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刺并药物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孙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34-1234
对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 药物)和对照组(单纯用药),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并中药治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头皮针刺结合认知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有认知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外科常规治疗及由专业康复师进行的认知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LOTCA)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OTC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皮针刺结合认知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针加电刺激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尼莫地平片,针刺治疗组加用双侧头针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5 d后的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针刺治疗组治疗前Fu lg-M eyer评分(34.60±15.41)分,治疗后(73.61±15.41)分;西药治疗组治疗前(35.20±14.35)分,治疗后(54.40±12.41)分,针刺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西药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各量表分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45 d后,两组在认知功能及非认知功能各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针刺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治疗45 d时比较,各量表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头针配合电刺激疗法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且效果较单纯口服尼莫地平片为佳。  相似文献   

4.
针刺结合康复器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自制改良上肢功能康复器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器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28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结论针刺结合改良上肢功能康复器训练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悬钟2穴对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临床疗效做出评价。方法:选择2004-11/2006-05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古城医院针灸科、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3单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适病例160例,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干预方法进行治疗: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控制颅内压、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足三里、悬钟2穴,采用慢速捻转进针法针刺,留针20~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30d。并以经颅多普勒检测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枝循环代偿功能的变化,同时以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60例病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针刺组与治疗前相比,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明显加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7,P<0.05),且优于对照组(t=2.45,P<0.05)。②针刺组与治疗前相比,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01,P<0.01),且优于对照组(t=7.67,P<0.05)。③针刺组与治疗前相比,大脑半球侧枝循环代偿功能得到加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5,P<0.05),且优于对照组(t=5.16,P<0.05)。④针刺组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3,P<0.01),且优于对照组(t=5.43,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悬钟2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枝循环代偿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通过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将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调神通络针刺治疗,药物组采用药物治疗.均治疗4周。3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2组间对比。结果:通过MMSE与MOCA量表评分,3组治疗后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MMSE与MOCA积分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临床意义,是一种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病例14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施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风病症状积分,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功能巴氏指数(MBI)的统计,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有效率为9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1),中风病症状积分,FMA和MBI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有利于肢体功能状态的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确诊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观察治疗的有效率;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左乙拉西坦剂量维持期(12周)和开放性治疗期(12周)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末,左乙拉西坦组治疗有效率(75.0%)高于吡拉西坦组(35.7%;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3),认知功能明显改善(与基线比较:t=3.905,P=0.001).治疗24周末,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左乙拉西坦组:t=4.940,P=0.021;吡拉西坦组:t=2.575,P=0.023).结论:左乙拉西坦作为抗癫痫药的添加治疗药物,能够显著减少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同时可以部分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高压氧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智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后患者智能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经针刺法结合中药贴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敷贴(治疗组)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并设西药组(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3.3%,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个数及程度、关节疼痛个数及程度等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关节功能的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但两组血沉变化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该疗法能明显改善关节的功能活动,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明确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西药)40例和对照组(西药)40例,通过对吞咽功能、听觉诱发电位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针刺组可明显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吞咽功能分级,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能有效缩短假性球麻痹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潜伏期。结论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疗效确切,BAEP可作为评定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重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分别行正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或单一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训练当天及治疗后8周采用Fugl-Meyer(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LOTCA评估认知功能。经8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恢复期重型脑损伤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作用。方法:将39只成年SD大鼠制备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予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单次腹腔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注射3d后测得大鼠尾静脉随机血糖≥16.7mmol/L为模型制备成功。造模成功后7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验检测所有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高压氧联合针刺组各13只,分组次日高压氧组和高压氧联合针刺组大鼠开始干预,1次/d,连续30d后再次采用Morris水迷宫测验检测所有大鼠认知功能。结果:干预30d后,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高压氧组及高压氧联合针刺组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0.01);高压氧联合针刺组血糖改善优于高压氧组(P0.01)。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高压氧组及高压氧联合针刺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高压氧组比较,高压氧联合针刺组逃避潜伏期缩短更显著(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更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提示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设对照组67例,对治疗前后疗效采用Bru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法和Barthel指数计分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针刺结合高压氧在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蒙医针刺拔罐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蒙医针刺拔罐结合腰椎牵引,对照组使用针刺结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发现2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的JOA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6%.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针刺拔罐疗法结合腰椎牵引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治疗4周,针刺组在西药基础上加针刺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心俞、太冲、神门。结果:针刺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5.38,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为(86.92±23.15)μmol/L,较治疗前犤(63.78±22.07)μmol/L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25,P<0.01)。针刺组治疗后一氧化氮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7.785,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脑瘫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为26例,对照组开展现代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开展针刺、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粗大运动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小儿脑瘫患者实施针刺、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同时有利于提升上肢关节运动能力,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痴呆症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杏丁和吡拉西坦(脑复康)是一种循环障碍改善剂和神经细胞保护剂,可减慢脑组织功能减退,对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目的观察杏丁与吡拉西坦联合应用治疗血管性痴呆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0-10/2002-03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治疗组以杏丁注射液20 mL加吡拉西坦8 g分别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吡拉西坦8 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其他治疗药物无差别.两组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复查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估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神经功能症状的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②疗效分析.结果9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23.26±5.12)分和(2.78±3.46)分]与对照组[(19.14±3.21)分和(15.21±2.29)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79,15.44,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13.68±7.83与对照组17.33±8.8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总显效率+进步)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两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X2=15.48,P<0.01).结论治疗组治疗后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杏丁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5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督调神组(治疗组)、传统针刺组(针刺组)、尼莫地平药物组(药物组),每组各50例。1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生活活动能力指数(ADL)量表评定。观察治疗组、针刺组、药物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而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①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MMSE、HDS、ADL评分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MMSE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HDS评分治疗组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ADL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①刺督调神法在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②刺督调神法治疗VD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期针刺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分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组)83例,普通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对照组)83例.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MESSS)、简化Fugl-Meyer(FMA)量表、Barthel指数(BI)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MESSS、FMA、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9%(P<0.05).结论 与普通针刺联合运动疗法相比,分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