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廓清术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廓清手术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于65例头颈肿瘤患者行颈廓清术时,对切口,探查入路及手术操作作了部分改进。结果:65例颈廓清术时间炙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至1.54%,术后2年生存率为86.2%,3年生存率为81.6%。  相似文献   

2.
颈廓清术     
费声重 《耳鼻咽喉》1994,1(1):64-64,58
颈廓清术(neck dissection).国内的名称较多,如颈淋巴结清除术、颈淋巴清扫术、颈部大块廓清术、颈清扫术、颈清术等。此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一侧或两侧的颈部淋巴组织,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廓清手术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于65例头颈肿瘤患者行颈廓清术时,对切口、探查入路及手术操作作了部分改进。结果:65例颈廓清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至1.54%,术后2年生存率为86.2%(56/65),3年生存率81.6%(31/38)。结论:改进后的颈廓清术,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集的6例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6例患者均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未见明显变异淋巴管,均于术后2~4天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行床旁B超或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予胸腔穿刺抽液,见乳糜样液体确诊乳糜胸,经饮食控制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需警惕乳糜胸的发生,积极的保守治疗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5.
喉癌患者同时双颈廓清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正确开展双颈廓清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对54例同时行双颈廓清术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尽可能保留一侧颈静脉的情况下,双颈廓清术是安全的,并发症不重。本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0/48)和52%(19/36)。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颈淋巴结瘤复发和肿瘤局部复发,这和本组大多数为晚期癌有关。作者主张,对晚期声门上癌,如决定行廓清手术,最好同时行双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选择性颈清扫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选择性颈清扫(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SN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后外侧淋巴清扫术(posterolateral neck dissection,PLND)组29例;PLND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16例;PLND加颈前清扫(anterior compartment neck dissection,ACND)加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34例;PLND加ACND加甲状腺全切除术组15例.副神经损伤发生率为9.6%,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0.7%,6例患者出现了乳糜漏,6例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SDN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0%~70%,虽然其分化较好,但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cN<,0>PTC患者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现仍存争议.现对威海市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87例cN<,0> PTC伴高危因素且同期行颈清扫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N<,0>高危因素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的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对其行选择性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次行甲状腺癌手术并同期行颈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例(89侧)患者中,颈淋巴结阳性率62.9%,其中中央组淋巴结(Ⅵ区)转移率58.4%,颈侧区(Ⅱ一Ⅳ)阳性率38.2%,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检验,x2=11.12,P<0.01),同时行关联性分析表明,VI区与颈侧区转移有相关性(x2=20.11,P<0.05,Pearson列联系数C=0.43).Ⅵ区阳性者,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8%、61.5%、42.3%,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P<0.01).结论 cN0伴高危因素PTC患者,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且Ⅵ区阳性者,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有差异,建议此类患者在常规清扫VI区淋巴结基础上进一步行颈侧清扫术,并可根据肿瘤位于甲状腺不同部位,选择颈侧各区的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央区颈淋巴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O)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6月我院46例cNO的PTC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手术探查颈部Ⅵ区淋巴结并清扫送检.结果 46例患者有11例(23.9%)患者发现淋巴结阳性,4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颈部复发再次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对cNO的PTC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探查,在技术纯熟的前提下尽量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颈侧清扫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为了探讨颈侧清扫可否应用于临床N+的下咽癌的颈部治疗。方法 对93例下咽部颈清扫标本的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颌下淋巴结转移占3.2%。N0,N1,N2a和N2b~N3的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9%,7.0%,37.5%和36.0%。病理证实仅有颌下淋巴结转移或上、中颈深淋巴结转移,而无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4.0%,有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阳性(clinical node positive,cN+)的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传统改良性颈清扫术的改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期间收治的71例cN+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1例.T1 15例,T2 46例,T3 10例;均为临床Ⅰ期病例.其中26例患者触诊发现肿大淋巴结,45例患者触诊未发现而由超声检查发现肿大淋巴结.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为Ⅱa、Ⅲ、Ⅳ区.结果 71例患者术后63例病理证实淋巴转移,转移率为88.7%,其中触诊发现肿大淋巴结的26例患者术后病理均发现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100%;触诊未发现超声检查发现肿大淋巴结的45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37例有淋巴转移,转移率为82.2%.13例患者转移淋巴结累及1个淋巴结分区,31例累及2个分区,19例累及3个分区.患者随访24 ~ 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术后颈部复发4例,复发率5.6%,2例Ⅴb区前份复发,2例颈动脉鞘区复发.结论 对于cN+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Ⅱa、Ⅲ、Ⅳ区清扫是可接受的,可降低颈肩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癌,其发展缓慢,生存期长,死亡率低,但颈淋巴结转移常见。对于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否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及清扫范围一直有争论。现对2003—01—2007—06我院48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其外科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分化型甲状腺癌的90%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容易较早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根据最新的美国癌症综合委员会(AJCC)第8版甲状腺癌分期系统,前上纵隔淋巴结(Ⅶ区)淋巴结转移也已从第7版的N1b更改为N1a(VI区或VII区淋巴结转移,单侧或双侧),而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颈淋巴结是否归属于中央区淋巴结进行清扫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将从颈淋巴结的解剖分区及术式选择、中央区淋巴结的定界(前上纵隔淋巴结是否归属于中央区淋巴结)以及前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相关研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颈淋巴结清扫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4.
颈清扫术 (国内有多种命名 ,如颈清除术、颈廓清术等不一一列举 )是由 Crile氏于 190 6年根据 1894年Halsted氏在治疗乳腺癌确立的手术原则而开创应用 ,至今已有 95年的历史。国外虽然多年来用“Radical NeckDissection”命名 ,并不能表达手术的含义和内容。“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是由前一辈肿瘤专家提出的 ,这一名词应该是最确切的译名 ,它说明了手术的部位和目的。但由于这一名词较长 ,因而用的人不多。本文只用“颈清扫术”。至 50年代 ,经过不少头颈外科专家的完善 ,将手术标准化 ,强调了副神经等完整切除的必要性。到 6 0年代在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正确开展双颈廓清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对54例同时行双颈廓清术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尽可能保留一侧颈静脉的情况下,双颈廓清术是安全的,并发症不重。本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0/48)和52%(19/36)。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颈淋巴结癌复发和肿瘤局部复发,这和本组大多数为晚期癌有关。作者主张,对晚期声门上癌,如决定行廓清手术,最好同时行双颈廓清术,并尽可能行功能性廓清或保留颈内静脉的廓清  相似文献   

