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本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块,临床上极易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多在对此类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行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石蜡切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现将2000—2005年本院手术治疗的92例桥本病并发甲状腺肿块的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90例;年龄18~73岁,平均41岁,45岁以下占59%;病程多数在1~3个月;无症状70例,有局部压迫症状或吞咽不适感15例,局部疼痛7例;单发结节50例,多发结节42例;结节最小0.5 cm×1.0 cm,最大6cm×7 cm;肿…  相似文献   

2.
黄药海昆汤治疗甲状腺腺瘤10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中青年妇女,大者可压迫气管,有憋气感,相当于中医学“肉瘿”、“瘿瘤”、“瘿病”的范畴。根据瘿病发病与气滞、痰凝、血瘀相关的病理特点,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法,自拟黄药海昆汤,从1977年~1998年治疗甲状腺腺瘤10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4例中男性26例,女性78例;年龄23~64岁,25岁~45岁者居多,平均年龄38.6岁;病程6个月以内者33例,6个月~1年者28例,1~5年者27例,5年以上者16例,平均病程1.2年;腺瘤位于颈部左侧38例,位于右侧55例,位于双侧11例;腺瘤单发性92例,多发性12例;甲状腺腺瘤的大小以超声波所测最大直径为准,直径1.2cm~2.0cm者48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治疗甲状腺腺瘤囊性变92例上海市金山县中心医院罗慧燕,金庆丰(201500)关键词: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活血化瘀法我们自1984年6月~1994年6月,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甲状腺腺瘤囊性变92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8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5例患者中20~30岁22例,31~46岁46例,41~50岁17例;根据维吾尔医理论血液气质20例,粘液气质20例,黑胆气质30例,胆质气质15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诊断由视诊、扪诊、X线检查、红外线扫描等确定。  相似文献   

5.
自拟糖足饮治疗糖尿病足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新露  程滋露 《四川中医》1999,17(12):30-30
1990年12月-1998年12月,笔者用自拟糖足饮治疗糖尿病足7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0例,女42例;年龄最小者38岁,最大者64岁;足部溃疡面积最大者10cm×8cm,最小者2cm×3cm;病程3-8百个月。诊断标准:均有糖尿病史,足部皮肤温度低、皮色暗红、肿胀、疼痛或感觉迟钝,溃疡面深,严重者足趾坏死、行动困难、陵阳脉弱。2治疗方法自批精足饮方药组成:忍冬藤50g,地丁30g,当归12g,红花3g,黄芪60g,山药25g,玄参20g,苍术10g,川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服,1个半月为1疗程。随症加减:局部红肿较…  相似文献   

6.
李刚 《河北中医》2010,32(9):1387-1387
2007—01-2009—10,笔者应用瘢痕灸治疗肾虚阳萎28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年龄20~30岁2例,30-50岁11例,50~60岁15例;病程6个月-2年。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 1992 -10~ 1997-0 8用五海丸合化核丸治疗甲状腺腺瘤 38例 ,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源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2 8例。年龄最大 5 1岁 ,最小 2 3岁 ,平均年龄 36 2岁。其中 2 1~ 30岁 11例 ,31~ 40岁 18例 ,41岁以上 9例。B超检查腺瘤部位 ,右叶 2 1例 ,左叶 15例 ,峡叶 2例。腺瘤直径 <1cm7例 ,1 ~ 2cm2 2例 ,2 ~ 3cm9例。单发腺瘤 6例 ,多发腺瘤 32例。囊性腺瘤 2 9例 ,实性腺瘤 9例。病程最短 18d ,最长7个月 ,平均 42 5d。病例选择 :肿物在甲状腺上 ,无压痛 ,可随吞咽…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我们采用益肾丹治疗糖尿病阳萎11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30~40岁46例,40~50岁50例,50~60岁20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2个月,平均5.2年。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确定诊断标准。1.3治疗方法益肾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0年以来,用自拟活乳汤治疗乳癖1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均经西医检查确诊为乳房囊性增生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乳房呈结节状增生者105例,条索伏增生者27例。  相似文献   

