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非参数检验是相对于参数检验而言。一般来说,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test)。如t、u检验、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联合检验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在诊断血液病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某院收治2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予以骨髓细胞与血小板参数的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结果。结果:(1)AL、ITP、AA受检者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TP受检者MPV高于对照组(P<0.05);AL、AA受检者MPV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AL、ITP、AA受检者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TP、AA受检者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受检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2)AL、ITP、AA受检者血小板数量分布无正常堆积分布的情况,其巨核细胞以幼稚型与零个为主。结论:联合检验骨髓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在诊断血液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52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检验。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检验结果,分析血小板参数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效能。结果观察组PLR(136.32±84.76)高于对照组的(101.93±53.19),PDW(14.73±1.25)%、MPV(8.43±0.85)fl低于对照组的(16.08±0.40)%、(9.26±1.29)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PC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真阳21例,假阴31例,假阳31例,真阴17例;PDW:真阳45例,假阴7例,假阳10例,真阴38例;MPV:真阳37例,假阴15例,假阳14例,真阴34例。PLR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敏感性为40.38%、特异性为35.42%、准确性为38.00%、漏诊率为59.62%、误诊率为64.58%;PDW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敏感性为86.54%、特异性为79.17%、准确性为83.00%、漏诊率为13.46%、误诊率为20.83%;MPV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敏感性为71.15%、特异性为70.83%、准确性为71.00%、漏诊率为28.85%、误诊率为29.17%。结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R、PDW、MPV会发生一定变化,可为医师鉴别急性期布鲁菌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随机区组设计多组样本资料非参数Friedman M检验后,各组样本的多重比较。方法:采用秩转换方差分析方法和调整检验水准做多次相关两样本的配对Wilcoxon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实现SPSS软件对同一数据资料非参数检验的多重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红细胞参数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72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对比两组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转蛋白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RBC、MCV、MCH、Hb均低于对照组,RD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铁为(21.50±2.41)μmol/L,高于轻度贫血的(9.32±1.46)μmol/L、中度贫血的(5.29±1.64)μmol/L及重度贫血的(2.18±0.7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铁蛋白为(47.60±5.64)μg/L,高于轻度贫血的(12.46±2.68)μg/L、中度贫血的(4.95±1.46)μg/L、重度贫血的(1.06±0.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铁转蛋白受体为(32.08±7.61)nmol/L,低于轻度贫血的(51.34±4.72)nmol/L、中度贫血的(62.34±6.55)nmol/L、重度贫血的(80.22±8.9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用红细胞参数分析可有效确定疾病类型,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病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2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红细胞参数(计数RBC、分布宽度RDW、平均体积MCV)和血小板参数(计数PLT、分布宽度PDW、平均体积PC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肝炎重度RBC、RDW(P<0.05)、PLT(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RBC、RDW、MCV、PLT、MPV,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部分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可以反映慢性肝病的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 ,并比较观察组和参照组、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各项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结果经临床诊断,观察组54例患者中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4例。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诊断结果显示,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2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7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4.44%(51/54)。观察组RDW(19.56±2.11)%高于参照组的(10.26±1.32)%, Hb(73.26±3.62)g/L、MCV(65.19±3.42)fl、RBC(2.53±0.41)×1012/L、MCH(22.34±1.65)pg/L均低于参照组的(134.26±3.26)g/L、(83.26±3.22)fl、(4.53±0.55)×1012/L、(31.26±1.52)p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RBC和Hb水平均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而RDW、MCV、MCH水平均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尽早确诊患者病情,准确掌握贫血患者的血液浓度变化,从而为患者病情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其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验在肝硬化患者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期到本院接受体检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再根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合并出血症状将其分为出血组(95例)和未出血组(105例)。