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福端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66-2467
目的 比较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食管癌诊断符合率为66.0%,表现为黏膜破裂、增粗、迂曲、充盈缺损、龛影、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剂滞留、管腔狭窄、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近端管腔增宽等;CT检查诊断食管癌符合率为88.0%,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等.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于食管早期黏膜病变及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对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准确性高;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的程度、浸润的方式和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张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张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早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结果 46例患者在气钡造影检查中,主要表现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分流和转向等.结论 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取多体位,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例行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的患者,并根据胃窦幽门部变形情况对不同的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胃窦变形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患者的疾病可以按照发病部位分为胃脏疾病与胃外疾病两种,其中胃窦炎11例、胃窦溃疡23例、胃结核5例、十二指肠球溃疡31例、胃窦癌9例、胆囊炎9例、胰腺炎3例、右半结肠癌2例、术后感染6例、胰腺癌1例。结论通过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对胃部疾病的判断以及良恶性鉴别有一定难度,要结合临床经验才能对不同的胃窦变形做出准确的判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食管憩室50例X线检查方法探讨平顺县人民医院(047400)赵苏梅,魏爱平我院从1990至1992年共接诊吞咽不适、疼痛感的病人600余例,全部病人均经食管钡餐造影及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80%的病人未见阳性X线征象,其中50例病人经消炎或对症治疗,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再行气钡双对比食管造影始发现明显的X线征象。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9岁,以往做过食管造影检查的24例,首次就诊的26例。50例患者全部使用青岛产双对比医用硫酸钡为造影剂,采用显示病灶最佳位置拍片。本组病例中过去做过食管造影的病人仅嘱其将100万u硫酸链霉素5g加入浓糖水500ml中混匀每次10ml每日3~5次口服,缓慢咽下,最后取卧位服药。首诊检查阴性的患者也采用上述方法服药,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再行气钡双对比食管造影复查。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复查均发现程度不同的憩室征象。憩室影位于食管上段18例,中断25例,下段7例。幕状憩室在中段的发生率最高,共34例,占68%。囊袋状憩室16例,占32%,多发生在食管的上、下段,所有病例均经摄片对照证实,以左前斜位显示率较高。讨论吞咽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日本岛津800mA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进行了气钡肠道双重造影及肠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白直肠逆行向上呈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正面的“靶样征”;急性期:出现“锯齿征”、“纽扣征”和“鹅卵石征”;慢性期:局部肠腔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和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意义,是结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和典型X线征像,本病较易诊断,不难与其他炎性结肠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7.
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医院放射科孙赣清俯卧位食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其成功率高,可以复拍,又易与上消化道常规检查相结合进行。本文有20例病人获得有诊断价值的双重影像。大多数双重造影技术是在站立位完成的,这样在食管下...  相似文献   

8.
陈素明  祝勇 《江西医药》2008,43(1):46-47
目的探讨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的科学性与临床实用性。方法对2005年我科采用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憩室3例,炎症7例,正常7例,阳性率61.1%;1例检查失败。结论此方法明显缩短检查时间至约半小时,更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何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95-196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对胃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溃疡患者在1周内先后行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和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电子纤维胃镜检出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X线胃肠造影对胃溃疡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2例患者中,由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检出胃溃疡患者39例,其中诊断为恶性溃疡8例;以电子胃镜检出结果为标准,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诊断胃溃疡的符合率为92.9%,假阴性率为7.1%。结论 X线胃肠造影与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各有所长,而X线胃肠造影对于以形态结构、功能异常为主的胃肠病变以及邻近脏器病变影响或侵及所致的胃肠异常有更明显的诊断优势,临床工作中应相互取长补短,以便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扭转的X线诊断以及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5例使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慢性胃扭转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进行探讨分析,对非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15例均为器官轴型,X线表现为胃大、小弯换位,黏膜折叠、聚集,呈“大虾状”。5例服大量稀释钡剂透视下复位成功。