10.
附件炎性包块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炎性渗出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呈炎性纤维化增生而渐积成块,属中医妇科疒徵瘕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用自拟消疒徵化瘀汤治疗该病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2~30岁15例,31~40岁10例,41~50岁5例;发病于分娩后2例,人流后10例,自然流产兼清宫后8例,其他原因者10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包块最大者4.8cm×4.3cm,包块直径小于4cm20例,4cm以上10例;病程最长3a,最短2个月。本组病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结合病史和B超检查而确诊。临床主要…  相似文献   

11.
益气汤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于1990~1999年间,运用自拟益气汤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50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均为门诊观察病人。男81例,女69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2岁,其中20~30岁33例,31~40岁51例,41~50岁30例,51~62岁36例;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5个月,其中1年以内54例,1~2年42例,3~4年39例,5~6年15例。职别:干部54例,工人30例,农民66例。合并各种血管神经并发症42例,视网膜病变57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24例,脑血管病17例。1.2 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口渴多饮,多食善饥,…  相似文献   

12.
“五虎散瘀散”是笔者集十几年来的临床经验而研制治疗踝部陈旧性损伤的经验方。运用本方治疗踝部陈旧性损伤均取得极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所诊治的153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61例,女92例;年龄15~30岁者68例,31~50岁者51例,50岁以上者34例,病程最长的21年,最短者20天,其中3个月以内者86例,3~6个月以内者43例,6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苍辛清窍汤治疗急性鼻窦炎62例,收到显著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13~20岁者8例,21~30岁者28例,31~40岁者15例,41~50岁者9例,50岁以上者2例;病程2个月以内者51例,2个月以上者11例;上颌窦炎41例,并发额窦炎或筛窦炎21例。  相似文献   

14.
自汗虽属小恙,日久可造成津液耗损,致生他变,不可轻视。近十年来,笔者应用家传验方——五郁散治疗自汗证4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均在15岁以上,其中15~20岁5例,21~30岁9例,31~40岁19例,41岁以上12例;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5例,2~5个月者15例,6~12个月者10例,1年以上者15例。本组病例均见自汗(?)(?),一身汗出,上部尤多,甚则汗湿衣襟。二、辨证分型及治疗:根据临床伴见症状不同,可分两型:(1) 肝失调节、气郁失畅(38例):多伴见精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颈部良性肿瘤,它属于祖国医学"瘿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切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自拟"消散瘿瘤汤"治疗甲状腺腺瘤42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8例,女34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4岁,以30~50岁女性居多.病程6个月~21年,平均4年左右.病灶多发生于一  相似文献   

16.
一贯煎加味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宗艾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0):458-458
近10年来,笔者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1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4项以上者;2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典型症状1项以上,T3或基础代谢率超过正常范围者。1.2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标准。40例中,女25例,男16例;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35岁左右;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病情轻度者8例,中度者24例,重度者8例。平均住院日58天。2 治疗方法方用一贯煎加味: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生地、川楝等。若甲状腺弥散性肿大,可加海藻、昆布、…  相似文献   

17.
崩漏,亦称“崩中漏下”。在妇科疾病中颇为常见。笔者自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运用自拟黄芪失笑散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观察对象。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12岁。其中20岁以下者5例,21~30岁者10例,31~40岁者15例,41~50岁者20例;已婚42例,未婚8例;病程多在1~4个月,亦有发作年余;就诊时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20天者38例,21~30天者12例,31天~60天者2例。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克白芍15克白芨30克夏枯草9克炒蒲黄9克(布包煎)炙五灵脂9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同期的门诊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20例;41~78岁30例。病程最短为1W,最长为半个月。诊断标准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定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凤玲 《吉林中医药》2006,26(11):26-26
自从2001年以来,笔者对患有老年性痴呆者采用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治疗病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者58岁,平均70·8岁。疗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5个月,平均为2·6年。1·2临床诊断均参照北京老年痴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2004 ~ 2012年采用清热除湿化瘀汤治疗附件包块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未婚3例,已婚45例;年龄最大者43岁,最小者17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30个月,最短2个月.48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确诊为附件包块,并排除恶性肿瘤,包块最大约5.4cm×4.8cm,最小约2.0cm×1.4cm;其中一侧附件区有包块36例,双侧附件区有包块12例;囊性包块28例,囊实性包块2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