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多排螺旋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肺血栓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急性PE的21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肺动脉造影(CTPA)及间接法深静脉造影(CTV).结果 CTPA检出12例急性PE,间接法CTV检出深静脉血栓8例.1 mm有效层厚图像对段、亚段肺动脉及其内血栓的显示高于3 mm有效层厚图像(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促进急性PE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 8例经CTPA确诊的PI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 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FI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在各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并行CTPA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26例,其中10例患者行DSA检查。观察患者的CT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分析其各级肺动脉栓塞的受累率及检出率,并与DS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中心型肺动脉栓塞18例,周围型肺动脉栓塞8例,其中叶支气管动脉受累比例高;对于叶及叶以上肺动脉栓塞,CTPA与DSA检出率基本一致;对于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CTPA检出率高于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是诊断各级肺动脉栓塞快速、准确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周围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比DSA更精准,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经双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的肺动脉栓塞,采用GE公司Hispeed NX/I双螺旋CT,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3~4m1/s,注射后15s开始扫描,将得到的数据传输到工作站(ADW4.0)进行后处理。结果 12例病例,分析190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共累及97支肺动脉(51%),其中40%的肺动脉主干和叶以上肺动脉受累,61%的叶肺动脉和段肺动脉受累。直接征象表现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所谓的“马赛克征”(肺窗观察),局部肺梗死,肺血减少和右心室扩大。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溶栓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并对其中20例经溶栓治疗2周后的患者进行同机同条件复查。结果52例中8例肺动脉成像未见异常,1例为动静脉瘘,5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38例诊断肺动脉栓塞。38例肺栓塞中共累及各级肺动脉236处,其中肺动脉干5支,左右肺动脉30支,叶动脉81支,肺段动脉103支,亚段动脉17支。20例经溶栓治疗后复查,病灶均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16层螺旋CT能及时发现和诊断肺栓塞,也可指导溶栓治疗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X线检查和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统计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10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确诊阳性48例,阴性54例;胸部X线诊断出真阳性5例,真阴性12例;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出真阳性40例,真阴性45例。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敏感度为89.58%、特异度为94.44%、准确度为92.16%,均高于胸部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测可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PE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Ⅰ型12例,其中4例位于左肺动脉,3例位于右肺动脉,5例左、右肺动脉及肺叶肺动脉皆有;Ⅱ型2例,其中右下叶肺动脉1例,左上叶肺动脉1例;Ⅲ型3例,其中右下叶肺动脉1例,左上叶肺动脉1例,2个以上肺叶肺动脉1例;Ⅳ型3例,均位于双下肺肺段、亚段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段肺动脉、亚段肺动脉栓塞率分别为77.78%、66.67%、60.00%、12.50%。结论CTPA对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动脉栓塞的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表现。结果确诊为肺动脉栓塞13例,其中中央肺动脉栓塞5例,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3例,肺段以下动脉栓塞5例。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19例患者行胸部增强扫描,对原始数据采用MIP、VRT及MPR技术对肺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CT诊断肺动脉栓塞12例.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肺段及亚段动脉共104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并能为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CT及其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PAE)的价值。方法:对11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多发肺动脉栓塞7例,其中双侧多发4例,左侧多发1例,右侧多发2例;单发4例,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叶段肺动脉栓塞2例。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以获得多方位及立体图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PE)快速、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CT肺动脉成像(MS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已确诊为PE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对CTPA检查进行5、2.5、1.25、0.625 mm薄层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3例患者以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发生率最高,CTPA均检出栓塞灶,其中右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69个,左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59,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3个,左右肺动脉及叶动脉61个,栓塞率37.9%,肺段及肺亚段动脉64个,栓塞率17.9%,1.25mm与0.625 mm组病灶检出率相近似.1.25 mm与2.5 mm组及5 mm组栓塞率有差异,其中在2~3级PE检出率中,χ2=10.032 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5级PE检出率中,χ2=6.0644,P<0.0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以上的螺旋CT能够准确显示PE的部位、累及范围,可作为诊断PE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和确诊依据:1.25 mm薄层MIP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检出PE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栓的变化。方法总结分析18例急性PTE患者临床表现,溶栓前后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的变化,应用多层螺旋CT计数溶栓前后血栓累及肺段数量。结果本组患者以胸闷、气短为主诉就诊,院前误诊率(88.9%,16/18),3例(16.7%)曾出现晕厥,经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脏超声显示溶栓后右房、右室直径明显缩小(P<0.05);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血栓累及肺段数量溶栓后明显减少(P<0.001);其中6例患者血栓完全消失,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栓累及肺段数量有相关性(r=0.742,P<0.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方案对于PTE安全有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明确显示溶栓治疗前后血栓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客观检查。  相似文献   

13.
