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的调查处置,了解疫情发生发展特点,分析引起暴发的各种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 对某残疾人托管中心相关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用荧光PCR法检测病人粪便样本。结果 调查共发现患者54例,罹患率为13.78%(54/392),其中托管对象罹患率为18.82%(51/271),工作人员罹患率为2.48%(3/1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管对象中男性发病30例,女性发病21例,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采样15例经荧光定量RT-PGR检测,结果14例患者诺如病毒Ⅱ型阳性。通过集中隔离治疗、环境消毒、独立洗涤用品和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得以控制。结论 诺如病毒通过多种途径易在集体生活人群中发生,发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可以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对地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本校发生的冬季一次典型诺如病毒感染暴发案例临床观察,总结应对诺如病毒感染传播的治疗及护理策略与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11~27日在本校医院就诊的282例诺如病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及社区护理。结果患者症状表现为腹泻84.75%(239人)、腹痛58.51%(165人)、恶心44.33%(125人)和呕吐34.75%(98人),病例集中分布于曾在学校第二食堂就餐的师生。所有患者经及对症治疗与护理指导后痊愈,病毒感染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诺如病毒即便冬季也易在亚热带暴发传播,积极的诊检、到位的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可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对诺如病毒感染流行病的机制与综合防控仍有待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疫情调查处置,了解疫情发生发展特点,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及危险因素;对学校教室、食堂、饮水等开展卫生学调查,标本送实验室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 本次疫情共有病例20例,均发生在六(2)班,其中1例为该班班主任,班级学生罹患率为40.43%;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吃寿司是本次疫情危险因素,采集6份粪便/肛拭子标本检测,4份标本诺如病毒GⅡ4 Sydney-2012变异毒株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GⅡ4 Sydney-2012变异毒株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爆发疫情,吃寿司可能是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立病例定义,对暴发疫情发生地进行病例搜索,同时进行诺如病毒RNA检测,确定病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暴发疫情共搜索到83例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为胃胀、呕吐、腹痛、腹泻;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9~11岁组为高发人群;疫情发生在旅游景点并波及附近及养老院,病原为诺如病毒。结论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秋季,多发生在人群聚集地区,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传播所致。及时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某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及患者发病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患者和厨师的粪便及肛拭子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海淀区某学校7日内累计发现患者119例,临床症状以呕吐(94.1%,112/119)、腹痛(46.2%,55/119)为主,无住院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学生病例平均年龄6.38岁,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11岁。患者分布在22个班级,主要分布在一年级某班,共35人(占30.17%)。共采集粪便及肛拭子标本134份,检出病例诺如病毒阳性7份,病例札如病毒阳性1份,餐饮从业人员札如病毒阳性5份。剩余食品、桶装水、饮水机入水及出水口涂抹标本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病例集中的班级及宿舍水卫生学指标异常;住宿、教室位于阴面、水卫生学指标异常与发病有关(P<0.05)。结论 该起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以呕吐、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并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报告标准;首发病例发现和隔离不及时,呕吐物消毒不规范是导致传染源出现由点及面的接触传播、病例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但不排除水传播的可能;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疫情监测和学生吐泻物的消毒处理,防止类似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引起暴发的病原、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某村出现的腹泻疫情进行调查。结果共搜索到病例84例,罹患率为9.32%。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用池塘水洗菜、洗餐具、洗衣服、洗抹布或拖把等暴露比例,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用池塘水洗抹布或拖把风险最高(OR=4.12,95%CI :2.03~8.38)。5份病例粪便标本,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诺如病毒检测均为阴性;9份周围水样的4份沟渠水标本中有3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可能为1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传染来源可能为病人粪便污染池塘水,居民在使用过程中被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浙江省某乡农家乐食源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其原因和传播途径,为此类事件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接报后,对现场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对病例和从业人员生物学标本、环境标本、饮用水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事件中共有临床诊断病例14例,罹患率为21.8%,症状以腹泻(100.00%)、恶心(71.43%)、呕吐(57.14%)为主。实验室确诊病例12例,现场采集病例样本14份、饮用水样本8份和环境样本2份,其中从12份病例肛拭子样本以及客房用水、厨房用水和井水样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分型为GⅠ型、GⅡ型、GⅠ和GⅡ混合型,且市政统一供水中未检出致病菌与诺如病毒。结论 本次事件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原因是农家乐使用未消毒的井水,并应加强餐饮服务者的卫生知识,尤其用水安全知识,严格落实卫生制度,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诺如病毒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次患腹泻病,其中5亿人次发生在第三世界,每年导致约150万儿童死亡,腹泻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和失能调整寿命年损失的首位或第2位原因[1]。诺如病毒(Norovirus,NoVs)是人类急性非菌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由于NoVs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调查某医院住院病人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找出传染源和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有效控制疫情。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便标本,采用RT-PCR对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调查该病区暴露的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135名,发现22名病例,罹患率为16.30%;患者临床表现以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不同楼层住院老人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0.05);住院老人罹患率高于护工(χ2=5.35,P<0.05),不同性别住院老人发病风险相同(χ2=0.18,P>0.05);采集的14份便标本中,8份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传染源可能为隐形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病毒通过某种共用媒介传播后再以人-人传播模式进一步扩散,高危人群为住院老人;采取针对性措施后,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调查1起小学内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事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武进区某小学2015年3月2日-11日,出现149例以呕吐症状为主的学生,罹患率为9.0%,3月2日出现发病高峰,病例发病急、班级分布广。