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最常见的慢性血源性感染疾病,估计全世界有1亿7千万感染。大约20%的慢性丙肝感染平均20年后进展到肝硬化,并且5%的患将进展到肝细胞肝癌。在美国,几乎有300万慢性感染,HCV感染是肝移植的主要原因。预期在未来的10-20年由慢性丙型肝炎而导致的死亡率将增加2-3倍。因此,HCV感染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永林  臧运金 《山东医药》2006,46(24):95-96
有20%~30%的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目前肝移植是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丙肝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普遍存在丙肝复发的问题,而且术后丙肝进程加速。所以肝移植术前后丙肝的治疗应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利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治疗开始时间、治疗剂量、治疗持续时间均处于研究之中。现将有关研究进展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治疗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治疗新对策张顺财朱无难综述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约80%感染者将成为慢性肝炎,至少20%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并且与肝癌的发生甚为密切〔1〕。近20年来,肝移植由实验研究转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医...  相似文献   

4.
HCV相关性肝硬化是欧洲和美国目前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肝移植后复发性HCV几乎是世界性的,且60%-90%患者的移植物将发生发展为慢性丙肝的损伤。与有免疫能力的患者相比,在移植受者中加速了HCV移植物疾病的病程,在5年时肝硬化的发病率大约为10%-30%。这导致了移植后10-15年时肝衰竭后过高的死亡率或再次移植。  相似文献   

5.
郭芳  魏来 《传染病信息》2007,20(5):273-277
有研究表明,丙型肝炎(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后第一年有50%患者组织学证实出现丙肝复发,术后5年100%导致肝脏的慢性炎症。曾有病例报道,最早的丙肝临床复发发生在移植后第9天[1]。丙肝复发是肝移植后死亡或再次肝移植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移植是慢性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惟一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所有患者均可能出现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移植后5年内约25%~33%的患者可因丙型肝炎复发出现肝硬化,因此对其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3):109-115
丙肝病毒受体CD81与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丙型肝炎患T细胞CD28表达的探讨,HCV RNA定量与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鼠肝中表达的诱癌作用,利用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制各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复发导致移植肝肝功能衰竭患者再次肝移植的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日至2012年11月20日21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18例因肝炎复发(其中丙型肝炎8例,乙型肝炎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与115例因胆道并发症再次肝移植患者的移植肝的生存情况,比较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复发患者首次肝移植后的移植肝失功情况和再次肝移植的生存情况.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21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病因中,胆道并发症最多,为115例(53.5%),肝炎复发18例(8.4%).肝炎复发与胆道并发症患者第2个移植肝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部分丙型肝炎复发导致的移植肝失功在首次肝移植后早期(3个月内)即出现,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移植肝失功几乎全出现在首次肝移植2年后.8例丙型肝炎复发患者中,5例第2个移植肝存活>1年,10例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第2个移植肝均存活>1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结论 肝炎复发患者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再次肝移植预后相似.乙型肝炎复发再次肝移植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内科》2013,(4):437-437
7月24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3年世界肝炎日主题宣传暨丙型肝炎防治专题论坛披露,及时规范实施抗病毒治疗,近80%的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治愈;据估算,我国有1000万名丙肝患者,就诊者不足20万人,接受抗病毒治疗者仅有约4万人。  相似文献   

