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A2B亚型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及其配合型输血方案选择.方法 运用三步法分析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样本.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ABO血型鉴定相关血型血清学实验;盐水法、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介质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发现1例患者血型血清学试验反应格局符合A2B亚型,同时含有高效价IgM抗-A1抗体.采用O型洗涤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疗效良好.结论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时,应考虑有可能为ABO亚型;A 2 B亚型可伴有IgM抗-A 1抗体产生;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所用谱细胞为O细胞制备,不含有A、B抗原,不能检出ABO亚型中含有的不规则抗-A、抗-B抗体;A 2 B亚型患者选择配合型输血,输血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秀文  辛琪 《现代医学》2009,37(6):481-482
目的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所有血型及抗体鉴定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采用进口微柱凝胶卡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例患者血型正定型为A型RhD阳性,反定型与B红细胞(Bc)呈4+凝集状态,与A红细胞(Ac)、O红细胞(Oc)均为弱凝集状态。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IgG+C3d)阴性。患者血清抗体筛查与Ⅰ、Ⅲ号筛选细胞反应阳性。患者红细胞与抗M试剂反应阴性。结论患者血型为A型RhD阳性,其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是血清中含有抗M抗体。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外伤致左股骨头坏死入院。入院前曾因上消化道出血3次住院输注红细胞悬液共11U。本次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申请用血600ml。经查血型O,Rh( )。盐水中主侧配血不凝集,无溶血,聚凝胺中出现凝集。不完全抗体鉴定,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与E抗原阴性同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术中输注2U。术后第2天,再次申请用血2U,与E抗原阴性红细胞配合,盐水中主侧不凝集,无溶血,在菠萝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均发生凝集。2材料与方法2·1试剂菠萝酶及抗球蛋白试剂(上海血液中心)配组细胞(美国I mmucor公司)。2·2抗体筛选与鉴定患者血清用O…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2 8岁。因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导致失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WBC 1 3 4× 1 0 9/L ,Hb 6 2 g/L ,RBC 1 6 9×1 0 1 2 /L。因病情需输血 ,急查血型 ,以备配血。ABO血型鉴定 :分型血清抗 -A ,抗 -B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 ,试剂红细胞自配 5 %的A红细胞 ,B红细胞。正定型试验患者红细胞与抗 -A凝集 ,抗 -B不凝集 ,血型为A型。反定型试验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 ,B型红细胞均凝集 ,血型为O型。正、反定型血型不相符。重新复查 ,结果同前 ,检查分型血清 ,试剂红细胞均无异常 ,随将患者血清与自身红细胞进行反应 ,在低倍镜下可见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中免疫性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的原因及血型血清学、血液各项指标改变情况。方法在输血前进行常规定型及抗体筛选,患者发生DHTR后进行各项血液学、生化指标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患者红细胞表面缺乏E、c抗原,输血前不完全抗体筛选阴性,输血后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中检出抗-E、抗-c,血液学、生化指标的变化证实发生DTHR。结论对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输血时,应常规进行不完全抗体筛选试验,还必须采用能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酶、抗人球蛋白或更灵敏的方法配血,防止D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985年10月,空军医院血库在准备给一患者输血时,鉴定患者红细胞血型为“O”型,但配血时发现患者红细胞与多名O型献血员血清发生弱凝集。后经中心血站检查确定患者血型为B_3亚型,而不是O型,现报告如下。一、实验室检查及分析: 1.患者ABO血型的检查:患者红细胞与抗A血清不发生凝集,与抗B血清呈非常微弱的凝集反应,镜下观察呈典型的“混合外观”,患者血清只凝集A型红细胞而不凝集B型红细胞。见表1。 2.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B和H物质,滴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相关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ABO血型正反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用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微柱法配血。结果: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4℃冰箱过夜吸收后,再进行凝聚胺交叉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有效地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主次侧均无凝集。结论:重视高效价冷凝集素对婴幼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高效价冷凝集素所至同型配血不合多为弱凝集,经水浴后凝集消失,证明交叉配血相合,但应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凝聚胺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以排除血清中可能含有其他不规则抗体;亚型同型配血(包括弱抗原与弱抗体配血)不合时也为弱凝集,但37℃水浴后凝集不消失,证明交叉配血不相合,为输血禁忌。  相似文献   

8.
周雪莲 《中国医药导刊》2012,(3):470-471,44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试验在冷凝集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聚凝胺法对2例冷凝集素结果干扰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患者进行ABO血型、Rh血型、交叉配血、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冷自身抗体吸收试验、抗体筛选试验。结果:(1)血型鉴定:两种方法均显示强凝集现象,不能判读血型,但微柱凝胶万能卡孵育再次离心后血型结果显示清晰;(2)交叉配血:2例患者微柱凝胶万能卡上结果显示,主次侧均不凝集,结果显示清晰。而凝聚胺法结果显示,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选实验:例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例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2例抗体筛选试验均为阴性;(4)冷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吸收后的血清与自身细胞、A、B、O型红细胞均不出现凝集,正反定型相符;(5)冷凝集素效价:例1效价为1:256;例2效价为1:512。结论:微柱凝胶试验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便于冷凝集素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9.
赵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399-2399
全血或血液成分发给临床输注之前必须对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液作多项血清试验,包括:ABO定型和Rh定型,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等内容,这些试验可以防止许多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有效。1 ABO和Rh定性输血时一般情况下要同型输注,如果含有相对应的抗原、抗体的人互相输血,血清中的抗体与相对应的红细胞就要发生反应,在补体参与下,甚至出现严重的溶血。而同型人之间的红细胞和血清则不出现反应。所以,输血之前,必须测定病人和献血者的血型,选择同型人进行输血。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  相似文献   

