巴瘤38例,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32~81岁。两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 <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3,P=0.40)。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与腺淋巴瘤杨氏模量值(Emean、Emin、Emax)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8.91±3.82) kPa vs (45.75±5.98) kPa、(27.27±5.73) kPa vs (32.80±6.13) kPa、(49.08±...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延迟收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探讨左心室延迟收缩模型是否与缺血病因相关。方法选择74例正常人,年龄(40±14)岁,66%男性;48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年龄(55±12)岁,63%男性,ORS宽度(148±35)ms,5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9%±10%;4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年龄(58±12)岁。64%男性,QRS宽度(151±28)ms,44%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VEF 31%±13%。分别进行组织多普勒检查。测量12个左心室节段中QaS起始到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间期(Ts),计算其标准差(Ts—SD)为心室内失同步参数,并计算各节段间Ts的差值。结果正常组、非缺血性心肌病组和缺血性心肌病组的Ts—SD分别为(22.7±10.5)ms、(45.3±15.6)ms和(45.5±17.0)ms。正常组下壁和后壁的Ts显著长于侧壁和前壁[(154.0±34.2)ms、(151.1±32.3)ms比(129.6±29.0)ms,(124.9±24.9)ms;P〈0.05]。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组中,各节段的Ts均较正常组延长(P〈0.05)。在非缺血性心肌病组.下壁的Ts最长,前壁的Ts最短。收缩最延迟位于左心室下壁、后壁、侧壁和其他室壁的比例分别为42%、26%、16%、16%。在缺血性心肌病组,收缩最延迟位于左心室下壁、后壁、侧壁和其他室壁的比例分别为13%、31%、25%、31%。两组的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组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组的左心室延迟收缩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心肌淀粉样变(CA)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旋转和扭转角度,探讨STI评价CA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CA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2 ~ 65岁,平均年龄54.80岁。3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 ~ 62岁,平均年龄54.85岁。采集C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常规超声左心室短轴图像,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峰)、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峰)、收缩期S波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E波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A波峰值速度(Am);采用STI测量各平面的内膜下心肌旋转(endo-rot)、外膜下心肌旋转(epi-rot)、平面旋转(bulk-rot)及跨壁扭转(mural-rot)峰值。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lv-tor)峰值。结果 CA组同对照组比较,E/Em明显增高(23.04 ± 6.21 vs 7.82 ± 1.19),E波速度下降时间、Sm、Em、Am明显减低[(143.20 ± 43.32) ms vs (201.46 ± 14.99) ms,(4.68 ± 1.02) cm/s vs (7.74 ± 0.86) cm/s,(4.08 ± 1.80) cm/s vs (11.15 ± 1.44) cm/s,(4.11 ± 1.41) cm/s vs (8.23 ± 1.05) cm/s],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1); E/A增高(1.79 ± 1.54 vs 1.27 ± 1.11),A减低[(0.51 ± 0.16) m/s vs (0.68 ± 0.06) m/s],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 组各平面的endo-rot、epi-rot、bulk-rot及mural-rot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CA组lv-tor角度峰值[(5.93 ± 1.96)°]显著低于对照组[(8.75 ± 1.42)°],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CA患者心功能受损,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发生变化,左心室短轴各平面endo-rot、epi-rot、bulk-rot、mural-rot及lv-tor角度均显著减低,示二维STI能够从短轴各平面心肌旋转和扭转运动的角度更准确及敏感反映CA患者心肌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基础,对照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结果,评价64排螺旋CT(64-MSCT)检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5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5岁。行64-MSCT成像,2周内行冠状动脉IVUS,对186个冠状动脉斑块的64-MSCT及IVUS图像行对照研究。IVUS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钙化斑块、纤维斑块、软斑块(包括纤维脂质和坏死核心),64-MSCT则测量斑块密度,以CT值表示。结果对照IVUS结果,MSCT对出现任何粥样硬化斑块节段的诊断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91.6%。非钙化斑块组斑块含有较多的纤维和纤维脂质成分,与钙化斑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非钙化斑块组相比,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含有较多的坏死核心成分。结论 64-MSCT具有良好的检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能力,64-MSCT与IVUS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圆窗龛及其附近龛外窝形态的差异,获得圆窗龛及龛外窝形态的参数,为人工中耳圆窗振子的外形设计及其在圆窗龛植入时的安全放置提供依据。方法 将17例(20侧耳)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狭窄组,男9例、女8例,年龄7~28岁)、15例(20侧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闭锁组,男9例、女6例,年龄4~27岁)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20侧耳,男5例、女5例,年龄12~60岁)的颞骨CT序列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在3D重建基础上读取圆窗龛及其附近龛外窝相关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基于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圆窗龛龛口前后、上下径,圆窗前后、内外径,圆窗龛前、后、上、下各壁长度,圆窗龛深度,龛外窝深度及大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闭锁组圆窗龛前、后壁长度分别为(1.48±0.26)mm和(2.28±0.56)mm,狭窄组分别为(1.32±0.36)mm和(1.99±0.58)mm,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96±0.33)mm和(1.55±0.5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闭锁组圆窗龛上壁长度(1.29±0.32)mm,大于健康对照组的(1.00±0.33)mm(P〈0.05);闭锁组的龛外窝大小小于狭窄组,狭窄组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龛外窝深度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随着外耳道畸形程度加重,圆窗龛前、后、上壁有变长趋势,龛外窝有变小的趋势。该结果可为人工中耳圆窗振子的设计及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患者圆窗振子植入的手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宫园园 《医学信息》2019,(5):117-118