10.
据Medscape.com3月14日报道(原载Gu t2007;56:237—242),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肝移植患患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危险增加。已知干扰素在具有免疫功能的病人中可以激发自身免疫异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据Medseape.com 2月10日报道(原载World J Gastrocntcrol 2005:11:7560-7563),抗高血压药物洛沙坦可能减少对常规抗病毒无效的慢性丙肝患的肝纤维化。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研究机构的Silvia Sookoian博士和同事选取了14例肝活检证实肝纤维化的丙型肝炎患(平均年龄49.6岁),他们都是未进行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或未完全服从治疗的患,每人给50mg/日洛沙坦。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血液传播而感染,多数具有隐匿陛或慢性的特征,临床约占丙肝的50%-80%。而重症丙型肝炎病人相对少见.主要见于由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而来的晚期肝硬化失代偿病人,目前称之为慢性肝衰竭:而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直接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的重型丙型肝炎极为罕见,但若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衰竭/纤维淤胆性肝炎(fibrosing cholestatic hepatits,FCH)不仅可出现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严重慢性肝病而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患,也可出现原先慢性无症状HBV携带或仅有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患,在接受肝外器官移植如肾移植、骨髓移植并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后。本报道一例“大三阳”老年患,肾移植3年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出现暴发性肝衰竭/纤维淤胆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肝硬化是目前肝移植术的最常见适应证。术后丙型肝炎的复发很常见,并且可对患者以及移植物的存活产生重大影响。免疫抑制是加速丙型肝炎复发以及缩短复发性丙  相似文献   

15.
急慢性肝衰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学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据统计,1990年,美国大约有27000多人死于肝功能衰竭,我国每年死于此症的患约30万。尽管内科现代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仅有5%~30%的患可经内科常规治疗后存活,原位肝移植技术(OLT)是目前治疗肝衰最有效的办法,可将肝衰患的存活率提高到55%-75%,但由于供肝缺乏,而人工肝支持装置尚未成熟,即使在肝移植开展最好的美国亦大约有50%的肝衰患在等待肝脏供体的过程中死亡。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67年Starzl首先开展肝移植治疗以来,接受治疗的病人和移植物的结果都在不断的改善,患的5年存活率在80%左右,而移植物为71%。外科技术的改进、器官条件、免疫抑制和对移植后并发症的控制是这些良好结局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肝肺综合征     
David  T.  Palma  Michael  B.  Fallon  刘旭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1):13-17
1.绪论 呼吸系统症状在慢性肝病患中是非常常见的,约50—70%的患有气短的主诉。但是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标准不一并且多种原因可引起同样症状给诊断造成一定难度。在过去的15年里,肝硬化患肺血管异常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们意识到这是影响患生存率和肝移植候选资格的重要临床因素。最常见的这类异常即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发生在肺内血管扩张影响到动脉氧合时,15-20%接受肝移植评估的患合并有HPS。HPS的存在增加肝硬化患的死亡率并可进一步加重门脉高压。本就肝肺综合征病理生理及临床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并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技术显地提高了终末期肝硬化患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是,因为肝脏供体不足和缺乏对平均寿命的精确预测,仍有很大比例的患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死亡。尽管在最近20年提出了很多预测肝硬化患死亡率的预后模型,但是到目前为止Child-Pugh记分仍然是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病毒学的特征 美国急性肝衰竭研究组的C-T Wai和其他同事对34例HBV相关的急性肝衰竭(HBV—ALF)的患进行了研究。其中,23例患(68%)存活(14例进行肝移植,9例没有肝移植)。向前追踪的对数回归分析表明,仅有年龄较大对预后较差是独立的预测指标(P=0.011)。前核心停止和核心启动子两种变异株分别检测率为32%和44%,  相似文献   

20.
对10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同步验测各项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发现单纯HCV感染为32例(占29.63%),另76例分别重叠感染HAV、HBV、HDV、HEV、CMV、EBV。其中重叠感染HBV最多(占59.21%),依次为CMV(21.33%)、HEV(11.5%)、EBV(9.33%)、HDV(6.5%)、HAV(5.26%)。单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黄疸出现少,病情较轻;重叠HBV、HDV及三重、四重病毒感染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而重叠HAV、HEV、CMV、EUV者预后与单纯丙肝相似。慢性丙肝患者重叠其它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病情突然加重,血清转氮酶(ALT)、胆红素定量(TBil)明显升高,与单纯丙型肝炎病程活动表现出ALT波动,TDil轻度升高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