闫登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52-6252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09-10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2例,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48%)形成,其他危险因素有下肢创伤、手术、心力衰竭、肿瘤、妊娠、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困难或气促29例(90%),发生率高。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达100%。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不特异,应注重危险因素,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成熟,为较好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q-的表现。方法:本组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CT机胸部平扫加肺动脉造影增强检查,其中对12例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患者,在肺动脉造影扫描后2min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并对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6例左右肺动脉主干同时栓塞,10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4条肺叶动脉栓塞.57条肺段动脉栓塞和41条肺亚段动脉栓塞。12例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发现7例深静脉血栓,其中4例血栓累及双侧髂静脉,3例为单侧,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栓子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应成为影像学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同时对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评估及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及磁共振肺动脉成像(MR pulmonary angiography,MR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拟诊为PE的患者,42例采用双源CT行肺动脉成像,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观察肺叶继发改变;8例行1.5T MRPA,其中3例补充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成像(3D-CE-MRPA)检查,观察肺动脉栓子的特点。结果:42例中,MSCTPA共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8例MRPA共诊断左、右肺动脉栓塞9支,叶肺动脉栓塞19支。非增强MR成像对肺段动脉栓塞诊断受到限制。3例行3D-CE-MRPA的患者中,段及以上及大部亚段肺动脉栓塞显示清楚。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MRI平扫可以发现肺叶动脉以上的栓子,肺段动脉栓子部分可见;3D-CE-MRPA可以发现肺段及大部分亚段肺动脉栓子,诊断效能接近CTP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技术提高低年资医师在CT肺血管造影(CTPA)检查中诊断急性肺栓塞能力的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7-12月间接受CTPA检查的可疑肺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3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做出的一致性诊断作为参考标准,另由2名缺乏经验的低年资医师(低年资医师组)共同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3个月后,此2名低年资医师借助CAD(低年资医师+CAD组)对患者重新进行评估.分别从患者数和栓子数两方面比较低年资医师组和低年资医师+CAD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差异.结果 共267例患者纳入研究.高年资医师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81例,检出栓子555个.低年资医师组检出患者67例,栓子493个,在肺动脉各级(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的敏感度分别为100%(26/26)、98.63% (72/73)、89.76% (228/254)和82.67%(167/202),特异度分别为100%(775/775)、99.80%(1526/1529) 、99.55%(5063/5086)和99.50% (10426/10478);低年资医师+CAD组检出患者75例,栓子523个,在肺动脉各级的敏感度分别为100%(26/26)、100%(73/73)、92.12%(234/254)和94.06%(190/202),特异度分别为100%(775/775)、99.74%(1525/1529)、99.47%(5059/5086)和99.32%(10407/10478).结论 借助于CAD,低年资医师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检出亚段肺动脉栓子.  相似文献   

17.
施亚明  宗永忠  吴春阳  王斌 《临床荟萃》2009,24(19):1691-169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治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运动平板试验对114例疑诊冠心病和5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痛的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98.8%,准确度98.4%,阳性预测值为82.5%,阴性预测值为99.5%。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平板运动试验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99.5%,准确度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9.4%。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平板运动试验均是简便、易行及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并为冠心病介入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延迟时间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疑似或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三组采用不同的延迟扫描时间12 s、13 s1、4 s行对比剂增强扫描,在高分辨横轴位图像基础上,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对主干、左右肺动脉、叶、段、段间的肺血管的显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三组60支主肺动脉、120支左、右肺动脉均显影良好,在最佳延迟时间12 s时叶、段、段间的肺血管的显示支数明显高于13 s和14 s的扫描结果,因此导致检出的肺栓塞血管支数与栓塞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预设的延迟时间内完成扫描,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各级分支,并对临床诊断有无肺动脉栓塞、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亚秒级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测段与亚段肺动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亚秒级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段与亚段肺动脉的能力及分析不同观察者间评阅图像的变异程度.方法对20名非胸肺和肺动脉疾病临床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进行回顾性研究,共分析400个段动脉和800个亚段肺动脉.由两名具有不同临床经验的放射医师分别阅读图像,测量主肺动脉强化程度,记录显示清晰的段与亚段肺动脉,评价其显示情况,分析不同医师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5%的肺段动脉和77.5%亚段肺动脉显示清晰,观察者间一致性好(K=0.68).主肺动脉平均CT值为278±30Hu.结论亚秒级螺旋CTPA能清晰显示段与亚段肺动脉,可用于外周型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及预判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疑诊肺动脉栓塞做过CTPA的患者43例,针对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检查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划分为危险组(20例)和非危险组(23例)。结果:危险组患者CTPA栓塞指数与肺段以上中央肺动脉受累比例高于非危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危险组患者横轴位肺动脉主干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显著高于非危险组(P <0.05)。结论:针对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CTPA检查,能够实现对患者肺动脉栓塞状况的直观判断,并快速预判肺栓塞严重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