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瓣膜置换患者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临床随机选取拟行单瓣膜置换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心功能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除治疗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3mg/kg外,其他术中处理两组均相同。分别检测两组术前,主动脉开放时,术后24、48h时患者血液中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并记录体外循环辅助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①cTnI、CK、CK—MB、MDA含量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他:治疗组体外循环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 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 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 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4.
5.
1993~1995年,我们对56例患者于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36例;年龄3~58岁;体重12~77kg,体表面积0.58~1.82m~2。术后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28例,肺动脉狭窄(PS)2例(合并导管1例),右室双出口2例,法乐氏三联征(F_3)1例,法乐氏四联征(F_4)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6例,MVR+AVR(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手术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胸正中切口显露心脏,肝素化后经升主动脉和上 、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中度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6.
7.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 ,我们采用右腋下前外侧小切口 ,常规体外循环 ,不降温、不停跳 ,微创技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36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例 ,女 19例 ;年龄 3~ 42岁 ;体重13.5~ 5 4kg。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 18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 7例 ,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右下肺静脉异位引流 2例 ,膜部室间隔缺损 9例。手术方法 :病人取平卧位 ,右肩背部垫高 30°~ 45°,右上肢抬高并固定于麻醉架上。自腋窝至锁骨中线第 4肋间作弧形切口长约 10~ 12 cm,依次进胸 ,撑开。沿膈神经前 2 .0 cm纵行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报告 10例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 ,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方法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 10例 ,术时日龄 7~ 2 7(19± 4) d,体质量 2 .7~ 4.2 (3.5± 1.4) kg。病种为法乐氏三联症 1例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1例 ,室间隔缺损8例。并发房间隔缺损 7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肺动脉高压 5例。 8例有肺炎或 (和 )心力衰竭史。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结果 :早期死亡 3例 ,存活 7例。随访 5~ 19(17± 3)月。患儿发育良好 ,心前区杂音消失 ,未见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先心病手术治疗可获较好治疗效果。逐步开展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2007年9月,我们对2166例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输血,均未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责任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用库血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附4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围术期不输异体血及血液制品,避免因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方法: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7g/L、血细胞比容≥0.35、无肝炎病史或携带病毒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开始时,即在适宜的麻醉深度下,实施控制性降压,给硝酸甘油2~3μg/kg,术者认真止血,术中进行血液稀释,转机后即刻按15~18ml/kg采集自体血,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成人200万kIU,儿童100万kIU,转流后机器血全回输,每回输100ml机器血补给鱼精蛋白5mg,体重小于20kg者,转流后期加用人工肾超滤,将血液浓缩后回输。术野采用含有三磷酸腺苷80mg的温生理盐水100ml浸泡5分钟等措施。结果:49例围术期未输异体血液及血制品。术后当日血红蛋白≥112g/L,血细胞比容≥0.34。术后10日血红蛋白≥118g/L,血细胞比容≥0.34。术后24小时人均纵隔心包引流量为30~32ml/kg,引流液血红蛋白为15~25g/L。结论: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不失为一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既节省了费用又避免了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不输异体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不需增改特殊设备条件下,可使整个如心脏瓣膜替换术、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等较大的手术围术期完全不输异体血。方法:选择体重20公斤以上,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5,需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23例,采用术前采集自体血1~2次(10ml·kg ̄(-1)/次)结合术中血液稀释(麻醉后按15ml/kg采自体血),机器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4万KIU/kg等综合措施。与1994年1月至4月间连续23例输异体血者作对照。用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自体输血组围术期均不需输异体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脑氧饱和度转机中与麻醉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和总的纵隔心包引流量分别减少43.06%和43.10%,平均每例节省库血1635ml、血浆205ml.瓣膜替换术者血红蛋白术后2周为109g/L、第4周为111g/L。法乐四联症根治术者血红蛋白术后1周为108g/L,第3周为112g/L。全部患者均康复,大多数不到2周出院。结论:采用这种综合方法不需增改特殊设备、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血的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心脏直视手术后回输未经洗涤的心包及纵隔引流血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血和11例库血进行检测,并对各项结果进行F检验。结果:术后4小时及6小时心包及纵隔引流血分别占术后24小时引流血量的50.7%(360±95ml)及57.7%(430±100ml)。心脏手术后病人血及其引流血经需氧菌及厌氧菌培养均阴性。引流血红细胞压积0.31,库血0.34(P>0.05)。引流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31μg/ml,库血1250μg/ml(P<0.05),说明引流血的纤溶活性明显低于库血。VII因子测定,引流血虽较正常值低,但较库血略高。引流血中游离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库血,分别为1338±406mg/L及218±87mg/L(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纵隔及心包引流血回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术中超声心动图包括经食道和心外膜超声心动图 ,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前能完善诊断 ,有效降低围术期的并发症。本文概述该项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应用于心脏外科已有十多年,相对于传统心脏外科手术具有减少外科创伤、减缓疼痛、失血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国外胸腔镜心脏外科多以机器人辅助完成多种心脏手术,国内一般单用胸腔镜辅助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以及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现将胸腔镜辅助心脏外科手术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Jack S. Shanewise M.D. Rashid Zaffer M.D. Randolph P. Martin M.D. 《Echocardiography (Mount Kisco, N.Y.)》2002,19(7):579-582
The term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encompass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each with its own rational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but all focusing on limiting the physiologic trespass of cardiac surgery on the patient.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echocardiography to three types of these procedures: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OPCABG) surgery, valvular surgery through limited thoracic incisions, and port-access heart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心肌肽素在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心脏瓣膜替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在体外循环停跳液中使用心肌肽素的安全性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44例(瓣膜替换组,又随机分为对照患者、用药患者各22例),CABG患者65例(CABG组,又随机分为对照患者33例、用药患者32例)。2组用药患者在麻醉后,静脉滴注心肌肽素1 mg/kg,30分钟给药完毕;第1次灌注时在停跳液中一次性加入心肌肽素2 mg/kg。2组对照患者给予相应的甘露醇。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所有受试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均康复出院。CABG组心肌组织形态学:用药患者在用药前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对照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用药后较对照患者显著降低(P<0.01);用药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体外循环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体外循环前显著升高(P<0.01)。瓣膜替换组心肌组织形态学:体外循环前心肌组织病变分值用药患者虽高于对照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后用药患者显著低于对照患者(P<0.01);体外循环后对照患者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体外循环前显著升高(P<0.01),用药患者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肽素在心脏瓣膜替换术和CABG患者体外循环停跳液中使用是安全的,而且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