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福光  张敏 《现代保健》2009,(26):188-188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血液中多种抗原的存在,致使部分患者在反复输血后易产生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多次输血体内产生血型免疫性抗体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查输血前验证受血者Rh血型并对其抗体进行检测,为预防临床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对28 980例受血者输血前行Rh血型鉴定,分别采用聚凝胺法、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血液中Rh阴性抗体.结果 输血前受检的28 980例患者中,检出Rh(D)阴性患者72例,其中5例检出Rh(D)免疫性抗体(男2例,女3例).结论 输血前筛查受血者Rh阴性血型并对其抗体进行检测,对预防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安全输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各类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特别是免疫性输血反应的机理,建立一套比较完整、适宜的输血程序.方法:通过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效价测定等实验技术,分析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各类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输注56 825例中,其中全血218单位,红细胞悬液21 301单位,洗涤红细胞262单位,血小板8 580单位,血浆26 464单位,共发生输血反应123例(占0.22%);检测出的红细胞相关抗体11例,以特异性抗体占绝大多数(7例),而这些特异性抗体大多为Rh系统的抗体,尤以抗-E、抗-D最多(各2例)、抗-e1例、抗-c1例、抗-M1例,其他冷凝集素1例,非特异性抗体2例,自身抗体1例、抗体效价为16-128不等.结论:该院的输血反应发生率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在输血前开展抗体筛选、血液辐照等,可以避免或减轻免疫性输血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血型是人类血液成分里的一种抗原类型,O型、A型、B型和AB型这是众所周知的。实际上它们仅是一个血型系统,称ABO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系统外,还有Rh等14个血型系统,看来,血型是比较复杂的。明确血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根据病人的血型,采取输血治疗来抢救病人,不按血型输血就会发生输血反应,不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且还会发生意外。准确无误地验出病人的血型对抢救危重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Rh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比较少见,约为0.1%-0.2%,属于免疫抗体引起的溶血反应。我科自1988年以来曾发现3例Rh血型不合,其中2例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占输血病人数的0.33%,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血型从发现至今已有32个血型系统.随着输血医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在不断增加.而ABO血型系统则是人们最熟悉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常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血型系统之一.它具有多个亚型,对其亚型进行正确定型是保证安全输血的一个重要前提.本血液中心临床送检疑难样本中发现1例样本正反定型不符,通过进一步血清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确认为罕见的Bel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 收集3家医院68 742例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资料,统计分析临床输注不同血液制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和免疫溶血反应产生抗体的情况。结果 68 742例临床输血患者中247例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其中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8%。193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过敏及发热反应,占86.01%;54例溶血输血反应患者中45例既往有输血史/妊娠史,产生的抗体多为IgG类Rh血型抗体和抗-HLA。结论 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过敏及发热反应为主,溶血性输血反应多因患者既往免疫产生了IgG类抗体,引发急性溶血反应。临床明确输血反应种类后,选用合理血液成分输注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研究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 应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D盐水法及抗人球蛋白法分别测定ABO和Rh血型并确认RhD(-)血型。结果 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q〉p,表现型分布特征为O〉B〉A〉AB,RhD(-)频率为0.4%,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 ABO、Rh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1]。主要临床表现为受血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的1小时内发热,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多伴有寒战、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和皮疹症状,在排除疾病本身或并发症以及治疗引起的体温升高的原因后,可认为是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随着输血技术和输血检验技术的发展,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越来越少,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却呈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探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提高输血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的受血者进行了一次现况观察。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从2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测中血型抗体浓缩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多次进行输血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且无输血史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实施血型抗体浓缩技术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结论血型抗体浓缩技术在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状况,对患者输血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赣州市肿瘤医院行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输血前,对照组仅实施血型检测与交叉配血,未检测不规则抗体;试验组则行血型检测、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检测。记录并比较两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TR)与轻微输血反应;分析试验组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分型结果。结果 试验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0例患者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共检出6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0.00%。不同性别、有无妊娠史患者间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无输血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分型中以抗-c、抗-K、抗-M、抗-s、抗-D、抗-E为主。结论 临床输血治疗前检测不规则抗体具有一定必要性,可及时发现不规则抗体,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合理,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1084例住院患者Rh血型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3 9年发现Rh血型抗原以来,Rh血型已成为继ABO血型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血型系统之一[1 ] ,近年来,临床上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和母婴不合的妊娠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等案例时有报道,而在临床住院病人这一群体中的相关报道以及如何加强防范措施的报道甚少。因此,我们从2 0 0 4-0 4开始,在临床住院申请备血、输血的病人中开展了Rh血型[仅相Rh( D) ]鉴定工作,将其作为血库的常规检查项目,对Rh阴性的患者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处理。迄今为止,共查10 84例住院病人,其中Rh阴性5例,在进一步降低输血反应率,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抢…  相似文献   

