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EST术后发生急性坏疽性胆囊炎(AGC)的原因和外科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开展的1066例E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引起AGC可能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EST术后并发AGC,发生率为1.5%,EST手术操作困难及胆道梗阻可能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主要诱发因素。1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急诊外科胆道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随访4~36个月,未再发现胆道感染、梗阻等症状。结论AGC发生可能是EST手术操作与胆道梗阻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外科手术是治疗AG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胆道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胆道插管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行ERCP的患者。对常规胆管插管失败且导丝反复进入胰管(〉4次)者行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胆管插管成功后,导丝留置胆管内,继续完成胆管括约肌切开及相应的治疗。统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内共行ER—CP1576例次,需胆管深插管879例次,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者30例。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后,首次ERCP胆管深插管成功率为93.3%(28/30),2次ERCP插管成功率为96.7%(29/30)。2例(占6.7%)发生并发症,为轻型胰腺炎。无出血、穿孔或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在困难胆道插管中采用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胰管导丝占据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胆管选择性插管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共3505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开始均尝试对患者用导丝辅助的括约肌切开刀行选择性胆管插管(标准法),若导丝反复进入胰管5次仍未插管成功则导丝留置于胰管,退出切开刀另用一根导丝尝试插管(占据法),尝试失败则行经胰预切开或针状刀乳头开窗术(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若尝试插管达5次胰管亦未能进入则行针状刀乳头开窗术(胆胰管插管失败行预切开)。比较各组间胆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标准法插管成功率(93.4%)明显高于占据法(54.8%,P〈0.001)、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81.3%,P〈0.001)及胆胰管插管失败行预切开(84.6%,P=0.011);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及胆胰管插管失败行预切开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占据法(P值均〈0.001);各组间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法插管成功后行括约肌切开有2例出血,行预切开插管患者中有5例出血、1例穿孔,无死亡病例。结论胰管导丝占据法胆管插管成功率虽不高,但当标准插管法困难时应首先尝试,以尽量避免预切开的风.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trans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TPS)应用于导丝进入胰管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困难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1 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ERCP诊疗的胆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在常规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尝试5 min内即成功进入胆管者,共纳入154例导丝误入胰管的ERCP困难插管患者。将导丝首次进入胰管且插管时间5~<10 min时即行TPS的患者设为早期TPS组(n=62例),而将导丝反复进入胰管(≥2次)或插管时间≥10 min时才实施TPS的患者设为延迟TPS组(n=9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插管时间、手术时间、插管成功率、ERCP术后胰腺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TPS组和延迟TPS组的性别、年龄、ERCP指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TPS组的插管时间[12.0(10.0,15.0)min 比 21.0(16.0,27.0)min,Z=8.262,P<0.001]、手术时间[29.0(25.0,34.0)min 比 50.5(41.0,67.8)min,Z=9.097,P<0.001]显著短于延迟TPS组,两组胰管支架留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62)比16.3%(15/92),χ2=1.381,P=0.240]。早期TPS组的插管成功率[100.0%(62/62) 比 88.0%(81/92),χ2 =6.282,P=0.012]显著高于延迟TPS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0.0%(0/62)比16.3%(15/92),χ2=11.200,P=0.001]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37.1%(23/62)比59.8%(55/92),χ2=7.626,P=0.006]显著低于延迟TPS组,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1.0%(13/62)比31.5%(29/92),χ2=2.080,P=0.149]以及术中出血发生率[21.0%(13/62)比30.4%(28/92),χ2=1.699,P=0.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穿孔和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在导丝误入胰管的ERCP困难插管中,早期实施TPS可以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并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蔡炜  夏青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1):784-78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广泛应用于胰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否增加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胰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胰管结石(PDS)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经ERCP诊治的18例PDS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结果。结果:18例PDS患者临床上均以上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且合并慢性胰腺炎,其中1例合并胰腺癌。经B超检查,10例患者检出有PDS或胰管扩张;全部病例经ERCP检查后均明确显著有PDS和胰管扩张。