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CT(MDCT)在囊腔型肺癌及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部病变患者164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7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8岁。对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记录病灶最大直径、囊壁最大厚度,并观察腔壁是否均匀、腔内壁规整度、腔内是否分隔、腔内是否有血管形成、病灶是否出现分叶、毛刺征、患者是否伴有胸膜凹陷等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D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等相关诊断学指标。结果根据病灶性质不同,分为恶性组(伴有薄壁囊腔型肺癌)84例和良性组(空洞型肺结核)80例。恶性组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囊壁最大厚度测定值均低于良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8.63±5.20) mm vs (25.14±6.33) mm、(1.89±0.58) mm vs (2.75±0.74) mm;P=0.000、0.000];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腔壁均匀、腔内壁规整、腔内分隔、病灶毛刺征出现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患者的不规则囊腔形态、腔内血管形成、病灶分叶状表现均高于良性组(P 0.05);恶性组患者的胸膜凹陷发生率低于良性组患者(P 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MDCT检查鉴别诊断囊腔型肺癌与空洞型肺结核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73.75%,漏诊率为14.29%,误诊率为26.25%。结论囊腔型肺癌、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差异显著,MDCT检查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8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126例,女性60例;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活动性肺结核86例,非活动性肺结核100例。回顾性分析其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活动性肺结核常见的CT表现为:树芽征72例(83.7%),小叶中心结节影70例(81.4%),磨玻璃样密度影65例(75.6%),斑片影62例(72.1%),空洞58例(67.4%)。非活动性肺结核常见的CT表现为:不规则线状影89例(89.0%),钙化结节78例(78.0%),支气管壁增厚47例(47.0%)。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有其较明显的CT征象,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活动性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及X线、CT影像,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7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57例病人除有结核病中毒症状外,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咯血等表现。X线及CT表现以肿块影多见,占77.2%。病灶位于同侧同叶者30例(52.6%),且上肺多于下肺,右肺多于左肺;同侧不同叶者16例(28.1%),不同侧者11例(19.3%)。活动性肺结核合并的肺癌以周围型肺癌多见,陈旧性肺结核合并的肺癌以中央型肺癌多见。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比较常见,应结合病史、年龄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单发性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肺内单发性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通过回顾性分析51例单发性肺结核空洞和39例单发性肺癌空洞的临床资料和多层螺旋CT表现,对空洞及邻近结构的CT征象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结核空洞好发于上叶和下叶背段,且以洞壁钙化、边缘光滑整齐和卫星灶、病变周围炎、淋巴结钙化及病变较小、空洞壁较薄为多见, 而肺癌空洞好发部位无明显特点,以壁结节、偏心空洞、深分叶、粗短毛刺和淋巴结肿大无钙化、血管集束征及病变较大、空洞壁较厚为多见.因此得出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成像特点,可以详细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从而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征象.  相似文献   

5.
席秀娥 《医学信息》2009,22(4):329-33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空洞内注药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ADVThZE/18DVTh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强化期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含药凝胶介入治疗,每2周进行1次,共6次。然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痰菌阴转率在治疗3个月后的任何时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9个月、21个月时两组病灶显效率(显著吸收+吸收)、空洞闭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空洞内注药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对非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013年我院诊治的非典型肺结核患者42例,进行分组诊断,对照组进行常规X线扫描,实验组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评价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例资料的差异和两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进行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为90.5%,对照组为61.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肺内病变检查准确率为92.8%,隐蔽病变为85.7%,对照组肺内病变和隐蔽病变检查准确率分别为57.1%和71.4%,两组差异显著(<0.05);多层螺旋CT诊断影像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12例(57.1%),胸膜病变1和肺不张病例各1例(4.76%),淋巴结肿大患者7例(3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非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可根据影像学特征做出正确分型,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6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T征象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肺实变、磨玻璃影、空洞、树芽征、模糊结节等的检出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以及转归观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晓霞  陈晓娜 《医学信息》2000,13(5):236-236
1 病例选择我院从 90年~ 99年治疗下叶肺结核 17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 3例 ,年龄 19岁~ 2 5岁 ,病变位于右侧 8例 ,左侧 10例 ,同时波及双侧者 1例。2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夜汗、消瘦等 ,具有一般中毒症状。其中 2例临床无症状 ,于体检时发现。3 结果X线表现 :1支气管肺炎型 8例 ;2干酪性厚壁空洞 2例 ;3薄壁空洞型 1例 ;4球形病灶 2例 ;5大片状浸润 4例。治疗结果 :15例经治疗后治愈 ,2例稳定不变 (为结核球 )。4 讨论4.1 下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肺下叶不是结核的好发部位 ,其发病与原发结核感染有关 ,主要是由于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超声诊断134例胸壁结核并与CT、X线诊断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研究.结果 实性回声型27例,液性暗区型42例,混合回声型65例.超声诊断病灶内钙化及“蟹足样”窦道与CT检查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特异性分别为95.52%和93.28%,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胸壁结核具有临床价值,可确定胸壁结核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临床确诊胸壁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止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以来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血糖控制理想或较好时肺结核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转阴率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较好地控制结核,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局部灌洗加灌注抗结核药物在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74例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按复治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8例经FB局部生理盐水灌洗,清理病灶和疏通气道,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异烟肼0.3g+链霉素0.5g(或丁胺卡那霉素0.4g)。