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佩戴角膜接触镜后角膜变化的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长期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的患者活体角膜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长期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并选择未戴角膜接触镜者11例进行对照,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上皮细胞密度减少,为3705.00±447.62个/mm2(P<0.05),角膜上皮层厚度变薄,为54.3±8.44μm(P<0.05),并有部分剥脱.2.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组角膜内出现白色点状物,朗汉氏细胞数目多,成树枝状改变.3.角膜软性接触镜组与对照组相比神经纤维数量及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曲折度增加,有分支出现(P<0.05).结论 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角膜组织可发生一系列改变,激光共焦显微镜与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相比,图象清晰,深度定位准确,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健  邹留河  李航  李莹  郭丽 《眼科》2006,15(6):415-418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CMTF)观察超声乳化手术(Phaco)后角膜内皮层的形态学改变特征。设计前瞻性、非对照干预研究。研究对象19例(22眼)老年性白内障行Phaeo术后患者。方法应用CMTF对由同一手术医师所行Phaco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内皮细胞层图像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形态学比较。主要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内皮细胞层CMTF形态。结果CMTF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形态异形性升高,可见内皮细胞表面沉着物、内皮细胞水肿、缺失和类似假性内皮营养不良等表现;同时见到坏死细胞周围的内皮细胞呈火山口样隆起、细胞面积增大、伸出伪足填补缺失区等修复过程的表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平均为(2491±60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2112±640)、(2058±673)、(2129±711)、(2084±635),与术前比较有统计意义的下降(P均<0.05)。结论Phaco后角膜内皮的丢失为非再生性;内皮细胞损伤可表现为水肿、坏死后的丢失以及假性营养不良等表现;损伤的内皮细胞修复主要通过周围内皮细胞的移行填补过程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行LASIK手术的患者60例(118只眼),年龄(23.8±38.2)岁(18~37岁),术前球镜(-2.75±9.12)D,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 LASIK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数量上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F=1.76,P〉005),术后角膜层间远期异常颗粒长期存在,且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中央角膜可见低细胞区,中央角膜神经纤维能够达到形态学修复。结论 LASIK术后远期角膜稳定性未见明显改变,该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石尧  吴艳 《国际眼科杂志》2009,9(3):489-491
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的中央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方法:对54例(68眼)患者进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连续扫描,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角膜中央区进行检查,拍摄各层角膜图像,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对细胞密度进行计数并分析。结果:角膜组织学结构:上皮细胞较其它细胞的体积小,数量多,随深度增加细胞逐渐变小。Bowman膜较薄,无明显细胞结构,层间有神经走形。基质层的细胞核围成"网眼"状结构,随深度加深,"网眼"变大,排列变松。Descemet膜表现为一个与后基质层和内皮层交织的移行带。内皮细胞为六边形结构,排列规则。角膜细胞密度:在各年龄组间,上皮细胞表层与基底层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基质层细胞密度与中、后基质层密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D组的内皮细胞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年龄段的角膜各层细胞密度,随年龄的增加,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在实时、活体和三维空间从细胞水平对角膜各层结构进行无创的定性定量分析,较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能获得更清晰、更密集的角膜图像,对角膜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乳化硅油滴在活体角膜内皮面的形态,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应用自身对照研究.对近年来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0例(20只眼)临床硅油乳化的患者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其角膜,分析研究其图像特点,总结乳化硅油滴在活体角膜内皮的共焦显微镜表现.结果 乳化硅油滴在角膜内皮面有着不同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镶嵌于角膜内皮面,并伴有角膜内皮细胞的明显水肿增大,内皮细胞的结构不清,仅有模糊轮廓.结论 采用新型的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乳化硅油滴对角膜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该检查是一种对人体无害、可以反复进行,并且连续观察角膜内皮变化的工具,对评估乳化硅油滴对角膜的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mulsified silicone oil droplets in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by in vivo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compare and summarize its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corneas of 20 patients (20 eyes) with silicone oil emulsion were examined by in vivo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s, and summarized the performance of emulsified silicone oil droplets in corneal endothelium with confocal microscopy. Results Emulsified silicone oil droplets in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had a different size and arrangement, embedded