经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T)成功取石4例;行EPST+体外震波碎石(ESWL)及ESWL+胰管内支架引流(ERPD)者各1例,半年后复查时胰石消失:行ERPD者12例。3例患者置管后3个月内因伴主胰管多发、巨大结石和胰腺癌而接受手术治疗。18例患者经1-11个月的随访,腹痛近期(<3个月)缓解率为88.9%,远期(>3个月)缓解率为75.0%,体重、脂肪泻、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ERCP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支架阻塞是其晚期并发症。结论:ERCP能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量,是诊断PDS的主要手段。经ERCP取石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满意及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在PDS的治疗中亦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预切开术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时应用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RCP预切开术共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针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NKP组,n=73)、乳头开窗术(NKF组,n=24)、经胰管弓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TPS组,n=30)和弓状刀经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Erlangen组,n=58)。对4种预切开方法优缺点、对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及可能对并发症发生的增加或减少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KF、TPS组插管成功率均较NKP组高(P值均0. 05),TP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NKF组低,NKF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NKP组高(P值均0. 05)。Erlangen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NKP组和TPS组(P值均0. 05)。NKF[OR(比值比)=2. 420,95%可信区间(95%CI):0. 235~0. 828,P=0. 036]、TPS(OR=1. 752,95%CI:0.238~0. 594,P=0. 029)是插管成功的影响因素;年龄 57岁(OR=0. 094,95%CI:0. 028~0. 316,P 0. 001)、手术总时间(OR=1.029,95%CI:1. 002~1. 057,P=0. 036)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57岁(OR=0. 065,95%CI:0. 017~0. 256,P 0. 001)是PEP发生风险的独立保护因素,手术总时间(OR=1. 040,95%CI:1. 007~1. 074,P=0. 016)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PS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较NKP、Erlangen相对安全、有效,年龄、手术总时间可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手段。选择性乳头插管是ERCP诊治的基础,但由于解剖变异、结石嵌顿、乳头狭窄、肿瘤侵袭等诸多原因,导致一些患者行ERCP时常规插管失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precutsphincterotomy,PST)是一种特殊技巧的乳头切开术,是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后常用的方法,可大大提高内镜插管的成功率。4年来作者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治疗及减少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ABP患者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内镜组行ERCP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其腹痛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随访所有ABP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117例ABP患者中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9例(84.6%),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8例(15.4%)。内镜组和对照组总例数分别为49例和68例。内镜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腹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无明显内镜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5—37个月);7例失访,随访率94.0%。内镜组的复发率0(0/46)明显低于对照组46.8%(29/62)(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ERCP治疗ABP是较好方法之一,不仅疗效好、恢复较快,而且安全,并能减少胆源性胰腺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目前较公认的机制是EST术中破坏了Oddi括约肌结构,引发功能障碍,导致肠胆反流,进而出现术后远期并发症。本文就Oddi括约肌功能与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关系及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降低胆胰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930例(其中≥60岁患者510例)胆胰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30例患者中,ERCP成功896例,成功率96.34%.发生ERCP并发症73例,发生率7.85%;其中胰腺炎42例(合并胆道感染1例),十二指肠穿孔4例,乳头切开后迟发性出血6例,贲门黏膜撕裂出血2例,胆道感染19例(合并感染性休克5例).2例死亡,余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是较安全有效的,但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且合并疾病较多,出现并发症后治疗困难,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故要严格掌握ERCP适应证,提高内镜技术,术前、术后积极治疗合并疾病,积极预防并及时诊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后留置鼻胆管能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97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行鼻胆管引流分为鼻胆管组(538例)及对照组(159例),总结术后两组患者胰腺炎、胆管炎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鼻胆管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后胰腺炎(4.3%比6.3%,P〉0.05)及出血(1.3%比1.9%,P〉0.05)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明显降低(1.3%比3.8%,P〈0.05)。结论ERCP取石术后留置鼻胆管可以降低胆管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不明原因RAP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1~2年,发病次数2~5次。