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在输液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热原反应”? 无论输液制品或输液器械是否经过灭菌消毒,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有时仍出现恶寒和发热。其最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污染了微生物;另一是污染了细菌内毒素(endotoxin ET)。如果污染了微生物,那么把溶液样品进行培育,可以发现微生物繁殖。如果没有污染微生物,则最大可能性就是溶液在制备过程中或输液过程中污染了内毒素。后者是“热原反应”的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试验组650例病人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对照组650例病人使用普通输液器.结果 实验组发生静脉炎1例,发热反应6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5例,发热反应12例,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8%.结论 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无线呼叫输液监护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液速率的快慢对于患有心脏疾病和癌症病人化疗时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一种可无线呼叫的输液监护器,该仪器在输液监护过程中通过微型步进电机动态调整输液速率使输液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当无液或液体堵塞等状况发生时仪器可自动关闭输液器,与此同时发出讯响并发送无线波呼叫值班护士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陈锐  周厚秀 《医学信息》2010,23(17):3224-3225
目的提高心内科输液安全质量和健康宣教率。方法在心内科临床工作中使用设计的安全输液床头标识,客观详实记录输液过程和病人反应。结果减少和避免了输液不良反应、输液管内药物配伍反应的发生.满足了患者的“知情”心理.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病人满意度。结论安全输液床头标识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越来越多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以求达到更快、更好地治疗疾病的目的,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输液反应也因此而出现.输液反应主要包括热原反应、变态反应及其他等几种类型.本文就引起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中如何防止微粒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的重中之重,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应反,也追求远期反应无微粒、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临床工作中,治疗室药品的存放都是让人比较头痛的事情。在我院有些科室是直接将药品摆放在同一患者的输液液体后面或旁边,这样看起来很凌乱,不便于药品的取放,而且很容易将药品混淆及打碎。为此,我科选用了封闭式多层收纳盒用于治疗室药品存放,这样既让治疗室美观、整洁,又能更准确、及时地取放药品,而且不易打碎,  相似文献   

8.
我院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使用兰索拉唑与盐酸罂粟碱时,发现2种药物存在配伍反应,2种药物混合后液体变成乳白色浑浊.查阅药品说明书未提及两者存在配伍反应[1-2].因发现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及损失.因此,对上述2种药物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84年8月至93年8月用654—Ⅲ治疗输液热原反应50例,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治疗组50例,年龄14—70岁,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48例,年龄16—67岁,男22岁,女26例。 二、反应液体种类 5~10%葡萄糖、5%糖盐水、生理盐水、低右、5%碳酸氢钠、林格氏液。 三、临床表现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发冷,继之寒战、发热,体温达38~42℃,严重病例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钳、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临床上静脉输液的药物在不断增加和更新,,但有些药物之间的配伍在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没有标明,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和奥硝唑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制作方法 脑外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由巡回护士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后,除去外包装,器械护士协助把输液器放在无菌手术台的托盘上,手术医生或护士用无菌剪刀齐输液器的针柄处呈斜面剪断,弃去针头人锐器盒,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 9家输液器用药液过滤器及 6家膜材 ,采用动态测定滤速的方法进行了滤速衰减实验。结果证明 ,输液器药液过滤器及其滤膜在滴注一定量的液体后其滤速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滤速衰减速度与滤器材料及其孔径大小密切相关。核孔膜衰减速度明显大于聚丙烯无纺布膜。而且发现后者部分样品在滴注 150 0— 2 0 0 0 ml后 ,滤速反而增加。提示聚丙烯无纺布膜作为部分样品输液滤器的滤材 ,可因在滴注药液过程中由于膜的溶涨、孔隙率增加 ,而使微粒截留率降低。建议生产厂家改进生产工艺或选用性质稳定的惰性材料作输液滤器的滤材 ,确保滤器质量  相似文献   

13.
温惠龙 《医学信息》2008,21(7):1210-1211
目的通过各种手段减少输液反应发生,使病人得到舒适安全的输液过程。方法改善发药、配药流程,改进配液环境,改善输液空气质量,严格控制操作规程,加强查对,保证液体、药品质量,健全巡视制度。结果输液反应减少。结论输液反应的发生是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药液过滤器(下称滤器)为一次性输液器配套的过滤装置.在临床输液中可以截留药液中外源性异物和微粒,避免其进入血管造成伤害.为此,国家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发布了该产品的行业标准(YY0002-90).但是"标准"中对滤器的滤材品种及滤材对药物的吸附量未作任何规定.为了探讨滤膜、滤器对常用静注药物的影响其吸附规律,我们选择了国内6个厂家生产的12种滤膜及7个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均带滤器)对13种常用静注药物的吸附作用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以评价和筛选对药物吸附率低的输液器(含滤器)和滤膜,确保临床治疗药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中国药典》规定,根据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注射剂首选最终端灭菌工艺,对于不能耐受最终端灭菌工艺的药物,即对热不稳定的一些药物品种,可选择用无菌生产工艺制备。无菌生产工艺包括过滤除菌工艺和无菌分装工艺,例  相似文献   

16.
非药物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80例需静脉输液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输液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采用Wang-Baker笑脸量表和FLACC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观察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采用系列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性疼痛、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减轻了儿童静脉输液的疼痛反应,提高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一针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 超滤技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进入工程领域,尤其是在近30年来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些欧美国家已应用该技术进行生产无菌注射用,且国家已将该法收入其药典.根据注射剂的生产工艺特点,热原的带入途径,主要是从原料和生产过程中带入,尤其是部分从植物中提取为主要成分的原料药,更容易携带热源.无菌和热源指标成为这些品种的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随着一些新型药物的应用,新药与新药或新药与旧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这些新的配伍禁忌尚未列入《静脉药物禁忌表》中,我科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丹参与诺佳、西咪替丁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在对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生珲盐水100ml、丹参20ml,诺佳0.2静滴,两组液体连续应用时,发现莫非氏滴管内出现白色浑浊;  相似文献   

19.
严重输液反应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文/熊美泉,汪新杰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而不能用原发病或其它原因解释的症候,因而我们对近年9例患者采用甲襞微循环动态观察。1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正常健康人14人,为本院医生、护士,男女各7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药物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输液过程中尽量避免导致外渗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外渗原因及临床表现,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