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告1例PICC导管置管中5次返折异位的置管体会。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5次送管阻力,通过边送管边推注生理盐水,成功送管达到预测量长度,导丝拔出过程中出现2次阻力,拔出后导丝出现弯曲打折现象。通过X光确认,导管在静脉内出现5次返折,之后拔出导管,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成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预插管血管途径,置管过程中出现阻力,避免暴力送管,置管后应先X线确认导管位置,再拔出导丝。尽量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在超声直视下可以查看血管内壁直径、光滑度,避开静脉瓣,选取血管内壁直径大于导管直径2倍的静脉。  相似文献   

2.
袁会平  陆艳萍  张翠勉 《河北医药》2013,(22):3468-3468
近年来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使无痛注射变成了现实,在为化疗患者保护血管方面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PICC 导管头端不位于上腔静脉时,称之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 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发生率为34.2%[1]。我院对不同体位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林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75-3476
外周导入静脉置管(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置入,使导管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导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护士可进行独立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避免了以往造成的药液外渗,组织坏死现象的发生,PICC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问题。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对PICC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并对相应并发症提出解决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左侧颈内静脉置入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早期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6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左侧颈内静脉置入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功能不良分为A组、B组,考察2组间相应参数的区别,观察透析早期泵控血流量与相应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B组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61.5±21.6)、(235.2±44.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导管动静脉端所处位置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泵控血流量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存在相关性(r=0.302,P=0.017).结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入永久性导管的患者早期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较高,导管末端位置并不是早期导管功能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可减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0月197例来我院行PICC置管术出现异位的31例患者的异位原因,并根据存在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异位主要与患者年龄、置管静脉、体位、体外测量方法有关(r=0.995、0.996、0.992、0.990,P=0.001、0.004、0.004、0.018),针对异位原因对患者相应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0.3%(28/31)。结论对PICC置管术后导管异位患者异位原因分析及相应护理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使PICC置管术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使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最大的治疗实惠。  相似文献   

6.
张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805-380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颈内静脉置管并发颈内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采用溶栓、抗凝治疗,并实施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结果 1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在血管多普勒彩超下显示,颈内静脉再通或部分再通6例;血栓肌化,侧支循环建立4例。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处理和避免并发症产生,促进肿瘤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端坐位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治疗采取PICC置管且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复位者10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平卧位复位;观察组患者选择端坐位复位。结果观察组患者复位的成功率为98.08%(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23%(4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坐位对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复位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王淑英  于长玲  宿国波 《医药世界》2010,(11):1550-1550,155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肿瘤科2009-02-2010-07161例置管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置管成功率为99.37%,最长留置255d,最短20d。发生机械性静脉炎8例,穿刺点出血1例,导管堵塞3例,非计划性拔管1例。所有病例导管全部完整。结论对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延长了PICC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肢上举体位对老年人PICC置管术后导管异位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体位组和改良体位组,各66例;传统体位组采用置管时上肢与躯干垂直的方法,改良体位组为送管15cm时,将穿刺侧肢体伸直上举与躯干角度大于150°.结果 共有11例导管异位;传统体位组9例,异位发生率13.6%;改良体位组2例,异位发生率3.0%;两组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人,PICC置管术中患者采取抬高上肢的改良体位简单易行,可明显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8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所出现的19例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过程的探讨,认为在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正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护理及密切的观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两种冲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行PICC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遵循A(assess,抽回血)-C(clear,脉冲式冲管)-L(lock,正压封管)常规维护,观察组在对照组A-C-L常规维护基础上在化疗患者间歇期另加入抽吸式冲管,对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为23.2%(13/56),观察组为7.1%(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常规A-C-L导管维护基础上,加入间歇期抽吸式冲管能有效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为顺利完成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黄龙  吴杰  廖婷婷  高晓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4,(8):1146-1147,1150
目的探讨在透视下与非透视下行颈内静脉长期血液透析(血透)导管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88例尿毒症患者行颈内静脉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前2年,42例均在导管室X射线透视定位下进行,右侧颈内静脉32例(A组),左侧颈内静脉10例(B组);后2年,46例均为非透视下进行.右侧颈内静脉34例(C组),左侧颈内静脉12例(D组),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导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尿素下降率(URR)、整体尿素清除率(Kt/v)及性价比。结果四组均能成功置管,A组、C组导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及充分性均良好,但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B组置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及充分性均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首选非透视下进行,在节约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时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放射性接触;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可优先选用透视下进行.有利于及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予以调整.避免透析血流量不足及透析不充分.  相似文献   

13.
陶蕾  李伦兰  陈新华  耿丽丽  戴晴 《安徽医药》2018,22(10):2037-2040
目的 观察比较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的中长期效果,为血管通路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2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IVAP组115例,PICC组157例,置管方式由患者意愿决定。分别对IVAP组和PICC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直到导管取出或此项研究结束(2017年4月30日)止,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舒适度。 结果 在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症状性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堵管、疼痛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湿疹、异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0.87%,0.00%,10.43%)均低于PICC组(12.10%,8.28%,3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舒适度得分(6.97±0.97)分高于PICC组(5.9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VAP与PICC均为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IVAP优于PICC,临床实际应用时要全面综合评估患者,合理制定置管方案,科学选择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代谢当量(MET)的握球运动强度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 研究类型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PICC置管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以MET衡量上肢握球运动强度,3组患者分别对应1~2 METs、2~3 METs、3~4 METs的运动强度,3组患者握球运动时均佩戴显示运动耗氧量的运动手表,均每日握球运动300组/d,三餐后2 h分3次开展,每次100组。PICC置管第3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与达到目标运动强度运动10 min后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最小血流速度(Vmin),在置管第7天、置管第14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完成上肢静脉血栓分级诊断;并记录PICC置管14 d内导管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PICC置管3~14 d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2 METs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60±10.45)岁;2~3 METs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0±11.07)岁;3~4 METs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25±10.93)岁。1~2 METs、2~3 METs、3~4 METs组患者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均显著高于同组静息状态下的Vmin、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与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置管7 d、14 d内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3/30)比6.67%(2/30)比6.67%(2/30),20.00%(6/30)比13.33%(4/30)比10.00%(3/30)](均P>0.05)。3组患者置管14 d内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 METs组运动疲劳感比例低于2~3 METs组及3~4 METs组[26.67%(8/30)比53.33%(16/30)比76.67%(2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 METs、2~3 METs、3~4 METs运动强度下的PICC置管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他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考虑运动疲劳因素,1~2 METs的运动强度适宜作为PICC置管14 d内的握球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