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自阴道内阴道残端单层锁边缝合,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采用连续缝合,对比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及残端息肉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发生率(2.56%)和息肉发生率(5.13%)均明显对于对照组(分别为17.95%和20.5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镜下缝合法,可以有效降低阴道出血和息肉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缝合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析17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分别采用连续法和两端间断加连续法缝合阴道残端。结果两端间断+连续缝合法术后阴道出血发生率2.17%,与连续缝合法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端间断+连续缝合法术后发热、阴道残端息肉形成、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缝合法(P〈0.05)。结论两端间断+连续缝合法优于连续缝合法,是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降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200例行常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残端左右缝合,残端悬吊组20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侧对侧缝合+...  相似文献   

4.
周琦  王岚  肖烨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7):653-653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LTH)是指经腹腔镜将子宫完全切除 ,子宫经阴道取出 ,经腹腔镜下或经阴道缝合阴道残端的术式[1] 。我院自 2 0 0 2年以来共做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 0例 (LH组 ) ,随机取同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32例做对照组 (AH组 ) ,将两种手术效果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LH组多发性子宫肌瘤 11例 ,子宫腺肌瘤5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例。AH组 :多发性子宫肌瘤 2 4例 ,子宫腺肌瘤 6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例。年龄 :LH组平均年龄 5 0 1± 1 3岁 ,AH组为 4 7 2± 1 1岁。LH最大子宫如孕 12周大小 ,AH组最大子…  相似文献   

5.
王绪彩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71-2373
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开始在妇科引进腹腔镜,20世纪90年代后,腹腔镜技术发展较快,进入镜下手术阶段[1].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可以取代大部分经典的开腹手术[2].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既取腹腔镜手术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又取普通子宫全切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优点,既可保留阴道内子宫颈外鞘,保持盆底、阴道的完整性,又可防止子宫颈残端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TLH)是指在腹腔镜下将子宫体及子宫颈完全切除,并经阴道将切除的子宫取出,之后在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断端及腹膜反折。TLH有别于腹腔镜下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10月~2009年5月共施行TLH7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90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子宫全切术组300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30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组300例.对因行全子宫切除术而出现阴道残端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方式、术后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总发生率为3.00%,其中,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患者中发生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的发生率(1.00%、1.30%)明显低于开腹子宫切除术组患者(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坠胀、渗血等,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开腹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残端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术式,应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术后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降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AVH组(n=48)以及TLH组(n=48)。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发热、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结果 TLH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LAVH组(P<0.05),TLH组和LAVH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发热和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术程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该院收治的行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46例作为 A 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52例作为 B 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临床并发症等,并随访12周,对比2组患者膀胱功能、直肠功能、有无腹痛。结果 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予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并发阴道残端出血2例(4.35%),临床给予对症治疗治愈;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2例(4.35%),腰腹部疼痛不适2例(4.35%)。B 组并发阴道残端出血2例(3.85%),膀胱损伤1例(1.92%),给予对症治疗治愈;出现腰腹部疼痛不适7例(13.4%)。结论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较短,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
林文 《哈尔滨医药》2009,29(5):35-35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用的术式。我院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改良了全子宫切除术,即阴道残端不关闭,且不缝合盆腹膜,使手术简便快捷、出血少、损伤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子宫切除术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并探讨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经阴道手术的技巧。方法分析156例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同期指征相近的5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60例腹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以上各指标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残端愈合等与腹腔镜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对于<5 cm的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良性卵巢囊肿也可经阴道一并手术。  相似文献   

12.
范爱华  常美英 《河北医药》2011,33(10):1475-147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的特殊方法及在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比较武安市医院(A组)及石家庄市中心医院(B组)在腹腔镜下切除的101例大子宫。A组108例,不使用常规手术方法,将以下几种策略应用于子宫全切术中:(1)将置镜孔及操作孔相应上移;(2)先剥除位于子宫底及子宫前壁的肌瘤;(3)旋切部分宫体组织;(4)先打开后穹窿;(5)打开前后穹窿后转阴。除3例中转开腹外基本按术前计划完成手术。B组按腹腔镜手术学子宫全切的方法常规操作,中转开腹19例。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A组中转开腹率明显少于B组(P〈0.01)。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副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特殊方法"在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副损伤,值得推广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子宫切除术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经阴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无中转开腹、无膀胱或直肠损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肠功能的恢复快。术后随诊2个月两组阴道残端均出现有少数息肉,摘除后愈合良好。结论子宫切除途径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最有利于患者的切除途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不失为较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10年1月因48例子宫切除术后住我科治疗的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残端出原因多为血管韧带残端缝扎不牢靠,阴道残端缝合止血不严密或阴道炎症感染以及全身状况如贫血,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术前充分阴道准备,纠正贫血及凝血机制异常并加强子宫全切术中注意阴道残端的缝合,降低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对86例子宫大小在12~18孕周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施行改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情况。结果 86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无输尿管、膀胱、肠管损伤,无因术中出血而输血的病例,皮下气肿4例,皮下血肿1例,穿刺孔感染1例,残端感染2例(经残端拆线引流及抗生素应用痊愈);术后病率为4.65%。86例全部随访3个月,妇科检查阴道残端均愈合好,光滑,无肉芽增生。无尿漏、粪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认真评估,术中综合运用上移穿刺孔、选择30°腹腔镜、改变手术步骤(腹腔镜下先阻断子宫动脉、后原位缩减子宫体积、再切除子宫)及LH专用举宫器的使用,大子宫全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给予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B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C组,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及C组,C组术后并发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虽然治疗费用较高,但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燕  陈洪美  李宗敏  陈姣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32-2433
目的:探讨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经阴道或腹腔镜行次全子宫切除69例,其中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33例(阴式组),经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36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阴式组(P<0.05),阴式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阴式组术后最高体温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在一定适应证下.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探全子宫切除术中改良阴道残端缝合法对患者后盆底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实施全子宫切除术104例,比对组52例:阴道残端前至后连续缝合;试验组52例:实施改良阴道残端缝合:比对不同缝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试验组阴道收缩时间长于比对组,试验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比对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比对组,(P<0.05).试验组性功能无变化发生率90.30%高于比对组的63.46%,试验组性功能减弱发生率1.92%低于比对组的34.62%,(P<0.05);试验组性功能增强发生率7.69%与比对组的1.92%比较,无差异性(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低于比对组17.31%,(P<0.05).结论 全子宫切除术中改良阴道残端缝合法对患者盆底肌张力、阴道收缩时间、尿失禁程度以及性生活质量影响性较小,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治策略。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阴道残端出血、损伤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1%(17/326);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潮热、心血管疾病和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70.38%(202/287)。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腹腔镜下仪器操作技术,遵守规范的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注意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孟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531-53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先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0月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 宫颈残端套扎组(A组)34例和直接套扎宫颈残端组(B组)36例,A组病人在手术中选择首先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等待宫体颜色变为紫黑色,质地变软后再进行宫颈峡部套扎,B组病人在套扎宫颈峡部的同时处理子宫动脉上行支,其后处理子宫.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是A组(99.2±12.3)min和(58.6±13.4)ml,B组(152.8±11.7)min和(101.2±16.2)ml,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首先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能迅速阻断子宫血运,使子宫体变软,便于分离钳牵拉,暴露手术野,使出血量和手术步骤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