13.
Rh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系之后人类发现的又一个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而其中以RH(D)抗原的免疫性最强,临床意义最大,因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而备受关注。根据D抗原的数量、性质、抗原性不同,将D抗原分为以下几种表达方式:正常D、弱D、部分D、DEL、增强D。  相似文献   

14.
Rh血型系统在临床有其重要意义,该血型系统有D、E、C、c、e五种主要抗原。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规范》法规文件中,已将Rh(D)血型检测定为输血前常规项目,而未把Rh(E)血型定为常规技术。但临床因Rh(E)血型不会引起输血反应时有报道。为保证临床输血更加安全,我们开展了手工微量RhE抗原检测技术,并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就该技术中的试验时间、温度以及红细胞的浓度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输血现已成为治疗和抢救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国大出血、严重外伤和手术治疗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输血,输血的安全性已引起了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家是不是会说:输血有什么复杂的嘛,只要血型一样就可以输了!电视剧都是那么演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现实中的输血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也能威胁到生命。因为输血可能会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常见输血不良反应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过敏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输血  相似文献   

16.
别立莉  陈赞  马宏伟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72-1673
Rh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要意义,RhD抗原是最重要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之一,也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红细胞抗原。RhD阳性血液输给RhD阴性的患者会产生免疫应答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无偿献血者Rh阴性表型及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有利于建立完善的Rh阴性稀有血型档案,避免同种抗体产生,为临床安全及时供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Rh表型不同分型在住院人群中的分布趋势,探讨常规检查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对临床输血必要性及实施Rh同表型配合性输血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Rh表型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检测方法,将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结果录入输血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建立Rh表型数据库,计算机信息化自动配伍进行配合性配血。结果 48 539份血标本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 DEeCc Deecc DEEcc DEeCCDEeCc DEEcc DeeCCDEE。对5 813例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Rh配合性输血,无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2组输血产生的Rh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生成由21例明显下降为3例,其抗体生成率由0.65%明显下降为0.12%,2组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由31例明显下降为9例,其输血反应率由0.96%明显下降为0.35%。结论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Rh同型配合性输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及预防患者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有利于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和风险,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抗体引起输血反应的查证。方法:用吸收放散实验和抗体中和实验采用AABB方法。结果:患者B型jk抗体筛查抗体中和实验剂量反应确定为抗JK抗体。结论:本例患者kidd系统血型为jk系输血产生的kidd血是一个独立的血型系统。Allfen等在1951年,在一名妇女的血清中发现抗——Jka,相继在1953年Plant等在一例输血反应者血清中发现其相对应抗体抗——Jka,我站遇到一例抗——Jka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BO血型抗原减弱与配血输血的关系,以制定相应的输血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8年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43例,记录诊断及输血情况。同样分原同一年限间血型抗原正常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后Hb的增加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共计43例,其中ANLL31例,占72.1%;MDS7例占16.3%;CML急变2例,占4.7%;MF3例,占7.0%,与正常患者40名进行对照。两组患者输血反应情况近似,输血后血铅增加值P〉0.05。结论 ABO血型抗原减弱在临床中较常见,一般随疾病缓解,减弱的血型抗原可逐步恢复正常。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20.
PK7200分析仪在鉴定血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型鉴定是血站检验科的一个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是人类红细胞的重要标志。截至1986年,已报道的人类红细胞血型已有29个血型系统。由于很多血型系统在人体内没有天然抗体,多数血型抗原的抗原性较弱,不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在输血和组织移植等方面的意义不大。AB0和Rh是其中最常引起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2个血型系统。因此为临床提供全血及血制品的血站系统必须对采集的血液进行ABO和Rh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