各研究对象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测,比较各组间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PDW(18.62±1.74)%、MPV(14.11±0.95)fl、INR(1.59±0.18)、凝血酶原时间(18.72±2.65)s高于对照组的(13.20±1.52)%、(11.21±0.75)fl、(1.04±0.12)、(12.88±1.54)s,PLT(67.41±18.21)×109/L、PCT(0.25±0.08)%低于对照组的(195.21±32.21)×109/L、(0.37±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PDW、MPV、INR、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未出血组,PLT、PCT低于未出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肝硬化疾病和评估肝硬化疾病治疗状况时,可通过检测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来评估患者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 Ridit分析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之一,尤为适用于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分析。笔者在筛选肠道蛔虫检查用的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飘浮法、自然沉淀法(下文中依次简称为A、B、C法)的优劣时,试图将所得资料进行Ridit分析,现将三种检验方法Ridit分析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SAS软件实现毒理学资料非参数检验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理学研究中的许多资料的统计不适宜采用参数检验,如等级资料、非正态分布或虽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对这些资料的推断性统计,除了部分资料进行数据转换后可进行参数检验外,很大一部分资料需进行非参数检验。许多统计软件都提供了非参数检验的程序,如SAS统计软件的NPARlWAY过程,但如需进一步作多样本资料的两两比较或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没有直接的程序,需进行复杂的编程才能完成。现介绍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Wilcox检验及多样本两两比较的SAS统计程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健康人群的血栓弹力图参考区间, 为本地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河南南阳地区160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S/T402-2012)的标准方法, 采集外周静脉血, 分别运用血凝仪和血栓弹力图仪对常规凝血、纤溶指标进行测定, 包括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α角)、凝血块的最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 然后计算95%置信区间, 确定TEG各个参数的参考区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 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 160例研究对象中, 男107例、女53例, 年龄(54.2±10.4)岁。男性和女性的常规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建立的血栓弹力图各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R 5.06~10.06 min;...  相似文献   

12.
吴友良 《中国药房》2011,(38):3590-3592
目的:比较市售不同批次西洛他唑片的人体药动学参数。方法:18~2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同批次西洛他唑片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计算机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该厂生产的5个批次西洛他唑片在人体内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0.99±0.37)、(0.87±0.38)、(0.81±0.27)、(0.92±0.30)、(1.09±0.46)μg·mL-1,tmax(3.88±1.19)、(3.22±1.26)、(3.33±1.50)、(3.28±0.96)、(3.05±1.05)h,AUC0~48h(12.84±4.10)、(11.07±3.72)、(10.77±3.39)、(10.65±2.44)、(11.09±4.09)μg·h·mL-1。主要药动学参数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西洛他唑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基本一致,质量稳定,可用作西洛他唑片仿制药品的参比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2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1~5期,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结果①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各期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②RBC、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随着分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3期在正常范围内,4、5期低于正常;两项指标的1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③Hb水平随着分期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呈逐渐升高趋势,两项指标1、2期均在正常范围内,3~5期Hb低于正常,RDW高于正常;Hb的1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RDW的1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PLT、PCT水平随着分期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四项指标的第5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LT、PCT、M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变化对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分析和疾病的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2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26例、溶血性贫血的患者14例作为本次检验价值分析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这6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三种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三种类型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红蛋白量各具特点,三组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有着十分重要的检验价值,医师能够根据参数大致的判断出患者的贫血类型,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检测对肝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98例肝病患者作为肝病组,并将同期6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7项参数。结果肝病组RBC、HGB、HCT低于对照组,MCV、RD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CHC、MC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检测对肝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医师不仅要重视肝病患者RBC、HGB、HCT参数的变化,对于RDW与MCV的检测结果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15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A级)、B组(B级)、C组(C级),每组50例.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G)含量、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结果B组和C组患者的PT、APTT、TT水平均高于A组,Fig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PT、APTT、TT水平均高于B组,Fig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等级升高,PT、APTT、TT水平逐渐升高,Fig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PLT、RBC、HBG、MPV、PDW、RET#、RE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等级升高,PLT、RBC、HBG水平逐渐降低,MPV、PDW、RET#、RET%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异常,并且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蒜注射液对肾移植患者环孢菌素A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注射液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药动学参数的影响,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人/肾存活率.