观察两组细菌学阴转、病灶和空洞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细菌学阴转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6%(χ2=11.35,P0.01),阴转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病灶显效率(治愈+显著吸收)92.1%,空洞闭合率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9%及14.3%(χ2=16.45及5.16,P0.01及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B局部灌洗加灌注抗结核药物,可加速细菌学阴转,加快病灶愈合,加快空洞闭合和缩小,缩短疗程,对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38例初治空洞肺结核短程化疗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荣梅  鹿影 《医学信息》2010,23(3):696-698
目的探讨初治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短程化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初治空洞性肺结核的一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发热34例,咳嗽36例,乏力、盗汗22例,白细胞总数升高30例,痰涂片结核菌阳性13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30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肺野28例。完成6个月化疗后,病程10—30d者空洞治疗有效率76.0%(19/25),病程30-60d者空洞治疗有效率46.2%(6/13)。结论初治空洞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叶,早期治疗有利于空洞吸收。  相似文献   

13.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88年我们对大庆地区8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核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分为两组,I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组88例。选自1988年4月~10月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住院病人,均符合1978年柳州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及分类标准。其中男43例,女45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空洞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传染性强,空洞闭合慢,对100例空洞型肺结核的患者资料进行疗效分析,观察肺结核丸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筛选的100例患者为我院2006-2008年收诊的病人,抗结核治疗采用强化期INH、RFP、PZA、EMB治疗,并在治疗中加用肺结核丸.结果 所选病例经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100例痰阴转92例,阴转率92%,空洞闭合的总有效率(闭合+缩小)为92%.结论 肺结核丸可有效使病灶空洞闭合和缩小,治疗空洞有效率达92%,因而肺结核丸治疗空洞肺结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检测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IL-6、IL-37和TNF-α水平,并进一步将活动性肺结核依据临床症状分为空洞组和非空洞组,比较两组间炎症因子表达量.结果 肺结核患者血浆IL-6、IL-37和TNF-α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活动性肺结核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0.05).空洞组患者血浆IL-37水平显著高于非空洞组(P<0.01).胸水组患者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无胸水组(P<0.01).活动性肺结核中IL-6与IL-37表达水平正相关(r =0.550,P<0.05),IL-37和TNF-α表达水平正相关(r=0.413,P<0.05),IL-6与TNF-α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43,P>0.05).结论 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情相关,IL-37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动态X线、C T表现特点.研讨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10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检查,其中6 3例C T复查,在正规抗痨及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随访6个月至3年,动态观察病灶演变情况,并与5 0例非糖尿病结核病灶的动态影像变化相对照.结果 105例患者的病灶影像表现多为双肺野多叶、多段的斑片状融合灶阴影及空洞或表现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制后,病灶大多好转.非糖尿病结核( 50例) 的病程较短,范围局限.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病灶可发生于一般肺结核少见部位,持续高血糖状态是影响肺结核转归的重要因素.抗结核同时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和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好发于下叶基底段、中叶、舌叶、上叶前段等处,病变表现多样,常合并空洞及干酪性肺炎.结论肺结核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病变分布范围广,肺实变和空洞及播散是糖尿病并肺结核较为特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8.
肺结核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存在骨矿丢失、骨质疏松现象,为了探讨其发生的机理,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1例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OS)等钙调节激素以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东营地区肺结核患者31例(男19,女12),为我院结核科的住院病人,根据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柳州)会议诊断标准,均属活动性肺结核,年龄11~61岁,平均39.6岁。31例患者中,进展期痰菌检查(包括涂片、培养或PCR)阳性者9例(29%),有空洞者6例(19.4%),病变广泛者(双肺均有病灶或单侧肺上、中、下均有病灶)17例(54.8%),有8例(25.8%)患者伴有感染、支气管扩张、哮喘、肺气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术前甲状腺癌的CT与超声(Ultrasound,US)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同期兼作CT与US检查的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对原发病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 23例甲状腺癌,CT与US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肿瘤病灶、形状不规则、密度/回声不均匀和边缘不清楚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US对肿瘤囊性、实性及混合性显示率高于CT;CT显示有6例肿瘤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CT检查6例肿瘤出现细颗粒状钙化,US检查4例出现细颗粒状钙化;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CT检查显示率(60%)略低于US检查(70%).结论超声成像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在评价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方面;CT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检查手段结合起来,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32例不典型肺结核X片及CT误诊的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32例均摄胸部正、侧X片,其中27例同时行胸部增强CT,其结果与最后诊断结果对照,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2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胸部X片及CT误诊为肺癌10例,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1例、肺炎、肺脓肿20例;误诊病例中呈结节及肿块病灶9例,厚壁空洞4例,肺段、肺叶阴影19例。结论不典型部位肺结核易误诊,过重强调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与年龄、病史不全面、经验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