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10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用静脉注射环磷酰胺(CP)同时口服泼尼松疗法的效果。对象与方法: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平均起病年龄6-2岁。5例泼尼松初治(60mg/m2/天8周)缓解,以后频繁复发(一年中复发>三次),泼尼松再治(剂量疗程同初治)无效。5例泼尼松初治即无效。10例患儿均予以静脉注射CP500mg/m2+NS250ml3~4小时内静脉滴注,24小时内鼓励多饮水,每月一次共6个月;同时口服泼尼松,服法:60mg/m2/天,2月,60mg/m2隔日,4月,3…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例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变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病人,于围术期通过放免及尿酶检查方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并与常规肾功能检查方法相对比。资料与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病人20例,术前氮质血症(BUN)、肌肝(Scr)无异常者,心功能Ⅱ~Ⅲ级,ASAⅡ~Ⅲ级,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5.9(20~52)岁,体重48.2(40~61)kg。施行二尖瓣置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6例。均用安…  相似文献   

3.
小儿肾脏疾病血,尿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小儿肾脏疾病血、尿内皮素(PET、UET)的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同位素放免方法检测了肾病综合征(NS),肾小球肾炎(GN),肾功能衰竭(RF)共72例患儿血及尿中ET,血心钠素(ANP)水平。结果NS,GN,RF三组的PET及UE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RF组(P<005,P<0.01)。ANP值在GN组和R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例ARF患儿恢复期血ET水平下降,6例CRF患儿虽经治疗,但血ET水平不降或上升。结论ET在小儿肾脏疾病发病机理及病情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值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PCR-SSCP法检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脂质代谢紊乱机制。方法测定了68例小儿NS及120例健康对照组7项血脂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并采用SDS-PAGE检测NS组尿蛋白类型。结果所有7项指标在携不同ApoE等位基因(Apoε2、Apoε3及Apoε4)的患儿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携Apoε3等位基因型的选择性蛋白尿(SPU)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同型的非选择性蛋白尿组(NSPU)(P<0.05)。NSPU组的Apo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12.96%vs5.00%,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NS的脂质紊乱主要与其蛋白代谢异常有关而与ApoE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关系。但携Apoε2等位基因的NSPU患儿有进行性肾脏损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疗法抢救低龄危重患儿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92年起采用血液净化疗法抢救5个月至7岁危重患儿2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3.95±2.32)岁。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13例,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 9例,肾病综合征2例,感染性休克1例;少尿/无尿3-7 d, BUN 19.52-52.4mmol/L, Scr 335- 1081μmol/L。氟乙酰胺毒鼠药中毒12例,表现反复抽搐或昏迷。 2.方法:采用 Gambro AK90s血透机,宁波亚泰产 0.5-0 8 cm醋酸纤维膜透析…  相似文献   

6.
为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例高血压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肾功能正常10例,代偿8例和氮质血症7例3组。观察ACEIenalapril(10~30mg/d)4周对血管活性物质,包括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换酶(ACE),心钠素(ANF),尿醛固酮(Aldo),缓激肽(BK)和前列腺素E2(PGE2)的作用。结果1.服药前3组患者与正常人比,ATⅡ升高,PRA,Aldo无差异;氮质血症组患者BK降低,ANF增高;2.服药后3组患者ATⅡ,Aldo和ANF下降,BK(除氮质血症组),PGE2和PRA升高;3.治疗后ATⅡ与Aldo、ATⅡ与ANF以及BK与PGE2分别呈正相关。结论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BK-PGS两系统相互调节在不同肾功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中起着作用,并有着治疗意义;2.enalapril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作用可能通过抑制RAS和激活BK-PGS所介导  相似文献   

