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包虫病在内蒙古地区并不少见,但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却不多见。作者近期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6岁,因上腹部疼痛10天,加重3天伴发热2天,于2002年5月27日以腹痛待查收入院。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天前疼痛明显加重,伴恶心、纳差、食欲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CT征象,讨论CT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2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结合CT征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断.结果:20例肝包虫囊肿共有29个囊肿;其中单房单囊16个,单房多囊7个,多房多囊6个.囊肿壁见钙化10例;20例肝包虫囊肿均经肝内胆管破入胆道系统,致肝内胆管扩张者6例,肝总管、胆总管扩张14例;其中有2例合并主胰管扩张.结论: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新疆是包虫病高发区。包虫病中以肝脏包虫病为最多,约75%。肝包虫囊破入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和胆道感染较为少见。自1985年至1996年我院收治828例肝包虫病,其中包虫囊破入胆道致梗阻性黄疸和胆道感染者1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性7例,女性5例。哈萨克族4例,维吾尔族3例,回族2例,锡伯族2例,蒙古族1例。有明确狗羊接触史者11例。症状和体征:季 相似文献
6.
病历资料 患者,女,68岁,已婚。右上腹胀痛不适半年余,1个月前曾在我县某医院拟诊为肝癌,家属及患者放弃治疗回家。近10天疼痛加重,伴发热,黄染2天于2008年5月13日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04次/分,血压120/80mmHg。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压痛(+),肝大位于右肋缘下4cm,肝区叩击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0×109/L,NEUT 0.874。 相似文献
7.
8.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35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1年余,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3月,发热1周。血常规:WBC19×109/L。超声:肝右叶斜径132 mm,左叶85 mm/106mm,肝门部见39 mm×57 mm的液性暗区,边界欠清,壁厚6 mm,其内见卷曲的光带及光斑回声。胆囊:97 mm×48 mm,壁毛糙,右肝管扩张,内径9mm,总胆管内径27 mm,其内充满条索状光带及光斑回声,与肝门部液性暗区分界不清(图1)。结论:肝包虫破入胆总管,胆总管及右肝管扩张。入院后手术证实肝门部见一4 cm×3 cm大小的包虫囊腔已破入肝总管,腔内有较多的粉皮样内囊及坏死组织。左肝管通畅,右肝管不能满意探及。例2.男,53…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研究肝包虫破入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手术经验。方法:不同病情状态采取手术措施。结果: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出院。复发者重复治疗效果好。结论:我院成功进行肝包虫破入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手术治疗。并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肝包虫破入胆道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B超诊断肝包虫病及肝包虫破入胆道造成的胆道阻塞,对确诊及高度可疑的患者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并进行肝包虫残腔引流、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结果:全组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均顺利康复,平均术后12d出院,2例病人残腔感染经持续引流治疗后好转。结论:B超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方法。及时的胆道探查引流、清除包虫内囊及残腔引流是该病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左半肝切除6例,肝左外叶切除20例,肝断面取石并左肝管与胆总管会师取尽结石,矫治胆道狭窄,对合并右肝管结石者加用胆肠吻合术,术后带T管口服中药2~3周,并观察疗效。结果 1例高龄患者因胆总管十二指肠舌状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而死亡,25例痊愈出院,T管拔除前造影均未见残余结石;随访25例,随访时间8月~10年,18例症状完全消失,6例有轻度胆管炎症状,需经常服用消炎利胆药物;1例术后5年胆管结石复发,加作Roux-Y胆肠吻合术后症状消失。总优良率达96%。结论左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瘘管切除、乳头矫形、一期缝合法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乳腺导管瘘患者行瘘管与受累导管切除、乳头矫形术、一期缝合后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32例(86.49%)一次性治愈,5例(13.51%)半年内复发经敞开换药后治愈.结论:瘘管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有效手段,术中彻底切除瘘管及乳头矫形可减少复发,保持乳房外形的美观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及甲状腺舌管瘘(thyroglossal duct fistula,TDF)的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7例TDC和4例IDF(3例在外院术后复发病例)。1例作了囊肿切除,20例作了Sistrunk手术。结果 18例获得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Sistrunk手术是治疗TDC和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下肝管损伤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经手术证实的7例胆囊下肝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例胆囊下肝管损伤患者分别经穿刺引流后手术引流和直接手术引流后数十天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胆囊下肝管漏胆,手术中仔细操作可以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多须较长时问引流方能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胆管结石井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65例病人手术方法的分析,总结出不同病例最佳的手术方法。结果:5例病人行单纯“T”管,“U”管引流术,7例行胆总管成形术。30例行肝叶切除术。13例行胆肠内引流术。10例行胆管壁修补术。结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施行不同术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戴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0(5)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年来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26例的损伤部位、类型和疗效。结果 17例胆管损伤在术中发现并立即修复。26例中11例行对断吻合术(5例术后复发狭窄,其中1例死于胆汁性肝硬化);1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术,术后恢复良好;病死率3.85%(1/26)。结论 重视胆管损伤的可能原因是降低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率的首要环节,及时诊断和一次性妥善处理是减轻损伤危害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胆管损伤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0(5):474-47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年来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26例的损伤部位,类型和疗效。结果17例胆管损伤在术中发现并立即修复。26例中11例行对断吻合术(5例术后复发狭窄,其中1例死于胆汁性肝硬化);1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术,术后恢复良好;病死率3.85%(1/26%)。结论重视胆管损伤的可能原因是降低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率的首要环节,及时诊断和一次性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9例共施行手术31次,其中2次手术者4例。手术方式为胆管端端吻合10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例,胆管壁缺损修补5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0例,单纯缝线拆除2例。15例随访1~5a,优良率73.33%。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避免的,肝管空肠Roux-e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