10.
用微柱凝胶法对8例患者ABO血型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血清学试验、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稀释血清测定反定型对ABO血型正反不符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由于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在用微柱凝胶法鉴定血型时对反定型结果的影响及对临床血型鉴定和安全输血的意义。微柱凝胶法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结果为A型3例、B型4例、AB型1例;反定型结果均为O型或待定。吸收放散试验表明,8例患者红细胞上含有A或B抗原,抗体筛查试验和谱细胞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2例产生抗-e抗体,1例产生抗-C抗体,1例产生抗-D抗体,2例产生抗-M抗体,1例产生自身抗体,1例是非特异性凝集。8例患者都产生了不同性质的蛋白质从而影响了微柱凝胶法对ABO血型反定型的鉴定。在临床输血中通过血清学试验、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稀释血清测定反定型综合进行血型分析,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自1900年兰斯坦纳发现并确立第一个ABO血型以来,新的血型抗原不断被发现,迄今至少已有15种血型,其中最重要的是ABO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是根据人血红细胞膜外表面所含抗原而命名的.红细胞外表面有A抗原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抗体);红细胞外面有B抗原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抗体);红细胞外表面同时有A、B两种抗原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体);红细胞外表面无A、B抗原的为O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ABO血型系统主要用于临床输血和法医鉴定亲生子女.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6 7岁 ,肝硬化晚期。该患者为O型Rho(D)阴性 ,1998年~ 2 0 0 0年 6月已输血 4次 ,计输 80 0mlO型Rho(D)阴性血。本次因患者有多次输血史 ,笔者用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与O型Rho(D)阴性供血者交叉配血 ,在酶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中 ,主侧出现凝集 ,为查明明原因进一步做以下检查。2 血型血清学检查2 .1 血型鉴定 患者血型为O ,ccdEE。2 .2 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 结果见表 1。试剂红细胞由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提供。2 .3 抗体特异性鉴定 将患者血清先后用CCDEE型细胞和cc…  相似文献   

13.
P血型在南方汉族人中的分布,P_1基因频率0.18,P_2基因频率0.81。抗P_1抗体很罕见,P血型分型试剂(抗-P_1)通常从猪或马血清中获得。我们发现一例疑难配血的病人体内存在37℃仍有活性的抗-P_1抗体,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汉族,AB型,诊断:喉癌术后,既往有输血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史(经过不详)。患者血型经正反定型发现正定AB型,反定与O型红细胞,A型红细胞凝集(4+)。与AB型献血员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在4℃,室温,37℃盐水介质中均发生凝集,反应强度依次为4+、4+、2+:酶介质中凝集2+,抗人球蛋白介质中验性;直抗阴性;次侧阴性。为查明原因,作了以下检查。 1.患者血型鉴定:AB,Rho(+),MN,P_2P_2。 2.患者血清抗体鉴定:盐水法,患者血清与9份  相似文献   

14.
不规则抗体是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其多为IgG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酶、抗人球蛋白、polybrene等),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通常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相同,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  相似文献   

15.
<正> 1995年11月26日,孔某,男,65岁,患多发性骨髓瘤住某职工医院,需输血,因配血困难,要求我所供血。1.血型鉴定 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抗A+B血清均凝集。患者血清与A、B、O及自身红细胞均凝集。在4℃,18℃,37℃凝集强度无变化,患者红细胞经洗涤后与抗A不凝集,与抗B凝集定为B型。  相似文献   

16.
ABO血型系统中,A亚型血极少见。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A亚型血患者1例报道如下。患者,毛某,女,8岁。诊断:肝脓肿。病人体质差贫血需输血。血型鉴定一、正定型:用已知的ABO三种标准血清测定病人红细胞血型抗原时,病人的红细胞与A标准血清未发现凝集,与B标准血清和O标准血清均有明显凝集,因此,正定型结果为A型。二、反定型:用已知的A型和B型标准红细胞测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摘要患儿男,20天,因肠梗阻行急诊手术,要求供血.用抗A、抗B血清定血型,为AB型,与同型人配血不合,为查明原因重定血型:①试管法:患儿红细胞加抗A抗B血清,均发生凝集.继而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数次,仍出现凝集.将红细胞放入水浴中(37℃),凝集慢慢消失,为O型.②用O、A、B、AB型血清加患儿红细胞均发生凝集.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0岁,2001年11月因发热贫血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血型检查时发现患者红细胞与抗-A有微弱凝集,与抗-B无凝集,反定型时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考虑为红细胞亚型,继续对红细胞和血清进行检查。血型学检查:①红细胞抗原和血清中抗体检测:红细胞与标准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型抗原和抗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变化。方法 检测 1 0 4例患者化疗前后ABO血型抗原效价、抗 A、抗 B抗体效价 ,A型和O型患者化疗前后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做了比较 ;抗原检测法 ,将标准血清做倍比稀释加患者的红细胞 ,离心肉眼观察 ,不凝集的前 1管为抗原效价 ,同时以健康人的红细胞做对照 ;抗体检测方法 ,将A型者的血清做倍比稀释后加对应的红细胞 ,观察结果同抗原方法。结果 O型抗 A、抗 B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血型抗原化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5。O型、A型、B型男女患者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进行比较 ,O型与B型男女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男女抗 B抗体效价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提示在给肿瘤患者 ,特别是A型患者配血、鉴定血型时遇有正反不符、前后不符时要考虑是A抗原减弱 ,在给这些患者配血时 ,最好输注O型红细胞 ,已防输错血 ,防止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例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ABO和Rh (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统计新生儿血型、分析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 (IgG)抗A抗体,是A型Rh (D)阳性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B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建议处置策略为给予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O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或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前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后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液中含有母体IgG抗体。输血前应积极行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等明确具体抗体,给予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