目的 研究LDL、Hcy、D-二聚体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LDL、Hcy、D-二聚体水平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比例情况;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LDL、Hcy、D-二聚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例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LDL(4.11±0.42)mmol/L、Hcy(23.29±4.34)μmol/L、D-二聚体(1.62±0.38)m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5±0.37)mmol/L、(7.78±4.15)μmol/L、(0.25±0.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10分的患者的LDL、Hcy、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NIHSS评分≤10分的患者,且评分高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比例高于评分低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Hcy、D-二聚体升高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Stroke is among the major causes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ies in the world. About 80?% of all strokes in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re ischemic and up to 20?% of all ischemic strokes are caused by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The prevalence of a cervic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creases with age and can be found in 6.9?%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65?years). Atherosclerotic changes of the carotid vessel wall can lead to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may result in arterio-arterial embolism, which frequently underlie carotid-related cerebrovascular ischemic events.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s characterised by inflammation, extensive degrad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as recently recognised is also affected by epigenetic changes. These factors accelerate the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towards vulnerable plaques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this review,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leading to rupture-prone carotid artery plaques and successive ischemic stroke are considered.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se the heterogeneity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at various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dissected in this review are not acting individually, but rather in a complementary manne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areful integration of all relevant factors will be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室壁瘤切除术中应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导航,定量分析手术前后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功能,探讨对患者远期愈后的作用。方法64例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分2组,每组32例。行3D-TEE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9.9岁。对照组术中未行3D-TEE检查,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60.0岁。在患者手术前3d内、术后1年分别行3D-TTE检查,对照分析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心功能,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辅助治疗、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及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5.88±6.60)%,每搏量(49.95±7.18)mL,心指数(2.17±0.44)IJ(min·m^2);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7.88±6.82)%,每搏量(40.54±10.12)mL,心指数(1.68±0.38)I/(min·m^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应用3D-TEE检查能够安全、便捷地评价室壁瘤形成患者的左心室。在术中应用3D-TEE为导航.更利于外科医生的判断和处理.对患者的远期效果应该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体质量指数(BMI)指导下降低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最大毫安值在胸部CT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降低辐射剂量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100例BMI正常同时胸部CT定位像扫描显示无明显异常的受检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为39.74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为41.8岁。2组均使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Z轴自动管电流设置范围低剂量组30~200mA,对照组30~350mA。记录CT扫描后机显示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取每例患者肺尖部、主动弓部、肺底部3幅图像,共计300幅。由2名副主任医师采用5分制双盲法评判,测量相应部位的噪声。所有数据记录录入Excel,分析采用SPSS13.0。结果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肺尖部为12.27±2.64,主动弓部为10.83±2.03,肺底部为13.67±2.98。对照组图像噪声肺尖部10.96±2.42,主动脉弓部为9.71±2.72,肺底部为11.17±2.06。低剂量组噪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平均CTDIvol、ED分别为(5.89±1.63)mGy、(3.26±0.92)mSv,对照组平均CTDIvol、ED分别为(8.07±2.13)mGy、(4.47±1.20)mSv。结论BMI指导下降低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最大毫安值在胸部CT扫描中既能保证图像满足诊断要求,又大幅降低了受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