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3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制定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测评,将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依从性差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在3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有105例,占29.17%;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服药种类以及服药次数上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意识终止用药、因缺乏疾病知识认为疾病痊愈、因工作繁忙忘记服药、因药物副作用而停药以及擅自更改服药剂量等因素对药物治疗依从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服药种类过多和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为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从而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确保用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依从性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详细记录100例患者入院后进行治疗的相关情况,于患者出院后进行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结果:45例患者依从性良好(45.0%),55例患者依从性较差(55.0%)。其中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的因素有,22例缺乏糖尿病知识(40.0%),15例惧怕疼痛(27.3%),11例经济困难(20.0%),7例家属支持的程度不够(12.7%)。结论:针对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后,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治疗方案相似。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都是医疗系统中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要想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单靠药物难以达到,还需病人对糖尿病知识有充分地了解,并通过病人自身的努力,改变其态度和行为,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符合胰岛素泵治疗适应证的DM患者45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泵治疗调查问卷,分析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泵治疗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DM患者45例中,未予护理干预前78.94%(30例)拒绝胰岛素泵治疗,拒绝原因为担心胰岛素泵安全性、舒适感、用泵受歧视、价格太贵、方便性等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后40例患者能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并能达到较好控制血糖的目标,治疗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在选择胰岛素泵使用人群时,医保病人、血糖越高、对糖尿病认识越多的患者,更易于接受。对拒绝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士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增加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糖尿病需要终身监测及治疗,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将会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老年患者常伴代谢异常,并发症的危险系数显著增高。有关资料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较低,生活质量较差。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化,即缺乏能动性与有效的沟通,使健康教育效能降低。治疗性会谈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的、高度专业化的沟通过程,可深化沟通力度。将健康教育与护理治疗性会谈相结合,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质量打下基础.方法:对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访,电话关系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70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次数和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质量打下基础.方法:对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访,电话关系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70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次数和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价值.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12月,选取本院52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甲组(n=26例)、乙组(n=26例).甲组应用社区护理干预,乙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甲乙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6.15%、73.08%,差异可比(P < 0.05),甲组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糖尿病指的是儿童时期所有类型的糖尿病,即凡是在儿童期发生的符合糖尿病诊断的均为儿童糖尿病。近年来,儿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儿童期糖尿病有98%属于1型糖尿病[1]。儿童糖尿病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儿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糖尿病理解困难,以及家长对糖尿病缺乏正确认识,糖尿病药物应用不当等,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儿生活的正常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护人员应因人制宜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糖尿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电话访视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将1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患者出院后,观察组进行出院指导并在出院后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访视,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出院后半年,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话访视作为健康教育在院外的延续,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糖尿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表进行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不遵医嘱行为类别以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其他一些因素。结果:100例中治疗依从性好56例(56.00%,50/100),治疗依从性差44例(44.00%,44/100)。56例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年龄(62.45±12.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0例,中学14例,大学及以上2例;经济收入平均(856.45±235.66)元/月,不依从影响因素存在不良心理社会因素22例次、缺少家庭支持18例次、健康宣教力度不够24例次、对医务人员不信任6例次。结论:影响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10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佳,饮酒与肾病的确诊时间和治疗依从性成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水平接近于国内正常人群(P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与年龄,婚姻状况,吸烟成负相关(P0.05),与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成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依从性不佳,主要与饮酒和肾病确诊时间相关;社会支持水平接近于国内正常人群,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艳 《西部中医药》2016,(11):75-7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常见影响因素及饮食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出院的382例患者从7个方面进行饮食治疗依从性调查;患者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时通过检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来评估饮食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影响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常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初复诊、文化水平、职业等,其中≥60岁患者依从性优于<60岁(P<0.05),女性优于男性(P<0.05),病程较长者优于病程较短者(P<0.05),复诊患者优于初诊患者(P<0.05),大学文化程度患者优于中小学文化程度患者(P<0.05),干部类职业优于工农类职业(P<0.05).出院3个月和6个月血糖水平依从性较差者明显高于总依从性好的患者(P<0.05).结论:饮食治疗依从性较差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60岁、男性、糖尿病病程较短、初诊、文化程度较低及工人农民患者,主要原因是这类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度较差,对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佳,血糖控制好;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差。结论运用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降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家属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模式进行护理外,还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2%;护理后,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穴位贴敷治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穴位贴敷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穴位贴敷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穴位贴敷相关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治疗副作用、建立观察及评价机制。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糖尿病患者穴位贴敷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好坏,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住院的1200余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中,对150例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和随机抽取具有10年以上糖尿病病史无并发症的150例作为对照组,就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作了分析,统计,调查,归纳.结果:发现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诸多导致依从性差的因素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取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的测量工具为通过阅读文献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服药种类、剂型、数量、次数),并根据上述指标确定依从性。结果:20例(36.4%)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好,35例(63.6%)患者依从性差。依从性好的患者对于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较高,达80.00%(16/20);依从性差的患者对于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较低,为48.57%(17/3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经济承受力强,依从性差的患者经济承受力弱,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90.00%(18/20)能进入患者角色,依从性差的患者65.71%(23/35)能进入患者角色,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积极的健康信念,并把信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中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艾滋病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所有入组中药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88例,重点观察脱落的50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188例,死亡16例(主要因吸毒过量死亡),间断服药48例,脱落50例.结论: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用中药情况较好,失去联系和药物不适症状是造成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加强服药前教育和行为干预,及时调整服药证型,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服药的督导工作,提高患者对中药治疗的认知度,达到良好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