in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nd come al endothelial cell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dema; endothelial cell structure was unclear, with only vague outlines. Conlulusions New type of laser corneal confocal microscope can observe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damage by emulsified silicone oil drops directly. The inspection is a harmless, can be repeated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hanges in the tools. The laser corneal confocal microsco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assessment of silicon emulsion oil droplets on the cornea in the damage.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的活体组织学改变。方法:随机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30例欲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于手术前、术后1,7,30d;6mo,利用海德堡Retina Tomograph III-Rostock Cornea Module(HRT-IIIRC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各层细胞及神经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角膜上皮细胞和前基质细胞在术后无明显改变。角膜基质神经纤维呈不规则的节段状改变,在术后第7d最为显著。中基质及后基质层的角膜细胞同术前相比反射更为明显。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肿胀。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对角膜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导致细胞和组织形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Guo N  Zhou YH  Qu J  Pan ZQ  Wang L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4):330-33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LASIK术后DLK患者30例(39只眼)(Ⅰ~Ⅳ期),术后1、3、5、7d及1个月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3、7d及1个月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Ⅰ期及Ⅱ期DLK的典型表现出现在术后3d,共焦显微镜观察所见:角膜板层切口前基质及层间可见大量直径12~20μm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反光较强,散在分布或排列成行,细胞内可见偏心的高反光的核和低反光的细胞内结构。层间还可见大量直径8~12μm的圆形细胞,强反光,多聚集成簇或排列成行,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术后7d上述细胞几乎消失。Ⅲ期DLK出现于术后3~5d,表现为前基质中的细胞浸润更浓密,层间无定形的高反光物质较明显。Ⅳ期DLK在术后5~7d出现明显的前基质结构模糊,高反光,角膜瓣全层皱褶,晚期形成大量高反光的瘢痕组织。结论LASIK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是角膜瓣层间的炎性反应,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角膜瓣层间的炎性细胞浸润,其发病是多种因素通过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活体角膜组织结构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谢立信  史伟云  郭萍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3):235-237,I013
目的 用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活体角膜各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60例(120只眼)正常人角膜分为3组。A组:5~14岁,20例(40只眼);B组:15~45岁,22例(44只眼);C组46~70岁,18例(36只眼)。共焦显微镜检查的各层角膜图像均被记录,并对各层组织细胞形态、细胞密度及面积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层角膜细胞的面积和密度与性别和眼别无差异,B组和C组之间无差异。角膜表层上皮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反应的动态变化。方法等效球镜为-6.75~-12.50D的近视患者6例12眼行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飞秒激光参数设置为脉冲频率200kHz,脉冲能量100~150nJ,瓣直径7.9~8.3mm,预计瓣厚度80~100μm。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用裂隙灯检查角膜中央区域的形态,并用共焦显微镜观察中央区域的角膜反应。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裂隙灯检查所有手术眼未见haze或瓣皱褶,共焦显微镜下观察所有眼未见明显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改变。术后1周,4例6眼观察到近切削界面的基质细胞轻度激活,表现为细胞核反光增强,细胞轮廓可见,切削面反光轻度增强,其余眼未观察到明显的基质细胞激活。角膜基质细胞激活在术后1个月减轻,至术后3个月基本消失。术后所有手术眼均可在切削面持续观察到高反光沉积物,1眼(预期角膜瓣厚度80μm)在共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微皱褶。结论 VisuMax飞秒激光LASIK术后存在角膜细胞水平反应的变化,其角膜基质细胞激活程度较轻可能与脉冲能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全层角膜组织改变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体扳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对板层角膜移植术后3月~3年,角膜植片稳定的患者共17例17眼,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共焦显微镜上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稳定角膜的上皮细胞、基底层细胞、前弹力层,它们同正常角膜的相应细胞在图像上没有显著差别。但植片与植床的基质细胞在共焦显微镜图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稳定角膜植片的基质细胞,细胞核较小呈中等反光,排列较植床的基质细胞紊乱。而角膜植床的基质细胞,细胞核较大也呈中等反光,排列较植片的基质细胞稍整齐,结论1、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的病理改变。2、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可成功的重建眼表。3、活体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稳定角膜上有自体角膜基质细胞与异体的角膜基质细胞同时共存,角膜内发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4、角膜板层间的不平滑与植片基质细胞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不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20例)、角膜炎(12例)、角膜移植术后(19例)、葡萄膜炎(5例)、大疱性角膜病变(3例)、角膜白斑(6例)、角膜营养不良(7例)、青光眼(10例)、圆锥角膜(17例)等患者的角膜内皮,分析所得活体角膜内皮图象,总结其形态学特征。