方法分别对14例肾移植患者单用环孢素A与合用大蒜注射液后环孢素A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研究和评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不同时刻环孢素A在血中浓度,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单用组与合用组CsA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为1.15 h-1和1.06 h-1;t1/2(ke)为3.93 h-1和4.27 h-1;tmax为3.13 h-1和2.74 h-1;Cmax为480.1μg·L-1和365.6μg·L-1;两组各项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分析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蒜注射液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的药动学参数无影响,提示二者可以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SWE)杨氏模量联合超声造影( CEUS)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 2020年 6月至 2022年 11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 /排除标准,最终纳入 106例共 106个结节,行常规超声及 SWE检查,记录结节超声特征及弹性参数,后行 CEUS检查,并对结节动态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参数分析,获取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 TIC)图及相关 CEUS参数。比较 SWE参数 Еmax、Еmin、Еmean与 CEUS参数 PI、TTP、MTT、超声造影 TIC曲线下面积( AUC)及联合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06例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良性结节(TBN)组 60例和恶性结节( TMN)组 46例;两组结节一般资料比较中,病人年龄平均值 TBN组( 42.37±5.54)岁与 TMN组( 39.56±4.69)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节血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结节 SWE杨氏模量 Emax、Emin、Emean平均值中, TBN组平均值分别为( 39.29,±12.59)Kp、(14.19±4.60)Kp、(23.01±7.93)Kp,TMN组平均值分别为( 104.35±35.62)Kp、(35.09±17.53)Kp、(62.13±22.94)Kp,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结节 CEUS定性及定量各参数 PI、TTP、AUC平均值中, TBN组各参数平均值分别为( 45.88±4.22)dB、(22.02±1.97) s、(4177.58±426.29)dB·s,TMN组各参数平均值分别为( 35.64±4.16)dB、(24.98±3.91)s、(3280.94±315.76)dB·s,TMN组 PI、AUC均低于 TBN组,而 TMN组 TTP长于 TBN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WE及 CEUS参数联合诊断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 AUC)、准确性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参数单独诊断,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WE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 ROC曲线成对比较, Еmax比 Еmin、Еmean比 Еmin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60、3.00,P<0.05)。 CEUS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 ROC曲线成对比较, TTP与联合诊断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5,P<0.05)。 Emean截断值为 32.21 KPa时, SWE-Emean联合 CEUS特征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均优于 SWE-Emean或 CEUS单独诊断。结论 SWE杨氏模量联合 CEUS参数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神经病32例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内科疾病相关的多发性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有内科系统性疾病同时合并有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的患者32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同一类神经左、右两侧之间及上、下肢神经之间电生理参数异常率的差别,另外对同类神经的个别不同电生理参数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任何一项电生理参数异常率左、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神经的任何一项电生理参数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上肢神经(P<0.05或P<0.01)。感觉与运动神经之间比较: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异常率(P<0.01),除胫神经以外,其他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的电生理参数MCV与CAMP比较,前者异常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或P<0.01),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与出波率比较,前者异常率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多发性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异常表现为左右对称,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重于运动神经,以脱髓鞘性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即造影阴性者(62例)和早发冠心病组(年龄男≤55岁,女≤65岁,共244例)比较组间差异;将冠心病组按年龄划分为4组,比较不同年龄段冠心病与血小板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再依据病变累及冠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进一步回顾性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特性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依据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患者入院时和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机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升高,而血小板计数(PL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段患者比较发现50~65岁之间的患者PLC减低,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相比其他年龄段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体质量指数、血小板计数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血小板参数与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0.05)。(4)SAQ量表评估发现与冠心病入院时相比,出院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各因子分及SAQ总分增加(P<0.05)。结论 高体质量指数、血小板相关参数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参数的定期监测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