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腹主动脉造影的方法和X线表现,静脉尿路造影的X线表现及静脉尿路造影对提示肾动脉狭窄有意义的X线征象,但确定诊断则有赖于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对147例不孕妇女行1.5%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和X线造影检查,并与其中42例行染色腹腔镜检查者进行对照,结果声学造影与腹腔镜检查总不符率为11.9%(5/42);X线造影与腹腔镜检总不符率则为40.48%(17/42)(P<0.05)。结果表明声学造影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造影。同时指出造影剂刺激引起输卵管痉挛致假阳性是造影失败的主要原因,且多见于X线造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直肠功能性排粪造影方法和技术优势。方法:直肠功能性患者726例纳入研究,全部行X线检查,显示直肠病变程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X线良好显示了全部的直肠功能性病变。结论:X线排粪造影在显示直肠和并发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经X线钡剂造影检出、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11例,讨论了各型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并就各型早期胃癌的X线钡造影显示技术作了探讨。认为应用精细法双对比造影,显示胃粘膜面的细微结构——胃小沟和胃小区,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成像X线机(DRS)对消化道X线检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成像 X线机 (DRS)是近年来最新生产且发展应用于临床进行各种常规和特殊造影检查的一种新型的 X线成像设备 ,为 DR系列。介绍了它在消化道 X线造影检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 5 0例肾结核的X线常规和造影检查 ,结合CT检查 ,分析了肾结核病理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X线常规、造影、CT征象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传统检查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疑似输卵管阻塞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患者分为超声造影组、输卵管通液组和X线造影组,各45例。三组患者分别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输卵管通液术、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后,共同接受腹腔镜下美兰灌注术。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检查指标。结果:输卵管通液组敏感度显著低于超声造影组,X线造影组的敏感度略低于超声造影组,超声造影组的特异度显著高于输卵管通液组和X线造影组(P0.05)。超声造影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输卵管通液组和X线造影组(P0.05)。三组所需时间由短至长依次为超声造影组、X线造影组和输卵管通液组(P0.05),所需费用由低至高依次为输卵管通液组、超声造影组和X线造影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对于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较为准确,费用较低,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普通X线机做介入治疗的X线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胃肠造影X线机做介入放射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X线防护监测仪 ,模拟操作者身体不同部位 ,进行防护前后X线辐射量测试。结果 防护前后X线辐射差异明显。结论 在有效X线防护情况下 ,胃肠造影X线机行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普通X线胃肠造影比较,分析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综合X线机对50例患者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30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做食道造影同时又行胃造影,共60人次),20例行钡剂灌肠造影。同时摄取普通X线造影图像及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普通X线图像优良质量达Ⅰ-Ⅱ级者占83.75%,较差者占16.25%。而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优良质量Ⅰ-Ⅱ级者占95.00%,欠佳者占5.00%。二者差片率有统计学差异。数字胃肠图像在清晰度、对比度及细微结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连续摄影图像可作动态观察,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普通X线胃肠造影。结论数字化成像图像质量高于普通X线胃肠双对比造影,在病变的检出及细节显示具有优势,可明显减少差片率,从而提高胃肠道造影诊断准确率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8例早期胃癌,对其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分析造影所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早期胃癌直径大部分在0.5~4.0cm之间.其主要X线表现为局限性胃壁伸展不良,浅面凹陷和黏膜纠集等.结论:合理的X线检查能发现早期胃癌,良好的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890例上消化道X线造影(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和X线检查前临床诊断对照分析,探讨人体接受X线照射后可能产生的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提出只有实现放射检查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才能更好的利用放射检查,保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本新·胃X线造影检查在临床的应用研究经验。方法选择日常胃肠X造影检查患者600例,按年龄段交叉分组,采取1:1各300例的比例对比研究,试验组用日本新·胃X造影检查,对照组用常规双对比低张x线胃肠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300例日本新·胃X线造影检查中发现胃癌24例,胃其它肿瘤9例,胃溃疡48例,胃炎192例,未见异常27例;300例常规双对比低张X线胃肠造影检查中发现胃癌15例,胃其它肿瘤12例,胃溃疡42例,胃炎159例,未见异常72例。结论日本新·胃x线造影检查较常规双对比低张X线胃肠造影检查能够增加发现病变率,提高胃肠X造影检查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心肌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心脏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科自1962-1983年对各型原发性心肌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放射诊断研究, 侧重X线平片表现及其诊断评价,取得了显著进展.1.肥厚型心肌病 1962年在国内首次做出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血管造影诊断,1964年报告3例,70年代中期又研究总结了28例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征象,结合平片和造影对照研究,提出了本病的诊断要点.肥厚型心肌病心血管造影有特征性表现,而X线平片则无特异性表现.但根据X线-临床(杂音)-心电图三结合的方式,约2/3病例可提示或诊断本病。在当时国内尚未普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上述X线分析已成为本病无创诊断和筛选造影检查的主要手段。这些工作在国内均属首次报告,上述三结合的X线平片诊断进程,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线钡餐造影与CT进行影像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食管癌早期X线钡餐造影阳性率明显高于CT影像诊断,对比差异显著(P0.01)。食管癌中晚期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阳性率与CT影像诊断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在食管癌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X线钡餐造影对于食管癌早期诊断方面效果显著,CT影像诊断能够为分期及手术方案提供参考,合理运用影像学诊断方法,有效提升食管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升食管癌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纤维胃镜的发展及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检查技术的应用,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得到了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胃窦部变形的X线认识,现将我院近年来X线检查后又经胃镜,部分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进行X线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诊断依据胃低张汉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和胃镜活检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63例曾经X线造影和超声显象检查后明确病理诊断的涎腺肿块进行对照分析。重点比较X线造影与超声显象在诊断价值上的优缺点,讨论了两项检查方法互相补充综合诊断的价值。结果:超声显象的诊断符合率为79%,X线造影为84%。两者综合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4%。  相似文献   

17.
陈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093-1094
目的:总结食道裂孔疝的X线诊断特征。方法:对18例食道裂孔疝患者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18例食道裂孔疝患者均具有特征性X线表现。结论:X线钡剂造影检查能够明确显示食道裂孔疝的病理改变,对诊断该疾病具有确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在十二指肠钡餐造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09年4月进行X线钡餐造影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X线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常见各种疾病的检出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X线检查在十二指肠钡餐造影中应用,检出疾病与临床确诊情况符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40-294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X 线诊断.方法 对31 例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X 线平片及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X 线平片及造影能较为准确地诊断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结论 X线平片及造影目前仍是诊断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首选,是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将遥控透视X线机和X线影像工作站用于尿路造影,较好克服了传统造影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全面和确切的依据,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