7.
高复发及浸润性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膀胱癌多发,复发和浸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膀胱癌实体肿瘤 T G Fα, E G F R,p16 和p53 基因表达、缺失及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结果 34 例膀胱癌中85 % (29/34) T G Fαm R N A 阳性表达,肿瘤的表达量是癌旁正常对照的2 ~5 倍, P<0 .01 。膀胱癌 E G F R m R N A 表达率为44 % (4/9) 。50 例膀胱癌p53 蛋白免疫组化阳性核染率42 %(21/50 ) ,其中 P T3 82 % (9/11) , G3 72 % (13/17) , P T2 40 % (12/30) , G2 32 % (8/25) , P T1 和 G1 级肿瘤未见阳性核染。随访25 例,p53 阳性核染者中76 % (10/13) 有复发转移。20 % (2/10) 实体膀胱癌有p16 基因的丢失。结论  T G Fαm R N A 高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E G F R 和p53 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分化和恶性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对69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进行观察,其中发病6~12小时就诊者34例,发病12~24小时就诊者35例,术前采血1次。健康对照组35例,采血1次。分别检测G-CSF、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C反应蛋白(CRP)。结果显示:急性阑尾炎患儿G-CSF发病后6~12小时明显升高(P<0.01),12~24小时继续升高(P<0.001),WBC,ANC,CRP发病后6~12小时升高不明显(P>0.05),12~24小时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G-CSF能早期反映阑尾受到感染,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清除法检测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球电荷屏障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肾小球电荷屏障(GCB)的变化及尿蛋白定量间关系。方法 用选择抑制剂法分别检测21例INS患儿和年龄匹配的29例正常儿(对照组)血、尿胰淀粉酶(PAM,分子半径2.9nm),等电点7.0)血,尿唾液淀粉酶(SAM,分子半径2.9nm,等电点5.9 ̄6.4)清除率,计算两者比值。结果 INS大量蛋白尿组CPAM/CSAM为1.18(0.82 ̄1.54),非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膀胱癌标本石蜡切片进行P_(53)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膀胱P_(53)蛋白过度表达率为42%(21/50),其中PT_240%(12/30),PT_382%(9/11),PT_a,PT_1为0;G_232%(8/25),G_372%(13/17),G_1为0。随访25例患者,13例P_(53)阳性过度表达,其中有76%(10/13)有复发转移,而单纯复发者只占23%(3/13)。13例P_(53)阳性表达者平均存活时间22.6个月/例,12例P_(53)阴性表达者平均存活63.7个月/例。P<0.01。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100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及预后。肾前性13例(13%),肾性86例(86%),其中肾小球疾病66例(66%),肾后性1例(1%)。31例肾活检,病理为9种类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8例(25.81%),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4例(12.90%),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I型5例(16.1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接受肝素疗法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C)、体积(PV)、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表面CD62P(血小板P选择素)、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和CD41(纤维蛋白受体)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探讨肝素疗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肾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处于高凝状态的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肾炎患者95例,男56例,女39例,年龄8~13岁。根据病理类型将治疗对象分为微小病变组(MC组)10例,肾小球硬化组(GS组)30例,膜性肾病组(MN组)20例,…  相似文献   

13.
肾病综合征儿童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测定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33例健康儿童的均值为3527±2161,23例肾病综合征(NS)儿童的均值为13658±13665.P<0.01。17例NS患儿淋巴细胞GCR≥正常值,其中12例对激素治疗敏感。6例NS患儿淋巴细胞GCR<正常值,3例对激素不敏感,3例早期复发,用淋巴细胞GCR预测NS患儿对激素治疗反应的符合率为78%。  相似文献   

14.
对33例急性脑外伤病脑脊液(CSF)中ACTH,皮质醇的含量进行放免测定,结果发现,脑外伤后48小时,6~10天CSF中ACTH,皮质醇含量呈持续升高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伤后2~3周ACTH值仍在较高水平,皮质醇含量稍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GCS<8分者CSF中ACTH含量高于GCS>8分者(P<0.05);CSF压力>1961.4Pa者  相似文献   