结果活体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的图象主要有8种:①完全正常角膜内皮。②水肿角膜内皮。③失代偿角膜内皮。④“激活”角膜内皮。⑤排斥角膜内皮。⑥有KP角膜内皮。⑦有“疣状物”的角膜内皮。⑧“双核”角膜内皮细胞。结论共焦显微镜能对活体角膜内皮进行实时、无创、准确以及可重复、可比较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赵骏  赵华  强军  刘敏  刘丽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18-1120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炎的共焦显微镜下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Confoscan 4.0共焦显微镜对24例24眼角膜内皮炎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并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前部基质混浊,角膜深基质层可见基质细胞排列紊乱及条索状高反光结构,深基质层中还可见低反光带为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内皮细胞前可见斑片状大小不等的高反光结构,病变区角膜内皮细胞水肿、变性呈无结构暗区,内皮细胞呈多形性改变。4眼角膜上皮细胞边界不清,排列疏松,细胞较大,细胞核呈高反光结构,其中可见泡状暗区。结论: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角膜内皮炎患者角膜组织各层结构,起到类似病理组织切片的作用;角膜内皮炎以深基质层及内皮细胞层损害为特征;共焦显微镜检查对角膜内皮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活体共焦显微镜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形态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2.0共焦显微镜对13例(26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眼前基质细胞及16/26眼后基质细胞结构不清,排列紊乱,并可见短棒状多形性强反光;6/26眼前弹力层不规则并增厚,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下降;6/26眼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层可见不定型的强反光;2/26眼角膜上皮细胞边界不清,排列呈疏松的蜂窝状,并出现不透明的强反光;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视力0.3以下的患眼角膜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细胞层、前弹力层、后基质层发生形态异常的比例高于0.3以上的患眼(P<0.05)。结论1.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组织各层结构,起到类似病理组织切片的作用。2.前基质层形态异常可能是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最基本的共焦显微镜形态特征,病情越重,前基质层以外的其它层次发生形态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但内皮细胞层一般不受累。3.共焦显微镜检查对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变化,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
  方法:选取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97例143眼,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40眼。采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细胞变异系数等各项指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
  结果:年龄相匹配正常人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893.88±255.026个/mm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1674.11±683.95个/mm2,开角型青光眼组2687.22±391.87个/mm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2706.97±351.27个/mm2。,在各项指标中,角膜内皮平均密度、平均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0,8.795;P值均为0.000),其中尤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与各组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开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有差别但不显著。眼压升高时限是损伤角膜内皮细胞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角膜共焦显微镜早期诊断兔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汪玲  吴洁  朱秀萍  杨华  银勇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334-1336
目的: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对兔碱烧伤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进行研究,找寻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36d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于角膜移植术后4,9,14,21~28d诊断排斥反应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结果:排斥反应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见角膜植片炎性细胞浸润,角膜细胞丢失,新生血管生长。结论:角膜共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0.
LASIK术后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LASIK术后角膜愈合情况。方法  15例 3 0只眼行LASIK术 ,术前、术后 1天、 1周、 1个月和 3个月分别作共焦显微镜检查 ,对角膜基质细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及对内皮细胞进行定量观察 ,通过Z -scan测量角膜瓣厚度。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前基质细胞数量上与术前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 (F =1 76,P >0 0 5 ) ,早期细胞核形态比术前略显长椭圆形、体大 ,术后 3个月趋于正常 ;后基质细胞无论形态上和还是数量上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F =0 7,P >0 0 5 )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术后 3个月平均分别为 2 781 73± 194 5 6个 /mm2 和 2 685 7±194 5 6个 /mm2 ,二者差异无意义 (t =0 188,P >0 0 5 )。术后 3个月角膜瓣厚度平均为 117 60±13 96μm ,无一例超过 15 0 μm。 结论 共焦显微镜可无创伤、活体上、客观地观察角膜病理情况 ,是观察LASIK术后角膜愈合情况的一种有用的检测手段 ;同时角膜瓣厚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厂家设定刀头的预定厚度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