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or excision,TME)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疗效、术后局部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77.1%(64/83);局部复发率6.02%(5/83);术后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是6.02%(5/83)和4.81%(4/83)。结论:TME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必须遵循的原则,其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129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分析疗效、局部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围手术期死亡率1.55%(2/129);5年生存率66.70%(58/87);2年局部复发率6.20%(8/129);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分别为12例(9.30%)和10例(7.7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150例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直肠癌中19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7%,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术前调整个人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肠道准备、术中严格的操作、术后保持骶前引流通畅等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对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能治愈,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选择合适时机行结肠造口以转流粪便,待瘘口封闭后再次手术还纳造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顾性分析本院674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例,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主要临床症状和护理体会。结论674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共发生吻合口漏39例(5.78%)。吻合口漏发生于术后7d内71.1%(27/39),发生于术后7d后28.9%(11/39)。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斤吻合口漏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发热、麻痹性肠梗阻、引流管中有粪质样液体。及时发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瘘后做好心理指导、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准确记录引流量,严格全胃肠外营养(TPN)等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应用以及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低位直肠癌患39例;应用美国CDH圆型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端端吻合(Dixon术)。结果 39例中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5.1%);吻合口狭窄3例(7.7%);术后局部复发3例,其中吻合口复发1例,2 例为盆腔复发,总的局部复发率为7.6%。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吻合器技术可提高低位直肠癌肛手术成功率,其无论生存率或生活质量均优于腹会阴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荷包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32例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双荷包吻合术,对照组32例采用TME加双吻合器吻合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P〈0.05)。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双荷包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并发症少,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较多见,占全部直肠癌的70%~75%[1-2]。双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为可能。自1993年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TME )确定为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后,保留括约肌的低位前切除术逐渐增多,明显降低了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近年来作者在双吻合器的基础上采用预置缝线减张缝合法预防吻合口瘘,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7年6月,将15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使用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参附组术后第2d起给予参附注射液10~15d,平均12.4d。比较两组吻合口愈合的情况及吻合口漏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1.1%明显高于参附组2.77%(P〈0.05);两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12.8%及4.16%,参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促进吻合口愈合并抑制吻合口瘢痕的过度增生,对低位直肠癌根冶术后吻合口漏与狭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本院11例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早期营养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2例常规治疗组对比,观察住院时间,漏口愈合时间等的差异。结果早期营养组漏口愈合时间(9.6±2.2)d,平均住院时间(27.1±16.37)d,常规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30.5±14.3)d,漏口愈合时间(16.1±1.4)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相关并发症弥漫性腹膜炎、漏口迁延不愈及瘘管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周刺激症状发生率早期营养组较高(55%比33%)。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肛门手术(sphicter saving resection,SSR)在低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直肠癌632例,其中低位直肠癌487例,占77%(487/632),低位直肠癌中手术切除413例,切除率84.80%(413/487),其中保肛手术132例,占31.96%(132/413),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281例,占68.04%(281/413)。结果:SSR组局部复发17,复发率12.88%(17/132)。吻合口瘘11例,占8.33%(11/132)。吻合口狭窄4例。Mile‘s术组局部复发37例,复发率13.17%(37/281)。局部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SSR具有与传统的Mile‘s术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追踪随访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肠梗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依次为12.5%、65%;对照组依次为27.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探讨双钉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钉合技术给1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等.118例中行中低位吻合者为51例,超低位吻合为67例,病理检查报告示未见切端癌残留,无术中死亡病例,无术后大便失禁病例;4例(3.4%)发生吻合口漏,8例(6.8%)肿瘤局部复发.[讨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钉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的作用以及该手术的关键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月~2002年2月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10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系膜标本中19例检测癌结节,占17 7%;34例检测到淋巴结,占33.3%.术中吻合口漏4例,发生率为3.9%,术后吻合口瘘7例,发生率为6.9%;术后2年内肿瘤局部复发10例,复发率为9.8%.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双吻合器吻合法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单、双吻合器吻合法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24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行单吻合器吻合149例、双吻合器吻合97例,整个手术进程顺利,术中大出血2例(0.8%),术后发生吻合口漏8例(3.3%),其中直肠阴道漏2例(0.8%),吻合口狭窄9例(3.7%),吻合口出血4例(1.6%),切口感染15例(6.1%),术后切口裂开3例(1.2%),术后肛门坠胀不适57例(23.2%),局部复发9例(3.7%),肝脏转移10例(4.1%),腹腔广泛转移4例(1.6%)。结论:单双吻合器与TME联合应用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效、安全的术式,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而且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保肛率。  相似文献   

15.
吕杰 《中外医疗》2013,32(16):32-32,34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75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为110~240min,平均165min;术中出血量为40~140mL,平均70mL;全直肠系膜完整切除。术后2~3d肠胃功能可恢复,并可以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7~32d,平均12d,术后病理检查切缘癌细胞未见残留。随访12~60个月,随访率88.0%(66/75),2年内复发2例,死亡4例。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手术,应用弯管消化道吻合器行低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85例均完整切除直肠系膜,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2.3%),吻合口狭窄3例(3.5%),经定期扩肛后缓解;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TME术式基础上应用弯管消化道吻合器行结肠-直肠低位吻合符合直肠肛门生理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吻合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更好地应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02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25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0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120例未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术后生存率、吻合口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100 mL)、1年内复发率、3年内生存率、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在吻合口漏、排便功能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有效减少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临床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直肠癌病人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于减少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病人分为2组,观察TME基础上保留盆腔植物神经(TME+PANP)组(65例)和不保留植物神经(TME)组(55例)病人术后性功能障碍、排尿功能障碍、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随访2年观察局部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1.50.4(14/65)和41.8%(23/55),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3.1%(15/65)和45.5%(25/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导尿时间分别为5.5±3.4d和10.8±4.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吻合13瘘的发生率分别为4.6%(3/65)和3.6%(2/5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2%(4/65)和5.5%(3/5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TME基础上实施PANP,在不增加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的情况下,可改善病人术后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