15.
采集了70例烧伤病人129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以O~2 ̄-、特殊颗粒(SG)和胞内杀菌力(ICBA)为指标动态观测了深度烧伤后病人的PMN水平变化;分析了病人血浆对正常人PMN胞内指标的有害作用,及抗人C~3、C~5血清(AHC~3C~5S)对上述有害作用的特异阻断效能。结果表明:①重、中度烧伤病人的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当BSD(深度烧伤面积)≥45%和病程在1~6天时,ICBA最低。②ICBA与SG和O~2 ̄-的动态相关显著(P<0.05)。③病人血浆能显著削减正常人PMN胞内ICBA、SG和O~2 ̄-的储存,而AHC~3C~5S能减轻这些储存的丢失,效能由保护率表示:ICBA(67.33%)>SG(51.60%)>O~2 ̄-(46.68%)。结果提示:PMN杀菌力的高低与BSD和病程早晚呈负相关,C~3、C~5碎片是PMN胞内ICBA下降的重要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患者心钠素与糖皮质激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皮质激素(GC)应用于肾病综合征(PNS)已有近40年历史。因人类心钠素(ANF)基因的第二个内含子存在有GC特异性结合位点,故认为GC可能是参予ANF调控的体液因素之一。我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PNS患者使用GC的过程中,血浆心钠素(PANF)、皮质醇(PCT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PACTH)的水平变化,探讨GC发挥效应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一、材料与方法1.病历选择:随机选择1995年9月~199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PNS的36例(按1992年黄山第三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标准),男20例,女…  相似文献   

17.
狼疮肾炎患者血与尿白细胞介素-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和尿中白细胞介素8( I L8) 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 L E) 及狼疮肾炎( L N) 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对47 例 S L E 患者( 含37 例 L N) 、13 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14 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和尿中 I L8 水平检测,比较分析其与 S L E 活动指数( S L E D A I) 、肾脏损害的相关关系。结果  S L E 患者血清 I L8 水平活动期为553 pg/ml( 中位数,下同) 静止期为2638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54 pg/ml( P < 0001) ,并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 P < 005) ,血清 I L8 水平与 S L E D A I正相关( r = 06003 , P < 005) ; S L E 患者尿 I L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67pg/ml( P< 005) ,且 L N 组2529 pg/ml 明显高于 S L E 无肾炎组为211 pg/ml 及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941 pg/ml( P 值均< 005) ;肾脏组织病理狼疮活动指数( A I) 高者其血清、尿 I L8 水平显著高于 A I低者( P < 005) 。结论 血清 I 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特异性环加氧酶(COX)-2抑制剂(rofecoxib)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 4组,1假手术组,Ⅱ肾切除(SNX)组,皿 SNX+rofecoxib组,Ⅱ SNX+蚓哚美辛组。6周后检测大鼠血压、肾功能、尿蛋白及尿血栓烷B。(TXB_2),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肾皮质内TGF-βmRNA的表达;免疫沉淀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rofecoxib组大鼠蛋白尿水平较SNX组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球基底膜增生程度比SNX组明显减轻(P<0.05);肾皮质TGF-βrm RNR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较SNX组分别下调40.82%(P<0.01)和56.84%(P<0.001)。吲跺美辛组大鼠蛋白尿水平虽较SNX组降低,肾皮质TGF-β1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较SNX组分别下调16.42%和15 .76%(P>0.0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硬化虽较SNX组轻,但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SNX组加重。结论 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要明确COX-2抑制剂产生肾保护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有自然流产史早期先兆流产妇女外周血浆β 内啡肽(β E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P4)的变化。随机选择孕7~8周的有反复自然流产史的先兆流产妇女20例,于治疗前及后(孕10~12周)测血浆β EP、GnRH、hCG和P4水平(RIA法)。随机选择正常早孕妇女20名,分别于孕7~8和10~12周进行上述4项测定,收集孕10~12周不全流产妇女外周血同样进行以上测定,后两组作为对照。结果:(1)正常早孕妇女孕10~12周血浆β EP、GnRH、hCG和P4水平比孕7~8周时值明显上升(P<0.01)。(2)孕7~8周时,先兆流产妇女血浆β EP值明显高于正常相应孕周水平(P<0.01),GnRH、hCG和P4则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经过给予心理支持、中药综合治疗后,先兆流产症状消失,16例足月分娩,其孕10~12周时的4项水平与相应孕周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不全流产组除血β EP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水平(P<0.01)外,其他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早孕组水平(P<0.01)。认为β EP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丁强  张元芳 《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84-686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直接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检测了21例膀胱移行上皮癌p53基因5~8外显子。结果,在14例浅表性膀胱癌中,发现1例(T_1期)p53基因突变;7例浸润性膀胱癌中,4例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中T_2期1例,T_3期2例,T_4期1例。4例G_1级膀胱癌无一例检出p53突变,5例G_2级膀胱癌1例检出p53突变,12例G_3级肿瘤4例发现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p53基因突变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