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对慢性胃扭转患者进行良好的诊断,通过口服稀释钡剂就能够进行透视复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在食管细小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误食鱼刺患者178例的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发现异物45例,饮水冲洗后发现异物84例;未见异物的94例未作特殊处理,在回访1~7d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不仅能确定食管有无异物,并能明确食管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刺入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食管细小异物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与胃镜对胃石症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42例胃石症患者行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全部患者均应用碳酸氢钠、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同时配合腹外按摩。10~15d后行气-钡双对比造影复查了解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失败者行胃镜下机械碎石。结果 37例患者复查胃石消失;另外3例胃石块大、多发,2例病史较长患者胃石变小或变化不明显,行胃镜下机械碎石。结论胃石症患者可先通过X线确诊并进行药物碎石,药物治疗失败者行胃镜碎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2例肠套叠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气钡灌肠术后、手术后结果对照.结果 112例患者中,超声诊断肠套叠112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超声诊断肠套叠方便快捷.诊断准确率高,并能与其他类型小儿急腹症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郑德先  刘清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95-1797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便秘的病因及检查方法,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临床诊断便秘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先作结肠传输试验,而后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考虑出口梗阻的患者再作排粪造影检查或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检查,根据卢任华教授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作出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钡灌肠检查者8例,发现异常者6例;16例直接行排粪造影检查,14例异常.行结肠传输试验者74例,正常者6例,异常68例,真性慢传输16例,假性慢传输20例,出口梗阻52例,其中选择20例志愿者进行混悬硫酸钡及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检查.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发现结肠的器质性病变及发育异常;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及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最佳的检查便秘病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余江  阳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0,8(9):29-29,138
目的探讨CT与X线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80例食管癌患者X线钡餐和CT检查结果。结果X线钡餐检查诊断食管癌48例;检查符合率56.25%(45/80),诊断Ⅰ期1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8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狭窄;CT检查发现食管癌68例,诊断符合率85.00%(68/80):诊断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22例,Ⅳ期8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增厚,外侵为肿瘤与临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3例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移位,肺部转移2例及肝脏转移3例。结论X线钡餐是食管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在食管癌诊断肯定,二者各有优势,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应联合X线钡餐造影加CT检查,可以为临床的治疗尤其是外科治疗提供相当可靠的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111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扫描,44例为早期患者,67例为中、晚期患者,并得病理证实。结果早期食管癌44例中,X线钡餐造影的诊断阳性率为68.2%,CT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6.82%;中、晚期食管癌67例中,X线钡餐造影的诊断阳率为98.5%,CT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X线钡餐造影与CT在早、中晚期食管癌分期诊断有劣势和优势,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应结合其他检查如食管镜、食管拉网脱落细胞等检查,有利于提高食管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初诊时胸部DR平片影像诊断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在DR胸片初诊时发现后,经数字胃肠造影(GI)或cT扫查后证实为食管裂孔疝的DR平片影像学特征。结果21例DR胸片后前位体检中发现心后区水平见一类椭圆形透光区,腔内壁欠光整,其中12例见可疑胃黏膜影,17例伴气液平面影,提示为食管裂孔疝,经数字胃肠造影检查,口服造影剂(硫酸钡二型干混悬剂),采取直立住,仰卧位,俯卧位等体位,采集胃肠道充盈像及黏膜像,检查出21例证实均为食管裂孔疝。结论根据DR胸片的影像学特征,较容易发现较典型的食道裂孔疝病变,可明显减低初诊中的误诊率。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早期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咽异感症和食道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0例因咽部伴有异物感而就诊的患者,明确排除口腔、鼻腔、咽喉和颈部疾病,并对患者进行食道X线钡餐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中,172例(50.59%)的患者确诊患有食道疾病。其中包括食道返流性疾病患者55例(16.18%),食道癌13例(3.80%),食道炎75例(22.00%),食道憩室29例(8.53%),所有患者经对症给药后,102例(59.30%)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消失,51(29.65%)例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有显著缓解,19(11.04%)例患者咽异感症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食道疾病会诱发咽异感症,且与咽异感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128层螺旋CT诊断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 10例进行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憩室患儿,均于术前行128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 为诊断"金标准",观察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析CT表现.结果 10例患儿均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美克尔憩室,单纯美克尔憩室6例,合并炎症1例,合并胃黏膜及胰腺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