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元红 《临床医学》2003,23(6):55-55
我们从 1999年至 2 0 0 2年对持续发展的小儿皮肤血管瘤10 5 6例采用锶90 敷贴与小剂量X线照射对比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10 5 6例均为生长期血管瘤 ,被随机分成两组 ,锶90 组5 98例 ,单纯性毛细血管瘤 3 5 3例占 5 9 0 3 % ,海绵状血管瘤192例占 3 2 3 0 % ,混合型血管瘤 5 3例占 8 67%。X线组 :45 6例 ,单纯型血管瘤 2 71例占 5 8 99% ,海绵状血管瘤 14 8例占3 2 0 2 % ,混合型 41例占 8 99%。1 2 锶90 组 :采用锶90 敷贴器由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剂量 ,一般每周 2次 ,每次 15~ 2 5 8r ,每疗程 10次 ,总剂量…  相似文献   

2.
同位素放射治疗血管瘤130例疗效观察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孙志兰血管瘤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可分为四种:鲜红斑痣、单纯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对130例患者采用锶和磷敷贴器治疗,总有效率为97%。未发现任何病理性后遗症,是一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射线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582例血管瘤患儿根据不同类型予以锶-90(90Sr)敷贴、磷-32(32P)-地塞米松(D)瘤体注射或二者混合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草莓状血管瘤痊愈率100%;鲜红斑痣痊愈率为59.5%;海绵状血管瘤痊愈率为90.5%;混合型血管瘤痊愈率为92.1%。不良反应轻度:草莓状血管瘤16例,鲜红斑痣1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混合型血管瘤10例;中度:草莓状血管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混合型血管瘤各4例。本组未发现重度不良反应。结论β射线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腕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何爱傅荫宇海绵状血管瘤是良性肿瘤。腕部血管瘤因其部位特殊,如处理不当将影响手的功能。我科于1987年7月至1992年6月共收治腕部海绵状血管瘤6例,获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详见表1。表16例...  相似文献   

5.
陆佑之  王进立 《华西医学》1989,4(4):379-381
本文采用~(90)锶治疗皮肤血管瘤165例178个肿瘤,其中鲜红斑痣14个(7.9%),草莓状血管瘤127个(71.4%),海绵状血管瘤33个(18.5%),混合性血管瘤和蜘蛛痣各2个(1.1%)。结果:痊愈93.3%,好转5%。各型反应均好。小于2cm和病期在1年内的血管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以期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6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6例均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4例好转,2例无变化。结论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常致严重的脊髓损伤,MRI为确诊的唯一手段,手术完全切除病变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疑似患者16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93例,169例疑似患者均行MRI与CT检测,统计MRI、C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结果,比较MRI、C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能。结果:经MRI检测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78例,经CT检测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74例,经二者联合检测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91例;MRI、CT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97.85%、诊断准确率93.49%较单一检测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C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有助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血管瘤为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之一,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形或原有血管扩张所致。临床上分三型: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本院对163例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采用强脉冲光及755nm激光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60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探查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侯世科,宋国祥,田文芳,赵慧芬本文报告1986~1993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0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8型超声探查结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文中介绍并讨论了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10.
^32P胶体加激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生于颌面部,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本科采用^32P胶体加激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附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CT对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例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肿块绝大部分或主体位于肝外;肿块与肝少许相连或相邻;其平扫及增强符合肝内海绵状血管瘤特征。结论: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易于肝外其他肿瘤混淆,但仍具有肝内海绵状血管瘤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铜针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针栓塞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创伤相对较小的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疾病的方法。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科自2003年起采用铜针留置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9例,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管瘤是正常血管的畸形或良性肿物,多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逐渐变明显。血管瘤分为3种: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瘤。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诊断为左前臂海绵状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彬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109-1110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探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4例。7~10d注射1次,3~5次为1疗程。结果:经1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可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是一种血管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应用手术、硬化剂、冷冻等方法治疗,虽然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治愈率很低,应用^32P胶体介入治疗(核素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且副反应小,应用方便,纯β发射,防护较容易,价格便宜,治疗后不损伤其皮肤外形。我科2005年3月-2006年3月采用^32P胶体介入治疗皮肤海绵状血管瘤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常见。本文应用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与以往手术治疗相比较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系先天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现将我院1985-2005年收治的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31例中术前及门诊误诊的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收集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草莓状、混合性等血管瘤54例.结果 平阳霉素局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疗效最好,有效率分为95.65%、87.50%、83.33%,葡萄酒色斑最差.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可作为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96年8月-1997年8月我院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前、中、后的护理,提出了前予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注意术中监测;加强术后生命体征及切口渗血量的观察,是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唐一帆 《临床医学》2004,24(1):21-22
目的:探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及DSA的表现。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20例,均行CT扫描、MRI检查,5例DSA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为稍高密度或高密度,MRI为低信号环围绕的桑葚状混杂信号灶,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DSA检查未见异常染色。结论: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在MRI上有比较特异性,诊断时应综合CT、MRI及DSA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