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上世纪40年代使用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索青霉素以来,由于众多该类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对其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威胁。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对该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了战胜疾病,人类使川近似剂来克服β-内酰胺酶的破坏作用,使β-内酰胺酶失去活力,这就是近10年来发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按照作用机理分类.这些抑制剂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类,其中竞争性抑制剂按其作用性质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类。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4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以及BRL-42715)的特性、各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作用 机制,以及这些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后的协同作用,并对酶抑制剂抑酶作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等,为品种最多、研究进展最快、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主导地位.从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上市至今将近6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大量的应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住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了解决产酶耐药问题,近年来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途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开创了广阔前景.本文论述了β-内酰胺酶分类、生物活性及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作用特点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主要品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致病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耐青霉素类的细菌由最初的3/5440株发展到1965年的16.6%,1970年超过80%以上。随耐药性的增强,抗生素用量日益增高,苄青霉素MIC最初为0.02μg/ml,1951年增大为25μg/ml,现已分离得到MIC为2000μg/ml的菌株。许多学者认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形成。为此。各国药物工作者进行新抗生素的筛选或化学结构改造,以寻找新广谱抗生素,既耐酶的水解作用,又具强的抗菌活性。此外,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理寻找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6.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疗效较好的一类抗生素。为改善抗生素对产酶耐药菌的作用 ,近年来成功开发出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 ,从而拓展了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抑菌谱 ,降低了治疗费用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作一概述。1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分类和作用特点细菌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已成为严峻问题 ,其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 β 内酰胺酶使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开环而失去抑菌活性。开发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是解决细菌耐药性的关键所在。这种酶抑制剂在使酰化… 相似文献
7.
8.
9.
众所周知,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产生β-内酰胺酶。这种酶广泛地存在于革蓝氏阳性和阴性细菌中。近年来,许多重要的病原菌中产β-内酰胺酶菌株明显增加。表1列出伦敦一家医院从门诊病人分离出的耐药金葡菌出现的频率。从中看出,分离菌株中已有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引论1940年由 Abraham 和 Chain 首先叙述了破坏青霉素的细菌酶,他们称它为青霉素酶。从那时起,所叙述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酶,其数目和复杂性都已增加。随着连续对这种水解有拮抗作用或者是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新化合物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破坏药物的酶。因此,已经在平行进行着的研究,是从对β-内酰胺酶的底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起的作用来考查抑制β-内酰胺酶的方法。虽然,企图用抗β-内酰胺酶的血清和某些化学药品抑制这些酶,但主要的进展则是用β-内酰胺类化合物自身作为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新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性和安全性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感染的治疗。然而 ,自上世纪 40年代使用第一个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以来 ,众多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细菌对其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威胁。目前公认的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 4种 :①产生β 内酰胺酶 ,灭活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②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使抗生素无法进入菌体而发挥抗菌作用 ;③改变靶位蛋白 ,使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或降低抗生素对靶位蛋白的亲合力 ,从而降低抗菌作用 ;④外排泵机制 (effluxpumpmechanism) ,由于细菌内膜降低对抗生素的通透性或将其…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 ,随着细菌产生 β -内酰胺酶降解抗生素而造成耐药 ,使临床疗效下降。近 2 0年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以下简称酶抑制剂 )的开发 ,使氨基青霉素、广谱青霉素、头孢哌酮等不耐酶的品种免受酶的降解 ,不仅增强对产酶菌的抗菌作用 ,而且扩大了抗菌谱 ,使酶抑制剂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剂成为开发新抗生素的又一思路。1 常用酶抑制剂用于临床的酶抑制剂主要有舒巴坦 (sulbactam)、克拉维酸 (clavulanicacid)和他唑巴坦 (tazobactam ,三唑巴坦 ) ,均属不可逆竞争性抑制剂和自杀性抑制…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杨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6,(3):109-11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BLI)在应对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疗效因β-内酰胺酶的演进而不断减弱.随着β-内酰胺酶种类以及革兰阴性耐药菌的逐年增加,研发新型BLI及其合剂势在必行.本文对二氮杂双环[3.2.1]辛酮(DBO)和有机硼酸等非β-内酰胺类BLI以及新批准上市和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的各种BLI合剂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 Lactamase inhibitors)是一种新的 β-内酰胺类药物〔1〕。质粒传递产生 β-内酰胺酶 ,致使一些药物β-内酰胺环水解而失活 ,是病原菌对一些常见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饱菌素类 )耐药的主要方式。为了克服这种耐药性 ,除了研制具有耐酶性能的新抗生素外 ,还要不断寻找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对竞争型抑制剂的开发已有一些进展。竞争型抑制剂按其作用性质分为可逆性与不可逆性两类。耐酶青霉素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钠等 )属可逆性竞争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它们可与一些细菌的 β-内酰胺酶活性部… 相似文献
1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均能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作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程度不同的耐药性,极大地威胁着临床使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产生灭活酶;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靶位蛋白,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苏盛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1,(7)
本文综述了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发展趋向。文章分(1)具有新型母核的β-内酰胺抗生素,(2)新的头孢菌素衍生物,(3)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个方面,通过对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两大类抗生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发展了青霉烯类衍生物、碳杂青霉烯衍生物(如硫霉素)、氧杂青霉烯衍生物、碳杂和氧杂头孢菌素以及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如诺卡霉素)等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择要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已经应用于临床或将应用于临床的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文引用主要参考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20.
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敏感菌引起的多种感染有良好疗效。随着头孢哌酮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乃至滥用,耐药率逐渐升高。国内外研究表明β-内酰胺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是解决临床细菌耐药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阐述国内头孢哌酮复方制剂的情况,对比了不同头孢哌酮复方制剂中联用β-内酰胺酶的配伍比例和用法用量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使用头孢哌酮复方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