现场采集患者肛拭子或呕吐物、对照及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食物和环境样本等共42份,其中2名患者肛拭子、2名患者呕吐物及1名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检测出诺如病毒GII型。结论 这是1起由诺如病毒GII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暴发原因可能是由带毒食堂工作人员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胃肠炎疫情暴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4月26日至 2017年5月5日南京市某小学出现的111例胃肠炎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7例;年龄7~36岁,平均年龄(10.84±4.00)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可疑传播因素,选择一、三、五年级病例55例,按1∶1在同班级选择同性别无症状健康人群55例为对照,分析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人体、环境及食物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本次疫情共111例病例,其中学生108例(95.7%),教师3例(2.6%)。实验室共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阳性11份(12.6%),其中9份为学生肛拭子样(56%),1份为学生粪便样(100%),1份为三(1)班门把手涂擦样(3.33%)。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靠近患者呕吐物1米是危险因素(OR=3.90,P<0.05),说明直接或间接接触呕吐物或气溶胶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暂未发现与该起暴发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 结论该起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由诺如病毒引起,密切接触与暴露于患者的呕吐物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01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标本进行腹泻相关病毒检测。结果 2013-2016年西城区共报告15起聚集性疫情,每起疫情发病人数在8~37例之间,罹患率在13.7%-53.3%之间。疫情流行期中位数为3d。四年报告疫情起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其中12月至次年4月共报告10起(66.7%)。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 10起(66.67%)。采集患者、密接及食品从业者便标本共188件,检出诺如病毒核酸103件,阳性率为54.8%,其中患者便标本阳性率最高80.8%。除1起聚集性疫情由GⅠ组诺如病毒引起外,其余14起均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201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冬春季高发,小学为重点场所,应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工作,加强食堂员工及隐性感染者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诺如病毒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其感染基因型包括GG Ⅰ、GG Ⅱ和GGⅣ[1].调查显示我国人群诺如病毒感染十分普遍[2],尽管如此,国内报道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多为GGⅡ[3-5],而GGⅠ特别是多区域人群暴发的研究较少涉及.2008年3月杭州市某区发生一起GG Ⅰ诺如病毒的暴发疫情,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南京市一起职业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特征,探讨调查处置经验。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搜集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疑似病例及无症状人员肛拭子、环境、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搜索到疑似病例96例,其中确定临床诊断病例90例,确诊病例6例,全校患病率为9.50%(96/1 010)。男生患病率为18.60%,高于女生的9.05%(χ2=7.947,P<0.01)。寄宿生患病率为11.10%,高于走读生的4.79%(χ2=6.061,P<0.05)。疑似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22.22%(6/27),无症状人员阳性率12.20%(5/4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7,P=0.324)。4名食堂无症状感染员工于首次检测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周后(4月15日)再次采集肛拭子进行核酸检测,仍有2人为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4种致病均未检出。结论 该起事件可能是由G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校园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应加强无症状感染者携带诺如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株州市2013年某学校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暴发疫情处理的经验并为制定防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2013年8月30日—9月15日,该校发生感染性腹泻病例97例,罹患率为9.8%,发病教师年龄35岁,发病学生年龄范围15~17岁,男女性别比为0.03:1。病例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以腹泻、腹痛、乏力等症状为主,病程1—3d。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大食堂就餐为主要危险因素,从患者肛拭子标本中和管网末梢水中检测到诺如病毒抗原,采取改造供水管道、隔离治疗患者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该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暴发原因是该校供水管道被污染。供水系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建议尽快改用市政自来水供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1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及病原体,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立病例定义,在深圳市发生疫情的村子进行病例搜索,使用感染性腹泻个案调查表对所有搜索到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别调查58例病例及74例对照的生活习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对病人粪便、肛拭子标本及村民饮用的水样进行诺如病毒核糖核酸(RNA)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可能传播途径。结果该起疫情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10月23日,疫情历时11d,共搜索到97例病例,全村罹患率为9.41%(97/1031),以2岁以下的儿童为多,占53.1%。病例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为主。病例组饮用生的山泉水及就餐前用生的山泉水冲洗碗筷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3份病例粪便和肛拭子标本中,检测出12例诺如病毒阳性,阳性率为92.3%;检测7份水样(包括1份水源水、1份水池水、3份病例家中水龙头水和2份洗碗水),其中2份水龙头水和1份洗碗水检出诺如病毒,其余均为阴性。结论此起群体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可能主要因水源污染和生活接触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后,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末例病例发病日期经过最长潜伏期(72 h)且无续发病例的情况下,病例家庭环境及外环境水标本中病毒存在情况.方法 在末例病例发病日期经过最长潜伏期(72h)后,采集病例肛拭标本、家庭环境标本、外环境水标本,采用RT-PCR方法 检测病毒,阳性标本测序分析.结果 9份病例肛拭标本中3份呈阳性;46份家庭环境拭子中2份呈阳性,分别是来自两户已无现症病例的家庭厕所马桶表面;5份外环境水标本中1份呈阳性,即村民粪便直接排入的河涌.病例肛拭、家庭环境拭子及河涌水三者检出的病毒株核苷酸序列一致,提示病毒同源.结论 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后期,病例肛拭、病例家庭环境及外环境水标本中仍能检出病毒,因此有必要加强病例的粪便管理及疫情后期的环境消毒,以防粪便污染引起二代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