10例在急性发作期,5例在发作间期行ERCP诊治。结果15例患者经ERCP明确病因者6例(3例胆管微结石,1例胆总管末端小囊肿,1例胰管小结石,1例胰管蛋白栓子),可疑病因者6例(乳头旁憩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4例),未明确病因者3例。根据ERCP检查结果,9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6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随访2年,15例患者均未复发胰腺炎。ERCP和EST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ERCP对不明原因RAP有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及与远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t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EST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在EST术前、术后1年分别采用Oddi括约肌测压术,对比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压高峰值的变化。并抽取胆汁,做细菌培养。结果共有68例患者纳入研究,随访13—36个月,有3例患者失访,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11/65)。EST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高峰值和收缩频率明显低于术前,但并发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在EST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T术前并发症组胆道细菌阳性率54.5%(6/11)与对照组46.3%(25/54)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8),但术后胆道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7/10)比31.7%(13/41),P=0.02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1.5cm)、结石数量(〉3)、结石最大直径(〉20mm)、EST大切开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EST术后远期并发症须加强关注,Oddi括约肌功能下降、存在胆肠反流是其发生的基础因素,同时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海医院2001年与2007年ERCP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ERCP适应证、难度分级、术后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长海医院2001年和2007年2374例ERCP临床资料(2001年966例,2007年1408例)。比较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ERCP适应证、操作难度、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相隔5年的2个自然年中,2007年比2001年因胆道结石行ERCP的患者明显下降(49.3%比59.0%,P=0.000),而胰腺疾病特别是慢性胰腺炎的比例显著上升(18.5%比6.6%,P=0.000),复发性胰腺炎比例上升(1.6%比0.2%,P=0.001),2007年出现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ERCP的患者。2007年手术操作难度明显高于2001年(P=0.000),难度为5级的操作显著增加(33.3%比7.3%,P=0.000),诊断性ERCP(难度1级+难度3级)的比例明显下降(5.9%+3.1%比30.5%+2.8%,P=0.000)。2001和2007年ERCP成功率相似(P=0.084)。2007年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2001年(7.88%比3.73%,P=0.000),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20)。结论2007年诊断性ERCP的例数明显下降;ERCP操作适应证发生了变化,其中胆道疾病减少,胰腺疾病增多;操作更加复杂,成功率并无下降。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可能是因为治疗性ERCP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胰管支架在内镜治疗困难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在内镜治疗困难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入院行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困难患者81例,随机分为胰管支架治疗组35例,而未放置胰管支架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2组使用相同药物治疗,病情平稳后取出胰管支架(平均11 d),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瞻性研究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CP)的长期疗效。方法根据M—ANNHEIM分类系统的CP诊断标准,将纳入的CP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或胰管括约肌切开、胰管取石、胰管狭窄扩张、胰管支架放置,对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发作次数、腹痛、体重、内外分泌功能、胰管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共入选107例诊断明确的CP患者,男74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2岁,成功随访105例,失访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5(3~27)个月,其中有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余101例患者腹痛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分别有70例和19例,腹痛缓解率为88.1%(89/101);内镜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数均为10例,脂肪泻患者数分别为10例和3例;内镜治疗后有56.4%(57/101)的患者体重增加,平均增加4kg;内镜治疗前后胰管直径无显著变化,胰管直径的变化和内镜疗效无明显联系。结论内镜治疗可缓解CP的腹痛症状,增加患者体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胰管弓式隔膜乳头预切开术处理ERCP困难胆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109例ERCP胆总管插管困难患者进行经胰管弓式隔膜乳头预切开术(下称经胰管组,56例)和常规针式乳头预切开术(下称常规针刀组,5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9例患者中的97例在乳头预切开术后可成功插入胆管,经胰管组成功率96.4%(54/56),常规针刀组成功率81.1%(43/53),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中11例出现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5例、出血4例、胆道感染2例。其中,经胰管组急性胰腺炎2例,常规针刀组急性胰腺炎3例,出血4例,胆道感染2例。两组比较,经胰管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针刀组(3.6%比17.0%,P〈0.05),术后胰腺炎、出血、感染发生率也分别低于后者,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经胰管弓式隔膜乳头预切开术超选胆总管成功率高于针式乳头预切开术,而且并发症较低,是处理选择性胆总管插管较困难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