16.
颈清扫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清扫术后出现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胸闷及气短,胸正、侧位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苏丹Ⅲ染色均为阳性。8例为单侧乳糜胸,4例为双侧乳糜胸。9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手术后痊愈。结论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是较少见的并发症,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胸部X线片、胸腔穿刺和胸水的苏丹Ⅲ染色来确定。乳糜胸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少数引流>1000 ml/日需开胸结扎胸导管。  相似文献   

17.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 :对 6 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行患侧腺叶、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术 49例 ,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7例 ,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及对侧部分切除术 6例 ,全甲状腺切除术 4例。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扫术加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 43例 ,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 1例及患侧传统性颈清扫术 10例 ,患侧传统性颈清扫术 5例。结果 :3年生存率 96 % (2 5 /2 6 ) ,5年生存率 94% (17/18) ,1例死于白血病 ,1例失访。 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病例术后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其中 2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 0 % ) ,其他病例均未发生甲状腺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麻痹。结论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主张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 ;如术前发现颈淋巴结肿大 ,应同时行患侧淋巴结清扫术。而N0 患者 ,除了对高危组 (男 >41岁 ,女 >5 1岁 )患者腺体外乳头状瘤或明显侵犯包膜的滤泡型腺癌者应行功能性颈清扫术 ,其他随访容易的N0 患者可以不必常规行颈清扫术 ,并提倡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水平的提高,慢性病人群数量逐年增加,由此引起了生命观、健康观和保健观包括临床治疗的巨大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医学的目的不单纯是使人存活下来,还应使人从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重新适应环境,参与到健康的生活之中.本文调查了2002年1月~200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手术治疗的54例下咽癌患者术后生活情况,比较保留与不保留副神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采用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上纵隔转移的安全性、合理范围及肿瘤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头颈外科单一治疗组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治疗1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统计其转移淋巴结的部位、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上纵隔清扫标本检出淋巴结8~19枚,平均14枚,全组病例均检出阳性淋巴结。不同分区受累比例包括2R 83.3%(15/18),2L 72.2%(13/18),4R 55.6%(10/18),4L 16.7%(3/18),3a 38.9%(7/18)。低位气管旁淋巴结(4R或4L区)转移的病例均伴随同侧的高位气管旁淋巴结(2R或2L区)转移。全组并发症发生率50.0%(9/18)。上纵隔清扫相关并发症包括胸骨裂开1例,胸腔积液1例。全组病例随访时间18~120个月,全部生存,上纵隔局部控制率为94.4%(17/18)。结论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广泛纵隔淋巴转移安全有效的术式,清扫标本应包括心包以上两侧纵隔胸膜间大血管表面及间隙的淋巴结、软组织及胸腺。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型喉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